又掐架了

圖:matsugoda

春節假期到了尾聲,明天就是工作日了。
haha,股市也要開張了。
這個假期發生了挺多重大的事兒,可以瞭解下。

比如:
中美貿易戰2.0正式開始
雙方又雙叕掐架了。
還是熟悉的劇本:

美國宣佈對我們的出口商品加稅10%。
沒一下子加到極限高值,估計是怕壓不住自己國內通脹,不敢下狠手。

得一步一步出招。
當然我們也不是軟柿子,中國開始反制:
今天新聞提示不停蹦出來,小招挺多。
比如,像CK品牌,它的母公司也納入了我們的反制物件。
我還心想,是不是以後CK的衣服都不太好買到了

具體反制不多講。
估計後面對打還會升級升級再升級。
但肉眼可見——
大家貿易戰2.0,情緒上沒那麼恐慌了。
可能是這兩種原因:
一是早有預期。
特朗普捲土重來時,大家已經有這個預想。

像2018年剛被打時,一下很懵。
二是大家這幾年經歷了太多黑天鵝事件,皮實了很多,心態也成熟了很多。
扛打擊的能力倒是強化了

上次貿易戰1.0是2018年開始的,2020年結束,雙方宣佈握手言和。
但這是表面。
實際自從2018年之後,摩擦就一直沒停過了。
尤其是對方,後續更注重盯著我們科技產業下狠手、想卡住脖子。
恰好假期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事是:
DeepSeek彎道超車在全世界刷屏
我自己這些天用DeepSeek還挺多,有了它的幫助,查詢和整理資料的效率有極大提升。

我有時隱隱感覺它“人味十足”

比如它會透過我提出的問題,反向推理我的性格、風險偏好。
再給出符合我胃口的答案。
對於一些很複雜的問題,經常回答一大串之後再撤回,說它不知道怎麼回答

哈哈,很糾結。
國內樂觀的人覺得——
DeepSeek只是我們這麼多年科技積累的一個表現,往後可能會有更多的科技絕活被陸續曝光出來。

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製造業優勢,工程師積累優勢,在很多領域彎道超車。

比如軍工方面,機器人方面,高階晶片…等等方面。

當然,我沒法判斷未來。

單純投資角度來說,無論是貿易戰,還是DeepSeek的刷屏,這倆大事都挺利好科技股。
假期另外一個新聞是,恒生科技指數這兩天就大漲了6.2%
港股是先行指標,讓明天的A股挺值得期待的。
A股一開場,至少科技股會漲不錯。
我覆盤了下——
第一輪貿易戰之後已經過去快七年。
雙方在科技領域的你死我活,直接刺激了科技股的漲漲漲。
2018年到現在,美國科技股的代表,納指ETF(513100)漲了262%
代表國內晶片ETF(512760)也大漲了121%
個股那就更不用說了,漲幾倍、漲十幾倍的都有。
當然了,貿易戰不是中美科技股大漲的最主要原因,AI這種新技術的發展才是。
貿易戰算是一個重要催化劑吧,加速了這一切。
貿易戰1.0之後的世界,我印象深刻的就是:
一切都不一樣了,這個世界已經變了。
回不去了。
咱們的錢包付出了太多。
咱們很多崗位都轉移到海外去了,產業轉移。
去了東南亞、墨西哥那邊。

錢這幾年流出了不少,匯率從6開頭跌到了7字頭。
房子呢,已經由之前的財富神話,變成了大坑。2018年後買房的人,大多數都處於浮虧狀態。
股市呢,始終不如人意。
我剛盤點了一下,從2018年到現在,指數基金裡漲得好的前幾位。
除了剛才說的半導體晶片之外,再剔掉海外股市相關,幾乎全是避險主題了。
比如石油LOF、黃金ETF、紅利低波ETF、煤炭ETF
這幾年都漲了一倍以上。
這本質都有很強的避險、求穩屬性。
跟大家收入相關、跟內需相關的板塊,全軍覆沒:
消費、醫藥、新能源、地產...
低迷著起不來。
怎麼說呢,改編一句經典的小品臺詞——
國外比較亂套,風景也沒有這邊獨好

想想都是眼淚…
不知貿易戰2.0開打後,A股會不會依然是拉胯的風格…?
還是說——
在長久的橫盤、頹喪之後,否極泰來。
2025A股終於能揚眉振作一次,上演逆襲劇本
我自己主觀上,對今年實體經濟和就業依然偏保守心態。
覺得無論是個人擇業、還是做生意、人生規劃上,最好穩穩當當一點。
但——
我對今年股市行情,倒不悲觀,覺得會有不少賺錢可能性。
當然,這也只是主觀看法,不見得對。
無論如何,2025都如期來了,好與不好都要硬著頭皮迎上去。
那,祝大家今年都個好收成。
開工大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