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袁嵐峰
大年初一上午,看了一部主旋律電影,叫做……《唐探1900》。片中只提到了兩個革命黨,孫文和鄭士良,出場的只有鄭士良一人。鄭士良是誰?查了一下發現是1900年惠州起義的領導者、孫中山的親密戰友,起義失敗後逃到香港,1901年被清廷奸細下毒害死,享年37歲。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片中的年輕人形象。


鄭士良


孫中山

惠州起義
我對革命者一向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崇敬。除了從小受到的教育,仔細想想還有一點原因:革命的思維方式跟我習慣的不同。我習慣的思維方式是一點一滴做建設,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科普,都是立刻就能發揮正面效果的事。用劉備的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
然而革命不是這樣,它首先做的是破壞,發揮建設作用也許要到很久以後,也許永遠等不到那一天。而且在革命的過程中,還可能有無數可以吐槽的地方。例如鄭士良和孫中山發動惠州起義,一部分軍火的來源預期就是日本的臺灣政府。用現在的語言說,——其實不用現在的語言,清朝當時肯定也在這麼說,——這簡直是裡通外國,甚至賣國求榮的帽子都是可想而知的。不過由於日本改變政策,起義軍無法得到補給,不得不在連戰連捷後就地解散。起義失敗是個悲劇,但沒有拿到日本軍火這點,我都不知該說是幸運還是不幸。相比之下,電影中的偷愛爾蘭人的槍運去香港支援革命,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另外一方面,即使革命成功,革命者個人也會有無數的細節可被攻擊。例如順著鄭士良的百度詞條找找,就會看到楊衢雲,他是第一任興中會會長。是的,興中會的第一任會長是楊衢雲,而不是孫中山!孫中山是興中會的第一任秘書。

楊衢雲
也許你壓根沒聽說過楊衢雲。沒聽說過就對了,我也沒聽說過。看了百度詞條才知道,是楊衢雲先在香港成立了革命組織輔仁文社,可能是1890年或1892年,然後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1895年,兩個組織合併,命名為……興中會。也就是說,興中會的名字吸納了輔仁文社,然而第一任會長是原來輔仁文社的領袖楊衢雲,孫中山擔任秘書。

楊衢雲這個會長並不是掛名的,他擔任了廣州起義的總指揮。不是1911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而是1895年的廣州起義。這次起義並沒有打響武裝推翻清朝統治的第一槍,因為它沒發動就由於種種陰差陽錯流產了,陸皓東等人被捕犧牲。陸皓東設計了革命黨的第一面旗幟——青天白日旗,享年僅27歲,被稱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

陸皓東


青天白日旗
1900年,楊衢雲辭去興中會會長之職,孫中山繼任。同年楊衢雲從日本到香港,發動惠州起義,失敗後於年底返回香港。1901年,楊衢雲被清廷刺客開槍刺殺逝世,享年40歲。楊衢雲的墓碑上沒有名字,只刻有編號6348以及青天白日圖案。
仔細看楊衢雲的史料,會發現褒貶不一。例如有人說他一定要當興中會會長,幾乎造成革命黨內訌,幸虧孫中山以大局為重退讓。也有人說,孫中山之所以能在回香港短短幾個月內,便動員到足夠人力物力財力進行起義,正因為有楊衢雲的輔仁文社打好基礎。
無論如何,楊衢雲和輔仁文社非常不出名,是確定無疑的。楊衢雲的百度百科裡提到,蔣介石前妻陳潔如在回憶錄裡說:蔣介石為取得一張楊衢雲坐於中央、孫文站於後排的團體照,願意付出100萬元,原因是“如果給人看見我們堂堂中華民國大總統竟居於隨從的地位,那才真叫人難堪”。
再往大里想想,任何一件偉大業績都會有種種複雜性。例如孫中山經常被嘲諷為“孫大炮”和“童萌會大統領”,他的革命策略裡失敗之處更是數不勝數,四處組織起義卻從未上戰場,20萬里鐵路計劃變成連連看,中華革命黨按手印讓黃興都跟他鬧翻了。

孫中山《實業計劃》“西南鐵路系統”插圖

黃興
然而看事情要看其大節。孫中山、鄭士良、楊衢雲、陸皓東、黃興等人的革命雖然歷經磕磕絆絆,但終於取得了成功。經過了長得驚人的路徑,在一百多年後,實現了或者說接近實現了電影中的最後一句臺詞:如果能讓中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那才是最偉大的魔術。
相比之下,大圖景中的一些細節被人模糊,或者眾說紛紜,又有何妨?
再從個人的角度想一想。我經常說,我們對人的評價好比數學中的微擾論,即把一個式子展開成一階描述、二階描述、三階描述等等的級數之和。後一階描述是對前一階描述的修正,但往往只改變定量而不是定性的結果。
例如鄭士良、孫中山、楊衢雲、陸皓東、黃興,他們的一階描述是革命家,這就奠定了他們的歷史地位。後面他們在革命過程中再有種種缺點不足,也只是二階修正,不影響基礎的定位。
事實上,能談得上歷史地位的人,本來就是極少數。一個人如果獲得了歷史地位,是一種極大的幸福和肯定,——當然這指的是正面的歷史地位。如果一個人有正面的歷史地位,他只要不胡亂做一些極大的負面事情,就不會被二階修正改變自己的一階描述。
我想你已經想到反例是誰了,——例如汪精衛。他如果在辛亥革命期間去世,或者哪怕在抗日戰爭之前去世,都會保有跟陸皓東、林覺民等烈士相當的聲譽。但他叛變投敵,這就改變了一階描述,把漢奸變成了自己的一階描述,早年的大無畏革命行動反而成二階了。多年來還一直有為汪精衛翻案的,但這樣的案怎麼可能翻?

最後,讓我們回到1900年革命者的視角。他們即使有再狂野的想象力,也無法想到這125年來中國經過了多少重磨難,又取得了多麼驚人的成就。原來八國聯軍對中國人想打就打,想殺就殺,現在中國手握大棒,足以讓任何敵人好好說話。在片中沒有提到的科技方面,中國也從一片空白變成了世界最主要的貢獻者之一,中國的量子科技、可控核聚變、機器人、新型飛行器以至人工智慧,都可能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

九章量子計算機

EAST

2025蛇年春晚舞臺的人形機器人宇樹H1“福兮”

2024年12月26日試飛的新型飛行器

DeepSeek
從破壞到建設的邏輯鏈條,經過好幾代人的艱苦奮鬥,竟然成功地連上了。我們現在可以對革命先烈說,他們的路走對了。後人證明了前人的正確,這是一種雙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