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看看這個👇

都認識吧,幾乎家家都有的洗碗海綿。
每天,我們都用它來清洗碗盤、擦拭檯面,用它來讓廚房保持整潔。
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這塊看似“幫你清潔”的小工具,其實是名副其實的細菌大本營。
這話可不瞎說,有資料有真相。
早在2017年,德國福特旺根大學(Furtwangen University)的微生物學家馬克斯·埃格特(Markus Egert)就做過一個研究,對使用過的廚房海綿進行微生物分析,結果發現了362種細菌!
最恐怖的是,某些地方的細菌數量高達540億個/平方釐米,直接趕上了人類糞便中的細菌密度!
換句話說,你家的洗碗海綿可能和馬桶一樣髒。

這個結論不禁讓人思考,洗碗海綿還能用嗎?
想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廚房海綿能養活這麼多細菌?
科學家們對此也做了深入的研究,並尋找到了原因。
首先,它的環境溼潤,非常適合微生物生存。我們每次用完海綿,它都處於潮溼狀態,如果不及時晾乾,就給了細菌一個完美的溫床。
其次,食物殘渣的積累為微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尤其是當海綿用於擦拭餐具、清潔鍋碗時,那些肉汁、油脂、澱粉等都可能被它吸收,而這正是細菌的自助大餐。
再加上海綿內部的多孔結構,給不同種類的細菌提供了棲息空間,使它們能夠在不同的“房間”裡繁衍生息,建立起復雜的微生物生態系統。某些細菌甚至能在海綿裡“紮根”,形成厚厚的生物膜(biofilm),不管你怎麼清洗,它們都賴著不走!

那麼,海綿裡的細菌會不會真的讓人生病呢?
好訊息是,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大多數微生物對健康人而言是無害的,甚至有些還與皮膚、空氣中的常見菌群類似。
但壞訊息是,科學家發現,如果你家的海綿接觸過生肉或生雞肉,那麼它就可能成為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彎曲桿菌的溫床。
這些細菌可不是鬧著玩的!它們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兇,可能導致嚴重的胃腸道感染,甚至出現脫水、腎衰竭等問題。
不過,研究人員也發現,90%的食源性疾病住院病例其實都來自5種特定病原體,而廚房海綿中這些致病菌的含量並不算高。
因此,對於健康人來說,海綿裡的細菌一般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如果家裡有小孩、老人、免疫力較低的人群,洗碗海綿的衛生問題就值得警惕。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開始糾結了:“那我的洗碗海綿到底還能不能繼續用?”
對此,專家的建議是:可以用,但要定期清潔&更換!最好每週換一次,避免細菌過度繁殖。
同時,也可以透過一些正確的清潔方法來延長海綿的使用壽命並減少細菌滋生。
例如,將海綿放入微波爐加熱1分鐘,直到冒出蒸汽,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殺死大部分細菌,比漂白劑浸泡消毒更徹底。
此外,也可以把海綿放入洗碗機的高溫模式清洗,或者用熱水煮5分鐘。這些方法雖然能降低細菌數量,但並不能完全消滅頑固的微生物,尤其是那些已經形成生物膜的細菌。
換句話說,你可以清潔海綿,但你無法徹底讓它恢復“無菌”狀態,所以定期更換才是更有效的辦法。

當然,如果你不想頻繁換海綿,或擔心細菌問題,不妨考慮使用洗碗刷!
挪威食品研究所(Nofima)的科學家Solveig Langsrud在2022年的研究發現,洗碗刷的細菌含量遠低於海綿,這主要是因為刷毛不像海綿那樣儲存水分,能夠更快風乾,不適合細菌滋生。
即使刷子接觸到了有害細菌,如沙門氏菌,乾燥的環境也會讓這些細菌更快死亡。
此外,刷子的結構比海綿更簡單,不容易積存食物殘渣,從而減少細菌繁殖的機會。因此,從衛生角度來看,洗碗刷比海綿更值得推薦。
話說回來,洗碗刷也不是完美的。它可能不如海綿那樣柔軟,無法徹底去除某些油汙,有時候還需要搭配洗碗布使用。記得,長時間不清潔的洗碗刷也是會藏汙納垢的,所以同樣需要定期清潔和更換。
因此,理想的廚房清潔方案是搭配使用海綿和洗碗刷,針對不同的清潔需求選擇合適的工具。!

總的來說,洗碗海綿並不是洪水猛獸,但要科學使用。定期更換、正確清潔,並且避免用於擦拭生肉汁液,能夠大大減少它對健康的潛在威脅。
那麼,你是海綿派還是洗碗刷派呢
-END-
Ref: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50218-when-should-you-throw-away-your-kitchen-sponge
文|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