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對國際學校充滿恐懼!”從杭州到上海讀AP,我的4年心路歷程……

幾天前聽到父母在家裡很認真的交談,時不時提及幾所熟能詳的初中,我才意識到表弟也即將小學畢業,面臨初中擇校這一難題。
五六年的我站在同樣的人生十字路口時,迫不得已的做出的進入國際學校的選擇,現在看來已然成為我人生中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跌跌撞撞進入國際體系,
一開始是有些恐懼的
我小學就讀於浙江衢州,後因母親工作原因,家庭分居兩地。小學畢業後,我渴望去杭州與母親團聚,於是放棄了直接升入小學連帶的初中部,決定前往杭州求學。
然而,在體制內重點初中的選拔中,我屢遭拒絕,最終,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國際部成為了我唯一的選擇。
英特國際部給我的感覺其實和我的體制內小學沒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改變就是英語課變多了、難度變高了。我還首次聽說了以前從來沒聽過的托福考試。

△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圖片來自學校官微
初中第一個好朋友常常拿著一本新課堂的“託福基礎3500詞”在背。
在這樣氛圍的影響下,我稀裡糊塗就在杭州某個機構報了託福課。我第一次接觸託福的過程很崎嶇,只考了54分。那個時候我對國際學校就產生了一定的恐懼,但更多的是想要學習英語、戰勝這場考試的勝負。
就這樣在英特待了兩年,我發現我很喜歡國際部的氛圍,於是更加堅定了自己出國的想法。
從杭州到上海,
我的目標是這兩所AP學校
本來以為已經安穩的求學經歷,又一次在初二即將結束的時候發生了轉折。
初二快結束的時候我的機構跟我科普了很多上海的國際學校。在無數次對比英特和上海國際學校升學結果之後,我又產生了去上海的想法。當時我自己在小紅書上做了很多搜尋,也聽了各種各樣的升學講座,最後確定自己想要讀AP體系。
選擇AP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第一是我很確定自己想去美國讀大學;
2
第二是我想讀一個相對於IB來說靈活度更高的課程體系,這樣我可以有時間發展我的興趣和課餘愛好。
最後我鎖定了上海的兩所AP學校:WLSA和西南位育。
我的決定比較突然,好在爸爸媽媽一直對我的想法比較支援。確定要考上海的國際學校之後,我就參加了一些額外的“國高備考課程”–
  • 每天會固定完成機構佈置的單次任務,並且著重加強了英語口語的練習來應對之後可能要進行的面試環節。
  • 我每天都會抽大約1小時時間出來回答5題左右的面試問題。我在回答的過程中會自己錄音,然後回放自己說的內容。這個過程可以讓我意識到我說的過程中很多無法注意到的漏洞,並及時做出改正。
準備的差不多後父母立即帶我去參加了西南位育和WLS最近的招生考試。那一年我很幸運,兩所學校都拿到了錄取Offer。加上初一初二的兩年我一直在進行課外的英語補習,我也很順利的達到了兩所學校的多鄰國標化考試要求。
整體來說我的備考國高過程可以用“無痛”來形容,非常順利。
△多鄰國成績

為什麼選擇了WLSA?
從壓力山大到逐漸適應
最後在西南位育和WLSA之間選擇WLSA原因其實非常簡單,西南位育AP是體制內學校的國際部,而WLSA是一所純粹的國際學校。
我很想體驗一下純純的國際學校是什麼感覺,於是就選擇了WLSA。
我首先進入的是WLSA的初中部WLSA-XZY(新竹園)。剛進的時候其實挺不適應的,WLSA的課業壓力和難度都比英特要大很多。

對於突然提升的課程難度我主要有兩個應對方法。
應對方法一
學會沉下心來仔細閱讀課本
在XZY的時候老師發給了我們很多非常厚、文字很多的英文原版教材。
一開始我很抗拒閱讀裡面大段的文字,後來慢慢發現其實英文的教材很厚是因為其內容細緻完整,仔細閱讀可以幫我對課堂內容產生連貫的、有邏輯的深度理解。
所以我開始主動在課前透過閱讀課本預習,遇到不會的知識點也優先閱讀課本,看看文字是不是能幫我理清思路。
在考前複習期間,我也會按照教材的編寫邏輯整理我一個學期所有的筆記,製作針對學科的study guide,這總是讓我的複習過程非常高效。
△我整理的筆記
應對方法二
加入Peer Tutoring
針對理科科目的學習,我加入了XZYPeer Tutoring(同伴輔導)活動。我報名成為了Tutor,帶著我的Tutee一起學習和複習知識點。這個過程幫助我認識了更多新同學,對知識點的闡述也讓我對學習的內容更加熟悉。我可以非常有邏輯的整理自己所學並進行有效輸出。
後來這種講課式的學習也成為了我常用的自學方式,我會對著手機錄音自己給自己講解題目。
我認為找到自己喜歡的自學方式也是適應國際學校環境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
現在我在WLSA ZX校區,已經算一名WLSA“老人”了。我現在常常覺得國際課程學起來對我非常得心應手,我也很享受這種比較多元、豐富的課程。

學習AP到底難不難?
WLSA提供開放了非常多的AP課程。在高二我選了在課內選了AP環境科學,AP英語語言與寫作,AP化學,AP微積分,同時在課外自學了AP統計。
我認為一年考5AP壓力相對來說壓力還是不小的,提前做好規劃非常重要。
我首先了解了5門科目的難度和5分率,結合自身情況判斷了自己要花更多時間在備考化學和統計上。
最開始學習這些AP課程時我主要還是透過閱讀The Princeton Review, Five Steps to a Five這些原版書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和整理,輔助課內的教學,保持知識點之間的邏輯和連貫性。
在考前的一個月,我每週都會盡量每個科目各做一套模擬卷,保證自己的手感,並及時查漏補缺。在我考的5門ap中,很多同學可能覺得AP英語語言與寫作是一門比較難的科目。
我認為AP文科確實難度比理科高,並且這不是一門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的科目,非常依賴平時積累。我認為所有想考AP英語語言與寫作的同學都應該在確認自己要考之後立即開始進行大量課外閱讀。
果覺得沒有時間讀整本的書,可以讀一些Short Stories,加快閱讀速度,增強語感,並且為寫essay積累素材。
我的轉軌之路雖然充滿挑戰,但每一步都無比正確。感謝當年堅定且勇敢的我,讓我有了今天的成長和收穫。希望我的經歷能給正在擇校的你們一些啟示和勇氣。
本期福利
新增小助手
👇免費領取備考國際高中詞彙表👇
歡迎報名本週六上海公益線下講座“藤校在讀生”分享真實就讀體驗&文理科未來就業前景!
本次活動無直播,無回放僅限80人,目前僅剩個位數名額,掃碼預約,先到先得👇


找資源、聽講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關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