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八大藤校裡,除了哈耶普,位於“宇宙中心”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無疑是最高冷的。
根據統計,哥大是今年藤校錄取下滑最明顯的一所學校,早申+常規數量相比於去年下降了16封,今年國內高中只錄取了21位學生(非雙學位專案),簡直太難了!
不過爸爸真棒曾經的“實習生”Thea同學卻成功地在RD輪突圍,拿下了哥倫比亞大學本科錄取。
她從杭州英特——上海WLSA——藤校,完成追夢三級跳!這一路走來她遇到了哪些挑戰?最終又如何拿下哥大錄取?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她的故事。
*本文由Thea同學供稿,為方便閱讀,編輯修改為了第三人稱表述
🔥週日4月20日下午14:00🔥
我們還特別邀請到
本文哥倫比亞大學Thea同學
親臨爸爸真棒線下論壇【杭州站】
和大家聊聊“藤校”是怎麼規劃出來的?
掃碼諮詢+報名
▼


跌跌撞撞進入國際體系,
一開始是有些恐懼的
Thea小學就讀於浙江衢州,後因母親工作原因,放棄了直接升入小學連帶的初中部,決定前往杭州求學。
然而,在體制內重點初中的選拔中,Thea屢遭拒絕,最終,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國際部成為了她唯一的選擇。
“英特國際部給我的感覺其實和我的體制內小學沒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改變就是英語課變多了、難度變高了。我還首次聽說了以前從來沒聽過的托福考試。”Thea說。

初中第一個好朋友常常拿著一本新課堂的“託福基礎3500詞”在背。
在這樣氛圍的影響下,Thea稀裡糊塗就在杭州某個機構報了託福課。回憶起來,她第一次接觸託福的過程很崎嶇,只考了54分。那個時候,Thea對國際學校就產生了一定的恐懼,但更多的是想要學習英語、戰勝這場考試的勝負。
就這樣在英特待了兩年,Thea發現自己很喜歡國際部的氛圍,於是更加堅定了自己出國的想法。


從杭州到上海,我的目標是這兩所AP學校
Thea本來以為已經安穩的求學經歷,又一次在初二即將結束的時候發生了轉折。
初二快結束的時候Thea的機構跟她科普了很多上海的國際學校。在無數次對比英特和上海國際學校升學結果之後,Thea又產生了去上海的想法。
“當時我自己在小紅書上做了很多搜尋,也聽了各種各樣的升學講座,最後確定自己想要讀AP體系。"Thea說。
選擇AP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第一是我很確定自己想去美國讀大學;
2
第二是想讀一個相對於IB來說靈活度更高的課程體系,這樣我可以有時間發展我的興趣和課餘愛好。
於是,最後Thea鎖定了上海的兩所AP學校:WLSA和西南位育。

“我的決定比較突然,好在爸爸媽媽一直對我的想法比較支援。”確定要考上海的國際學校之後,Thea就參加了一些額外的“國高備考課程”–
-
每天會固定完成機構佈置的單次任務,並且著重加強了英語口語的練習來應對之後可能要進行的面試環節。
-
每天都會抽大約1小時時間出來回答5題左右的面試問題。在回答的過程中會自己錄音,然後回放自己說的內容。這個過程可以讓我意識到我說的過程中很多無法注意到的漏洞,並及時做出改正。
準備的差不多後,父母立即帶Thea去參加了西南位育和WLSA最近的招生考試。結果很幸運,兩所學校都拿到了錄取Offer。加上初一初二的兩年我一直在進行課外的英語補習,Thea也很順利的達到了兩所學校的多鄰國標化考試要求。
整體來說Thea的備考國高過程可以用“無痛”來形容,非常順利。


為什麼選擇了WLSA?從壓力山大到逐漸適應
Thea最後在西南位育和WLSA之間選擇WLSA原因其實非常簡單,西南位育AP是體制內學校的國際部,而WLSA是一所純粹的國際學校。
“我很想體驗一下純純的國際學校是什麼感覺,於是就選擇了WLSA。”
Thea首先進入的是WLSA的初中部WLSA-XZY(新竹園)。剛進的時候其實挺不適應的,WLSA的課業壓力和難度都比英特要大很多。

對於突然提升的課程難度Thea為我們分享了兩個應對方法。


“在XZY的時候老師發給了我們很多非常厚、文字很多的英文原版教材。
一開始我很抗拒閱讀裡面大段的文字,後來慢慢發現其實英文的教材很厚是因為其內容細緻完整,仔細閱讀可以幫我對課堂內容產生連貫的、有邏輯的深度理解。
所以我開始主動在課前透過閱讀課本預習,遇到不會的知識點也優先閱讀課本,看看文字是不是能幫我理清思路。
在考前複習期間,我也會按照教材的編寫邏輯整理我一個學期所有的筆記,製作針對學科的study guide,這總是讓我的複習過程非常高效。”



“針對理科科目的學習,我加入了XZY的Peer Tutoring(同伴輔導)活動。我報名成為了Tutor,帶著我的Tutee一起學習和複習知識點。這個過程幫助我認識了更多新同學,對知識點的闡述也讓我對學習的內容更加熟悉。我可以非常有邏輯的整理自己所學並進行有效輸出。
後來這種講課式的學習也成為了我常用的自學方式,我會對著手機錄音自己給自己講解題目。
我認為找到自己喜歡的自學方式也是適應國際學校環境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
現在我在WLSA ZX校區,已經算一名WLSA“老人”了。我現在常常覺得國際課程學起來對我非常得心應手,我也很享受這種比較多元、豐富的課程。”


學習AP到底難不難?
眾所周知,WLSA提供開放了非常多的AP課程。
在高二Thea選了在課內選了AP環境科學,AP英語語言與寫作,AP化學,AP微積分,同時在課外自學了AP統計。
如今回憶起來,Thea認為一年考5門AP壓力相對來說壓力還是不小的,提前做好規劃非常重要。
“我首先了解了5門科目的難度和5分率,結合自身情況判斷了自己要花更多時間在備考化學和統計上。
最開始學習這些AP課程時我主要還是透過閱讀The Princeton Review, Five Steps to a Five這些原版書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和整理,輔助課內的教學,保持知識點之間的邏輯和連貫性。”

在考前的一個月,Thea每週都會盡量每個科目各做一套模擬卷,保證自己的手感,並及時查漏補缺。
5門AP中,很多同學可能覺得AP英語語言與寫作是一門比較難的科目。Thea也認為AP文科確實難度比理科高,並且這不是一門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的科目,非常依賴平時積累。所有想考AP英語語言與寫作的同學都應該在確認自己要考之後立即開始進行大量課外閱讀。
最終,在整個高中階段Thea取得了8門AP5分滿分的好成績。

戰略取捨拿下哥大?
再來聊聊申請季!十年級時已經手握物理奧賽全球金獎、辯論社長、校刊主編等硬核履歷的Thea,也曾陷入深深的選擇焦慮:"當所有賽道都向你敞開,反而容易迷失方向。"
不管是我們還是升學顧問,我們都能注意到Thea身上有那種不服輸、不斷突破自我的精神格外引人注目,她從不為自己設限,而是積極投身於改變周圍世界的實踐。
經過深入交流後,老師鼓勵她在多元探索中找到真正熱愛的專業領域,並利用自身優勢開展更多具有影響力的活動。頂級名校需要的不是完美履歷,而是能創造改變的行動者。

一份摩根斯坦利量化實習成為關鍵轉折。儘管在實習期間學習了基礎的股票預測模型,Thea卻清醒地意識到:“比起傳統的量化分析,我更喜歡探究不同社會科學領域之間內在而微妙的聯絡。”
Thea一直對環境保護充滿熱情,在經過升學顧問深入理性分析後,她選擇將經濟與環保相結合,積極參與了Pioneer的學術專案,專注於研究中國與歐洲碳排放交易政策之間的異同與影響;還曾建立一個環保主題的藝術作品網站,旨在喚起更多人對環保的關注。
後面她還將環保倡議從線上延伸至線下,這樣可以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為籌備環保主題藝術展,她傾注了大量心血,從整體策劃、選址,到布展和宣傳,每一個環節都親歷親為。
有個小插曲:在籌備線下畫展時,一開始她看中的場地租金遠超預算。後來顧問機構推薦了一個活動場地,儘管對方起初並未承諾免費,但Thea認真準備了一整套詳盡的計劃書,詳細向負責人講述活動的內容和意義。
最終,對方被一個高中生如此有能力、有初心地主動推動環保活動所打動,不僅同意免費提供場地,還因畫展效果出色,延長了一週的展出時間!

■ Thea的環保展
申請前的暑假,Thea果斷放棄了名氣更大的耶魯YYGS,選擇了更符合自己興趣的布朗環境領導力夏校。做出這一決定時,Thea和顧問老師曾討論過放棄耶魯夏校是否可惜,但最終一致認為,追隨內心的熱情更為重要。
事實證明,這個夏校不僅提供課堂教學,還安排了羅德島農場、食品工廠等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自參與農產品的收割以及有機食品的處理和包裝。正是這段獨特的夏校經歷,幫助Thea真正確認了未來想走環境研究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專業之路。
從Thea的這段經歷中,我們其實看到了取捨的重要性。雖然她的GPA、標化和AP成績都非常優秀,但她並沒有選擇走純學術和競賽路線,而是透過不斷探索,遵從內心的真實興趣,發揮了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優勢。
所有的嘗試都不是彎路,而是幫助她逐步提升自我認知,明確自己真正熱愛和擅長的方向。”

■ Thea參加夏校時拍的照片
當然這只是Thea最終成功錄取哥倫比亞大學的升學路上的一小段故事,更多的故事Thea同學本週日將在爸爸真棒【杭州站】——英美留學盛典,現場與大家交流!
🔥週日11月24日下午14:00🔥
本文哥倫比亞大學Thea同學親臨
爸爸真棒線下論壇·杭州站
和大家聊聊“爬藤”是怎麼規劃出來的?
另外還有眾多看點:
🏫今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加州伯克利、北卡教堂山等重磅錄取的杭州本地娃坦白局;
🎓詳解目標藤校 vs 美本Top30的規劃思路差異;
🧑🎓布朗博士&斯坦福學長等過來人專業選擇建議……
🏫杭外、貝賽思、橄欖樹、杭十四中ap等本土學生案例;
點選小程式報名
▼
聊透聊透杭城學子的
【英美留學申請】
看考進世界名校的杭州牛娃
都是怎麼規劃與培養的?
🔥線下活動沒有回放,超多精彩內容等線下來聊🔥
歡迎掃碼海報二維碼,名額不多!趕快來搶
歡迎新老粉絲前來“面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