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曝內幕:暴雪網易曾因“暗黑手遊”氪金起衝突,取消魔獸世界手遊遺憾

「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從那場震動全國的“大離婚”到重歸於好後的國服歸來,網易和暴雪多年相互交織的命運,在中國玩家心中有著極強的分量。
畢竟中國玩家和暴雪的情分不淺:《魔獸世界》構成了數百萬中國玩家對遊戲世界的第一印象,《守望先鋒》國服的首次上線,也成了無數FPS玩家忘不了的那個夏天。而在《爐石傳說》《魔獸世界》重返國服時,中國玩家洶湧的熱情曾將兩款遊戲的線上情況推上游戲的歷史峰值。
而在這場熱鬧的離婚前,網易和暴雪之間又是如何什麼樣的狀態進行合作的呢?就在近日,彭博社的遊戲記者Jason Schreier發表了他的新書《Play Nice: The Rise, Fall, and Future Of Blizzard Entertainment(暴雪沉浮錄)》,他結合對大量暴雪相關人士的採訪等一手內幕訊息,為玩家講述了暴雪這家業界傳奇公司的生平故事。GameLook也在正式出版後第一時間進行了拜讀。
GameLook注意到,書中的一個章節專門了介紹了網易和暴雪在《暗黑破壞神:不朽》聯合研發的相關情況。據Jason Schreier的採訪,在專案上線後,不少來自暴雪的人士對他們能帶來一款還不錯的“主機級”手機遊戲而感到自豪。
不過就像大部分遊戲產品一樣,這款遊戲的研發過程中,暴雪和網易兩家巨頭也免不了大量的爭論、矛盾和妥協。
前後研發超5年,《暗黑破壞神:不朽》如何在矛盾中上線?
兩家公司間最明顯、或許也是最容易克服的矛盾,是雙方在時區、地理位置上的差異——前暴雪的美術設計師Glenn Rane在採訪裡表示,暴雪這邊的人員經常需要工作到深夜,以便雙方在視訊會議裡進行討論,雙方也必須透過翻譯進行對話等等,都為溝通帶來難度。
但更深層次的“衝突”,則體現在兩家公司截然不同的產品哲學上。根據Glenn Rane的說法,這場研發合作裡的網易是引擎,而暴雪是掌握方向盤的人。“網易會發送概念,我們進行遊戲測試,給他們反饋。“
其中一個矛盾在於,更擅長手遊研發的網易更傾向於快速上線產品,並通過後續更新迭代逐步完善,而這和暴雪的理念背道而馳。在2019年的財報裡,網易曾經提出《暗黑破壞神:不朽》即將上線的說法,而當時的暴雪看到這一訊息後並不認可。
根據書中透露的資料,整場研發合作長達5年之久,遊戲最終在2022年中才正式上線。這是因為在收到網易交付的工作後,暴雪的團隊會拿出完美主義的精神,不斷要求頻繁的更改和迭代,再等待網易進行執行跟進,讓研發週期拖得較長。
暴雪系統策劃Kris Zierhut表示:“他們(網易)對我們的細節關注非常驚訝,但與此同時,他們之所以想與我們合作,也正是因為暴雪的質量和細節。”
另一個矛盾,則是雙方對氪金模式的爭論。畢竟在商業模式上,中美兩國的玩家認識截然不同——中國玩家已經習慣於透過購買提升技能、加快遊戲進度等方式來獲取優勢,因此網易也習慣於透過“內購”和“付費提升體驗”等方式盈利。
而暴雪則相對保守,他們更注重維護遊戲平衡,避免透過金錢直接影響遊戲進展。《暗黑破壞神III》的拍賣行事件此前曾給暴雪團隊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面對歐美玩家時,暴雪希望《暗黑破壞神:不朽》能夠避免給人以Pay-to-Win的印象。
而雙方簽訂的發行協議又規定了網易獲得中國區的分成、暴雪方負責全球的收入分成,雙方在根本利益上就存在較為明顯的分歧。
最終的事件結果是,暴雪的專案製作人Wyatt Cheng和商業化負責人Joshua Lu起草了一份商業化方面的核心原則清單,闡述了《暗黑破壞神:不朽》內購的策略。其中一項原則是他們不會出售讓玩家跳過內容的商品(如掃蕩券等),以及玩家不能直接購買虛擬物品。
在最終上架的遊戲更像是網易和暴雪雙方的折中方案,玩家無需花錢也能玩《暗黑破壞神:不朽》的大部分內容,但想要最大限度提高獲得頂級裝備的機會,還是需要投資購買傳奇寶石、傳奇徽記、漸隱餘燼等物品。
離婚又復婚,網易和暴雪的命運雙線交織
時隔多年回頭看,儘管這場跨國合作談不上”一帆風順“,但相信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場印象深刻的交流。比如在網易一邊,儘管當年想要堅持在遊戲里加入“道具氪金”,但網易這兩年的《燕雲十六聲》《射鵰》《逆水寒》《螢火突擊》等一系列新遊都開始普遍公開承諾“不做數值付費”,只靠皮膚外觀付費。GameLook相信,這既是遊戲圈的大勢所趨,但其中也有來自同行其他廠商、其他成功遊戲的影響。
《燕雲十六聲》專案團隊在上線前做出的承諾
而暴雪一邊,隨著遊戲圈普遍走向長線服務型運營,遊戲迭代的速度愈發快速。像以往一般精確到每個細節、力圖在上線前期做到完美的研發方式可能已經很難適應移動遊戲時代的玩家需求。而像網易試圖在暗黑不朽中推動的“小步快跑”策略,可能更適合大多數的手遊研發專案的現實情況。
在《Play Nice》中,作者還首次透露,在《暗黑破壞神:不朽》之後,暴雪和網易還在合作研發另一款代號為“Neptune”的《魔獸世界》IP遊戲。但此後那場著名的“離婚不離身”讓這個專案的開發被迫中斷。據參與專案的相關人士表示,他們對Neptune的遊戲品質相當自豪,因此在遊戲取消時也遭遇了雙倍的打擊。
遺憾的是,有關網易和暴雪的離婚內幕,本書作者Jason Schreier沒有著墨太多。不過他也簡單提到,導致雙方談判破裂的直接導火索是有關國區運營權的爭執:網易處於監管合規考慮,要求對中國市場的運營擁有更多控制權,而暴雪前CEO Bobby Kotick和CFO Armin Zerza則認為這會讓暴雪失去對資料和IP智慧財產權的控制,最終讓雙方不歡而散。這種說法也和此前國內遊戲圈流傳的版本相一致,形成了一定的交叉驗證。
不過這也讓GameLook感到好奇,如今導致“離婚”的核心人物Bobby Kotick已經從暴雪離職,那麼重新牽線的暴雪和網易雙方是否在國服運營自主權的問題上取得了新的一致?傳聞中的魔獸手遊“Neptune”的研發又是否會重啟?
儘管《Play Nice》全書對網易和暴雪關係的記述不過寥寥數千字,但依然讓我們窺及了雙方合作的幕後花絮。相信如今“復婚”後的網易和暴雪,在合作關係上又有了更多變化。或許在多年以後,還會有下一代“史官”為我們記述雙方新一輪合作的內幕訊息。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