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最慘的省,我們都欠他一句道歉

作者 |知遠
也許,我們都欠河南一句道歉。
曾經,人家說“河南什麼樣,中國就是什麼樣“,我們深以為恥。
今天,我們反以為榮。
不管是奶茶平價鼻祖蜜雪冰城、中國良心企業的標杆胖東來,還是被B站百萬粉求它“多罵點”、敢為蒼生撞南牆的“大象新聞”,背後全站著河南人。
有人說河南太土,結果發現,這份“土”,是從不畫大餅的真心。
別人用二三十一杯高階奶茶定義市場,開封農村出來的窮小子張紅超,20多年的時間,檸檬水也只從3塊漲到4塊。
別人在疫情期間把大白菜賣到幾十上百一顆,許昌的實在人於東來卻宣佈,一律按進貨價九毛九賣。
所以說土歸土,但土不代表就是俗氣,洋氣,也不代表就是高階。
但直到現在,網際網路上還會有黑河南的段子流傳,“十個河南九個騙、總部設在駐馬店”。開啟瀏覽器搜“河南人”,後面也一定會緊跟著“偷井蓋”。
當年,南方某市甚至赫然在街道上懸掛帶著地域歧視的橫幅——“堅決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和“凡舉報河南籍團伙敲詐勒索犯罪、破獲案件的,獎勵500元”。
河南人,一下變成了“敲詐勒索”的代名詞。
老實的中原人,顧不得傷心,只是擦把汗,把鋤頭掄得更圓。用全國1/16的耕地,扛起1/10的糧倉,默默地養起上億人。
這種面對詆譭不回擊,只默默做事的淳樸,不過是河南老鄉一貫以來的原則。
就像前幾年,媒體用標題黨,把犯罪分子名字直接用“河南人”代替,《西單大悅城河南人瘋狂砍殺無辜百姓,大過年的要瘋!》,殊不知,傷人者是河南人,救人的保安,同樣是河南人。
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文化傳播學院的副教授崔書隱的研究,從2003年12月到2004年11月,一份南方有名的報紙,一年對河南報道76條,其中負面資訊居然高達54篇,佔比71%。
這種情況到2015年都沒有得到改善,黑龍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篇碩士論文的統計,該報紙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時,負面新聞依舊高達76.7%。
如今,河南人自己的大象新聞,鏡頭對準的卻不是某個特定的區域,而是緬北詐騙、非法代孕,為蒼生說話。
在B站一份漲粉周排行榜上,河南廣電APP的官方賬號@大象新聞漲粉率達到118.75%,位居第一,成為網友心中的“好媒體”。
就像河南臺曾精心策劃的一檔檔創新節目《梨園春》《武林風》《華豫之門》《漢字英雄》……被其他電視臺“借”走,河南人也不爭不搶,繼續悶頭做事。
從《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到《端午奇妙遊》《七夕奇妙遊》,憋了多年的冷板凳,終於一舞傾城,500萬的預算,打造出了5000萬的效果,再度成為同行抄作業的物件。
這樣的河南,就像一類學生,家境貧寒,卻不甘人後。
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終於成為人中龍鳳後,又被一些家境好、眼紅的人搶走功勞。
但這,並不能阻止他繼續往前,因為別人有背景,而他,只能自己扛。
所以河南到底什麼樣?
他可能依舊有不少缺點,但是他同樣有杜甫沉鬱的家國情懷,有白居易豁達樂天的民間智慧、岳飛“精忠報國”的滿腔熱血。
更有今天四塊錢的奶茶、九毛九的白菜、三分利做百年生意的真誠,有面對滔天誤解,依然默默扛起糧倉、挺起文化創新的脊樑,有遭遇冷眼詆譭,依然守住本心、為蒼生執言的執拗。
在小說《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把河南人稱為“中國的吉普賽人”,說到底,他們只是為了生活,在全國各地奔波的芸芸眾生,只是在這過程中,多了份質樸。
所以,讓我們重新認識下河南吧。
2025年風高浪急,世界格局鉅變,面對關稅、脫鉤,普通人如何守護自己的錢袋子?若你有這個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為您解讀國際、宏觀、政策、樓市、商業等重要動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趨勢,直達財富的本質訊號。原價299/年,透過本文訂閱,智谷老讀者福利價199元/年,還贈一年12場閉門直播
限時開放30個名額
299元立減100元
三天後視窗關閉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