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極強,一不小心丟掉一條命?”那些為流量不顧吃相的“專家大V”們,你們還要臉嗎?

作者:知否大叔

來源:知否大叔
ID:zhifoudashu

自從有了網際網路,獲取知識更加方便了。

尤其是短影片平臺,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娛樂,在知識傳輸方面,更是能面對面直觀講解。

可網際網路的便捷性,不但給了那些正規知識創作者教授渠道,也給了那些胡編亂造的牛鬼蛇神可乘之機。
魚龍混雜的資訊流裡,你分得清李逵和李鬼嗎?
01
這兩天,看到中國新聞週刊的一篇文章《皮膚科醫生教急救,網紅醫生靠譜嗎?》強烈批判了一種行為:
非專業醫生為蹭流量胡亂科普。
在短影片社交平臺搜尋“脫髮”,就會看到這樣醒目的標題:
“你認為正確的生髮方式,其實有問題!”
“再也不要用這些方式防脫了,聽聽專家醫生怎麼說——”
影片中的醫生扮演脫髮患者,先展示三種錯誤的生髮方式。
比如生薑片猛擦頭皮、吃黑芝麻丸、開水沖泡中藥等。
然後回到醫生角色,展示認為正確的生髮方式。
就好比洗完頭髮後噴塗米諾地爾搽劑。
不同的醫生,科普的套路卻極其雷同。
但卻沒有一個是真正能夠治療脫髮的。
更誇張一些的網紅醫生,為了流量會在影片上配這樣的標題:
“沒有看不好的××病,只有看不好的醫生!”
還有某名醫的專用標題:
“又治好一個患者,今天終於可以安心下班了。”
當你搜索他們的個人資料,就會發現:
明明是皮膚科醫生,科普的卻是消化內科的知識;
明明是婦科醫生,科普的卻是口腔科…
甚至有的皮膚科醫生科普急救知識,漏洞百出。
比如演示心肺復甦時按壓速度過快、宣傳掐人中能急救。
醫生是真醫生,非專業也是真的非專業。
真就印證了那句話:
“沒有吹不了的牛皮,只有無底線的騙子。”
這些醫生明明不懂相關知識,為什麼還要出來科普?
原因很簡單:蹭流量。
是不是專業的不重要,因為賺錢才是他們的目的。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西富笑著說:
“有的博主流量很大,你去糾錯,人家粉絲比你的多,你還幹不過人家。”
對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高血壓科主任醫師孫寧玲感同身受。
作為院內高血壓首席專家,她空閒之餘會在網上發一些科普影片。
幾年下來,收穫了30萬左右粉絲。
但她發現,許多粉絲量很高的醫生,實際資歷很低;
甚至非相關專業,缺乏足夠臨床經驗和對專業的理解。
就好比一個網紅醫生,科普短影片中表示:
喝芹菜水、吃黑木耳有助於降壓。
有患者聽信了,大量攝入這些食物,連降壓藥都停了,導致血壓居高不下。
這些非專業的醫生為了流量,不惜危言聳聽釋出誤導性科普,反獲大眾追捧;
而那些真正專業、真正願意關心患者的醫生,卻因缺乏關注而沉寂。
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逐漸發生,垃圾內容虛假科普滿天飛,令人擔憂。
02
今年5月份,人民日報點名了一位叫“老陶說真話”的網紅,隨之該網紅被全網封禁。
他是萬能醫生,在多個平臺以誇張的方式釋出一些手術室場景影片,收穫百萬粉絲。
影片中,他奮力救下過跟嫂子吵架早產的產婦,還救過一時想不開喝農藥的農婦。
他慣用的影片開頭:
“救下了,救下了啊兄弟們!
現在是凌晨2點多,剛剛做完手術,人救活了!”
然後擦擦滿頭的“汗”,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
他還不建議大家去做體檢,說誰查誰有病,誰查誰不正常。
一位媽媽帶女兒去打九價HPV疫苗,他在影片中表現得痛心疾首:
(媽媽)好像很驕傲一樣,那東西能打嗎?”
他隨後表示:
“國外文獻上明確地寫著,有一項研究證明,打了九價的女性以後懷寶寶的機率下降了40%!”
但這種說法,並沒有確切的證據支援。
更有一次,他稱一位病人與朋友喝酒、唱歌、泡澡後突發腦血管爆裂,經搶救仍未脫離危險。
因為影片太過誇張,引起了官方注意。
結果你猜怎麼著?
一調查發現,這個搶救室萬能醫生老陶,真實身份是安徽某機構的整形醫生!
影片中的手術室救人戲碼,都是他自導自演出來的…
為自己起名“老陶講真話”,結果嘴裡卻沒幾句是真的。
與其說是權威醫生,不如說是黑心編劇。
靠著反差感強大的劇本,精於運營短影片賬號,吸取了一大票粉絲。
那些相信了他科普的病人,如果是小病小災,可能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影響;
如果患的是重症,會是什麼結局,我不敢深想。
咱就是說,這樣不顧吃相的垃圾貨色,僅僅是封號就完了?

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嗎?

03
某音上有個粉絲量高達2800萬的網紅醫生:醫路向前魏子。
很多人趨之若鶩,說實話,這個人我不喜歡。
他的黃V認證是健康知識創作者。
可當你翻遍他的影片會發現,這個人好像無所不能。
皮膚上有問題他能給出指導意見:
胸痛、腦梗、心梗等急重症他也能科普上一段:
眼科上的問題他也很懂:
呼吸科的疾病他貌似也很專業:
心肺復甦、AED、心電圖、超聲、CT、造影等急救和醫檢他也是手到擒來:
消化科方面也是專家,動輒癌症知識科普:

他還精通男科知識,透過他的科普能保住小男孩的睪丸:


除了身體上的疾病,心理上的困擾他也有所涉獵,抑鬱症都能指點一二:
……
我媽經常刷到他的影片,還經常往家庭群裡發。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懷疑,這個人到底是什麼專科的?
怎麼哪個醫學科都懂?
哪個都精通?
查了百科後才知道,就是個外科醫生

好一個外科醫生,好一箇中國好網民啊…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所科普的醫學知識大多是比較寬泛的非專業知識,根本沒有任何核心內容。
除了靠標題和強大的反差去販賣焦慮,靠著危言聳聽、行色匆忙的表演方式去製造緊張氛圍撬動流量,它有什麼營養?

覺得我說得誇張?


請看VCR:
動不動就:
“注意!”“千萬注意!”
“一條命!”
“高危!”“死亡!”
“兇險!”“危險!”
像這樣內容,他的主頁多的數不過來,我列舉的簡直是九牛一毛。
但是就這樣的人,靠著這樣的手段,居然做到了近3000萬粉絲…
可縱然有3000萬粉絲又能說明什麼?
只能說明他會運營自媒體,並不能說明他是一個專業知識強大的專科醫生啊。
因為專業知識強大的專科醫生,門診的掛號都要排隊,哪有那麼多空閒時間在網上博流量?
與其說他是厲害的醫生,不如說是厲害的演員。
之所以能悄然成長到如此壯大,在我看來只是因為比老陶更有頭腦。
他懂得網際網路的底線在哪裡,更掌握了流量密碼和人心。

可那又怎樣?

縱然是2800萬的醫護頭部賬號,我依然會說這個人我不喜歡。
抓住了流量密碼的人,雖然短時間內能夠站在本不屬於自己的高度;
但最終往往也會因為缺乏真正的實力而顯得力不從心,從而被更優秀的內容創作者所取代。
這是因為,流量雖能帶來一時的輝煌,但唯有真正的價值和實力才能長久地贏得人心。
04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並不是粉絲多就一定代表著權威。
別說是披著羊皮的偽專業選手,哪怕是真正的專家教授,很多時候發出的意見也不過是假大空的廢話。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沽名吊譽者的存在,才會使得網際網路生態變得渾濁不堪。
不只是醫療領域,其他領域也是一樣。
網際網路上每天各種自相矛盾、吸人眼球的熱搜話題輪番上陣,全民注意力隨著熱搜風向左右橫跳。
無論是擺拍的始作俑者,還是蹭流量的媒體和平臺,大家都在這場流量鬧劇中賺足熱度。
真相大白後,只有網友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一句話:
“當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就已經走遍了半個世界。”
真理為什麼跑得慢,因為真相沒有太多受益者,而謊言有受益者。
而利益越大,謊言跑得越快,也就是說,謊言有利益的加持,所有受益者都會加速它的傳播。
在這個資訊過度氾濫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一定要學會理性辨別。
當學會了過濾、遮蔽資訊之後,你會發現,你的世界就會慢慢沉澱,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明瞭,越來越能看到事情的本質。
永遠相信真理,不要迷信所謂的“權威”否則最終受傷的只能是自己。
— E N D —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文章來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後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

你也“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