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脈網第一時間獲悉,近日,上海霖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霖晏醫療”)成功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專注於一級市場醫療大健康產業量化評價投資的華醫資本。本輪融資後,霖晏醫療將加速推進AR脊柱外科手術導航系統的商業化程序,並加大在AR、AI數智化骨科領域的研發和產品佈局力度,以為醫生、醫院及醫療市場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具價效比的創新產品。
霖晏醫療是一家專注於臨床手術輔助裝置研發與應用的企業,自2017年起公司便致力於外科手術導航裝置的研發。公司以增強醫生視覺、解放醫生雙手、降低經驗路徑依賴,以及降低醫院和病人成本費用為首要目標,深度融合元宇宙、人工智慧、手術導航與機器人技術,為外科手術領域提供更為精準、安全、高效的導航定位系統。
公司擁有近90項專利及7項軟著,分佈在人工智慧、增強現實、手術導航、手術機器人領域,展現出強大技術實力。以此為基礎,公司自主研發多源多模態影像配準工具,以及增強現實環境下的引導和互動技術,為外科手術提供了高精度、易操作、更經濟的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公司產品已覆蓋脊柱外科,並逐步向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神經外科、肺科等領域拓展。並持續加深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長征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等脊柱外科頭部醫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產學研醫”一體化合作。
在產品精準性、可靠性、普及性及經濟性方面,霖晏醫療得到了醫生、醫院、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第三方評價機構和病人的一致好評。第一代產品脊柱外科手術導航系統Holonavi S已完成註冊臨床及立卷審查,2024年4月17日獲批NMPA三類有源醫療器械證。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一年中,面對外部諸多不確定因素,霖晏醫療砥礪前行,取得了多項里程碑式的突破:
4月,霖晏醫療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應用AR技術的脊柱外科手術導航系統Holonavi S獲NMPA批准上市;
5月,霖晏醫療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新品釋出會,並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共建國內首個AR脊柱外科手術導航系統培訓基地;與大連大學骨科醫學研究中心簽訂骨科數字化應用中心專案合作協議;
6月,霖晏醫療參加第十五屆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年會(CAOS2024);
10月,霖晏醫療AR脊柱外科手術導航系統獲批生產證;
12月,霖晏醫療參加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三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十六屆COA學術大會,產品引爆全場;
近日,霖晏醫療再次迎來新突破,新增攜手共進的新夥伴、新家人—華醫資本。
當前,每年脊柱外科手術量170多萬臺,骨科手術量700多萬臺,骨科手術量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8%。根據默沙東分析報告指出,據推演,到2030年脊柱外科手術量將達到600萬臺,骨科手術量將超過2000萬臺。
儘管手術量增長迅速,但每千人擁有的骨科醫生數量卻不足5%。在傳統培養模式下,大部分脊柱外科醫生的成長週期長達10年以上,這導致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鴻溝日益加大。在此背景下,數智化骨科臨床產品能夠補足可及性、效率和安全等方面的痛點,具備巨大的市場前景。現實中醫療科技不斷進步,骨科領域也確實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上海霖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行業的新興力量,始終秉持著以醫生為中心的智慧化骨科臨床產品研發理念,憑藉其獨特的理念和創新的技術,在智慧化骨科臨床產品研發的道路上穩步前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霖晏醫療也期待與更多、更優秀的夥伴共進、共建數智化骨科生態圈。
關於此次融資,投資方華醫資本表示:“霖晏醫療憑藉國內首個獲得NMPA認證的AR脊柱外科手術導航系統,填補了市場空白,展現出強勁的技術創新能力。其產品設計緊貼臨床需求,透過降低成本適配下沉市場,同時與華潤醫藥深度合作,實現精準市場覆蓋。霖晏的創新性、商業化策略和渠道資源優勢使其具備顯著的競爭力。我們看好公司在推動精準醫療普及及手術導航技術發展中的潛力,相信其未來將持續為行業和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
關於華醫資本
華醫資本是專注於一級市場醫療大健康產業量化評價投資的代表機構,目前已備案基金9個,管理規模近80億。華醫資本是研究驅動型投資機構,擁有國內唯一的醫療投資研究院-華醫研究院,是國內醫療投資全景圖的界定者。醫耘科技為華醫投後管理平臺,致力於以量化模型對國內醫療大健康企業進行畫像與評價。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