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賺到了!養寵物竟然對身體有這麼多好處!

圖片: 番薯丫 | 撰稿: 銀河 | 責編: 海芋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Hello大家早~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發現了,近些年身邊養寵物的朋友越來越多了,別說年輕人了,就連晚上去公園遛狗的大爺大媽也多了起來,各平臺購物節的寵物用品推廣存在感也越來越強。
其實這不是你的錯覺,根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資料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主達6844萬人,比2020年增長8.7%,全年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則達到了2490億元,較2020年猛增20.6%。
對於一二線城市的年輕打工族來說,養寵物更多的是一種慰藉和陪伴,對於老年人來說,寵物也能排解他們子女不在身邊的孤獨感。但是你知道嗎,除了給予人類安慰和陪伴,可愛的小傢伙們在讓人類變得更健康的道路上也多有助力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4個讓你們意想不到的養寵小研究吧:
  • 預防認知功能衰退,試試給爸媽養寵物
  • 養寵物有益心血管健康,尤其是狗狗
  • 養狗好處多,心臟病和中風死亡風險全降低
  • 貓奴福音:網路吸貓也能緩解消極情緒
Ready,出發!
▲圖片來源:giphy
預防認知功能衰退
試試給爸媽養寵物
隨著中國老齡化加劇,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養寵物來獲得陪伴,而一項研究顯示,養寵物的好處可不僅是緩解老年人的孤獨感,還可以預防認知功能衰退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者們調查了1369名平均年齡為65歲的老年人,其中88% 是白人,7%是黑人,2%是西班牙裔,3%是其他種族,在實驗前他們的認知水平都是正常的。在這些參與者中,53%的人擁有寵物,32%的人養寵時間超過了五年,參與者接受了多項認知測試,包括數字計算和詞彙記憶等
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測試結果評估出一個綜合認知分數,分數範圍為0~27分,然後根據分值來評估養寵物與認知功能之間的聯絡。
研究發現,六年後,與未飼養寵物的老年人相比,長時間飼養寵物的老年人平均認知得分高1.2分,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現對於受過大學教育的成年人和男性來說,擁有寵物的時間越長,認知能力也會越強
研究者佈雷利說: 「由於壓力會對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而養寵物也有助於預防認知功能衰退,養寵物可以增加身體活動,這可能有利於認知健康。」
快轉發給不讓你養寵物的爸爸媽媽看,為了他們的健康,衝鴨!
▲圖片來源:giphy
養寵物有益心血管健康
尤其是狗狗
每年全世界大概有17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在2016年,歐洲地區有4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全部死亡總數的45%。但發表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擁有一隻寵物可能有助於保持你的心血管健康,尤其是狗狗~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研究追蹤了1769名年齡在25~64歲、沒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員(44.3%為男性),其中大約42%的參與者擁有不同型別的寵物:429名(24.3%)擁有狗,317名(17.9%)擁有其他種類的寵物。
結果發現:
  • 養寵物的人心血管健康得分高於不養寵物的人;
  • 寵物為狗狗的人比寵物不是狗狗的人心血管更加健康;
  • 養狗狗但吸菸的人會削弱養狗對心血管的益處。
畢竟狗狗每天都要遛,所以養狗狗的人每天的體力活動也比正常人多一些,身體素質和心血管也就自然更強大健康啦~
▲圖片來源:giphy
其中研究者布林諾聖安妮大學國際臨床研究Maugeri的博士指出:「在所有養寵物者中,不論其年齡、性別和教育程度如何,養狗者獲得的健康益處最大。」「人們可以透過收養、救助或購買寵物,作為改善心血管健康的一種潛在策略。」
養狗好處多,心臟病
和中風死亡風險全降低
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迴圈: 心血管質量和結果》上的研究顯示,養狗的人可能比不養狗的人更加長壽,死於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三分之一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首先,研究人員使用了瑞典國家年齡40~85歲的患者在登記處提供的健康資料,並且這些患者在2001~2012年間經歷過心臟病或中風,然後比較了養狗人士和非養狗人士在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後的健康結果。
與非養狗人士相比,研究人員發現養狗人士:
  • 住院後獨自生活的心臟病發作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33%,與伴侶或孩子一起生活的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15%;
  • 住院後獨自生活的中風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27%,與伴侶或孩子一起生活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12%。
在這項資料中,近18.2萬人被記錄患有心臟病,其中6%是養狗人士;近15.5萬人被記錄患有缺血性中風,其中近5%是養狗人士。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養狗對心臟病和中風的死亡風險具有積極的影響
其次,研究人員還回顧了十個超過380萬患者資料的綜合性分析研究,其中在審查的10項研究中,有9項比較了養狗人士和非養狗人的全因死亡率結果,4項比較了養狗人士和非養狗人士的心血管結果。
結果發現,與不養狗的人相比,養狗人士全因死亡率降低24%;心臟病發作後死亡風險降低65%;心血管相關問題導致的死亡風險降低了31%
▲圖片來源:giphy
但如果你現在沒有條件養狗狗,那麼同樣毛絨絨也更加獨立好照顧的貓咪也推薦,BBC紀錄片《貓的秘密生活》提到,當我們在撫摸貓時,身體會釋放一種名為腎素的物質,人的心率會變慢,血壓也會下降至原先的三分之一左右
▲圖片來源:giphy
抑鬱症和社會孤立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因子,與無憂無慮、身心健康的寵物在一起時,人會感到無限放鬆,也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容易感到鬱悶,人們甚至能在照顧寵物的過程中看到生活的意義,增強繼續活下去的信心
貓奴福音:網路吸貓
也能緩解消極情緒
根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的調研報告顯示,人們飼養貓的比例已經超過了犬,達到了59.5%,貓成為人類飼養最多的寵物。而在中國城鎮家庭中,寵物貓的數量是5806萬隻,犬的數量是5429萬隻。相對於狗來說,貓不需要遛,更適合上班族來作為寵物飼養。(我為喵喵舉大旗!)
▲圖片來源:giphy
作為一個某音的重度患者,我平時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網路吸貓,雖然我自己也有貓貓,但線上線下兩不誤嘛!不管焦慮還是難過,好像和貓貓貼貼之後就會緩解很多。

▲給你們分享我家的貓崽崽
不用客氣,儘管吸
但假如你現在沒有條件養貓貓咋辦,彆著急,接下來介紹的這項研究絕對讓你驚喜:一項發表在《人類行為計算機》上的研究表示,網路吸貓也可以減少消極的情緒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研究人員調查了近7000人,其中36%的參與者認為他們是「貓奴」,而60%的人貓狗都喜歡。
參與者的研究報告顯示:
  • 觀看與貓相關的網路影片後,他們更有活力,更積極;
  • 觀看與貓有關的網路媒體後,他們的焦慮、煩惱和悲傷等負面情緒減少了;
  • 觀看與貓有關的影片後,他們對拖延的內疚感減少了。
研究者還稱:「即使他們在YouTube上觀看貓咪影片是為了拖延工作的時間,但觀看過後情感上的回報實際上可能會幫助人們承擔更艱鉅的任務」。
總的來說,網路吸貓不僅可以放鬆情緒,還可以更加有理有據地摸魚了呢!
▲圖片來源:giphy
近幾年,大量以寵物作為ip的影視作品和寵物相關的自媒體博主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裡,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出現給我們來了許多幸福感和療愈身心的作用
許多人也會因為看網路影片感覺可愛,就一時興起養起毛孩子們,但隨著興趣轉淡,接踵而至的就是大批的棄養,節假日和畢業季也成為了棄養寵物的高峰期,人們會因為換城市、換住所等等原因拋棄他們。
他們不該成為我們消遣的「玩伴」,不該被黑心寵物店當成繁育賺錢的「工具」,任何生命都不該被冰冷地漠視。養寵物不是一種需要追逐的潮流,而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尊重與愛護。
所以我們也在此呼籲大家,養寵好處雖多,但如果你目前還沒有做好準備或者沒有條件對一個小生命負責,那麼請暫時先按捺住自己蠢蠢欲動的小手吧,在網上雲擼貓狗也會很快樂。
但如果你已經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養一個毛孩子,天氣越來越冷,流浪動物生存艱難,希望你可以選擇用「領養代替購買」,並且對它負責到底,好好愛它,互相陪伴,相信你們一定可以成為彼此生命裡最重要的家人!
如果覺得科普內容還不錯或者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朋友圈、家庭群,或者點個 在看 !感謝大家的鼓勵!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派讀寵業參考.《白皮書》洞察:2022年,寵物行業的消費升級走向何方?[EB/OL]. (2022-02-18)[2022-11-28]. https://mp.weixin.qq.com/s/e78eXanJTkKYMMEHigKR6A.
[2]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Do pet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your brain health? Study shows long-term pet ownership linked to slower decline in cognition over time.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23 February 2022.
[3] Maugeri A, Medina-Inojosa J R, Kunzova S, et al. Dog ownership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results from the Kardiovize 2030 Project[J].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Innovations, Quality & Outcomes, 2019, 3(3): 268-275.
[4] Mubanga M, Byberg L, Nowak C, et al. Dog ownership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1-9.
[5] Myrick J G. Emotion regulation, procrastination, and watching cat videos online: Who watches Internet cats, why, and to what effec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52: 168-1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