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不說是哪個大學的教授了免得被投訴,總之是一所非常知名的大學的教授,在和哈薩克高官交流的時候提了這麼一個問題:
聽說你們國家的女大學生畢業後就生孩子,一個一個地生。她們怎麼能夠這麼相信你們的話,老老實實的、服服帖帖的就這麼生孩子,早生、多生。

我相信在以前計生那個時代,他或者他們的提問也一定會面對一個小孩人數控制得很好的國家然後問,你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讓女大學生畢業後都不生孩子,她們怎麼能夠這麼想你你們的話,老老實實的、服服帖帖的不生、晚生、生少。
你看,重點並不是生還是不生,也不是早生晚生,重點我是聽出來了,聽話、老老實實的、服服帖帖的
。至於生還是不生,早生還是晚生,看社會需求,人的工具化夠不夠具象?非常具象化了。
這個話題到此為止,大家都知道,我也不是一個喜歡寫性別話題的號主。然後昨晚刷影片的時候,看到一個小夥發影片說今年準備提前回家過年,因為沒活兒幹。
轉頭又聊起這一年,說自己內心有點愧疚,沒掙到什麼錢,感覺愧對父母。小夥掰著手指頭數自己這一年的花銷,除了日常生活,然後生了一場小病花了不少錢,最後七七八八沒兜裡沒剩多少。
但自己高低也是個大學生,雖然不是什麼知名大學,也是父母省吃儉用供出來的,父母都是農民不容易,供自己很難,但他覺得自己好像不能給父母滿意的交代,結婚生子什麼的想都沒想,影片結尾,小夥說自己挺沒出息的,也不是不努力,關鍵是不知道怎麼努力。
我看完之後鼻子酸酸的,彷彿回到自己大學畢業時從湖南的一個村子裡揹著個包來廣州的時候,那時候自己最窮時住300塊錢一個月的出租屋,碩大的蜘蛛就在床頭爬。
然後我忍不住有一種感慨,就是中國的年輕人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年輕人,他們是真的能反省自己,是真的能反省到進而把「背井離鄉、參加工作、至少8小時打底、不吵不鬧、除了抽個煙啥的基本沒有不良嗜好、上承父母期望、下接社會未來、從九年教育甚至12年教育近乎變態般嚴格的篩選體系中爬過來」的這群年輕人定義為「沒出息」。
其實我以前也接受這種定義,但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後,再加上經常性地出國走走,我就本能地拒絕了這種定義,並且深深地感慨我們真是站在道德的高地足以俯視整個世界。
朋友們,真正的沒出息是什麼,在相當一部分國家的社會形態中,只有「吸毒、靠0元購養活自己、流浪、睡大街、有工作也不去幹就純懶純薅社會羊毛、隨地大小便、局子進進出出好幾趟」的這些年輕人,才會被定義為「沒出息」。就這麼講吧,大機率隨便找個中國青年,拉到他們那去,都是標準的模範青年。
已經很聽話了,已經很老實了,已經很服服帖帖了,九年教育、十二年教育下來,不聽話不老實的根本扛不住。
三和大神找不到活兒,有去0元購嗎?沒有吧,也就是找個網咖找個機子找十幾桶泡麵過日子而已。鄭州的大學生們頭腦一熱,騎腳踏車去開封把路給堵了,後來大家說你們把路堵了我們還走不走,現在大夥兒也沒騎了吧。
十幾年教育捲到大學,透過嚴格到近乎變態的篩選體系,大部分人,其實忍著青春期的叛逆、好奇、情慾、蠢蠢欲動,忍著這個年歲最美好的一切,埋頭在題海里,最後畢業發現也就那樣,找不到事兒乾的時候,也就是上網抱怨一下而已,也就是擱家躺躺而已,沒做什麼過火的事兒吧。
這兩年動不動搞搞社會的人,我都寫過文章,年齡基本上都在五六十了。
至於房價、養老等等,該扛的都扛了,你查查各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相當於月入3000撐2500的月供,也撐了,也供了,對吧。大部分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因為原籍沒有合適的活兒,背井離鄉的,自己交的社保養城裡老人,自己打工再掙一份錢寄回家養自己爹媽
。
娛樂層面,也就是刷點短影片玩玩遊戲,充其量再加一些去全國各地的窮遊,萬聖節下班了化點妝去路上逗逗,但這兩年也不讓過了,你看網際網路還有什麼動靜嗎,也沒有了。
有兩個很典型的案例,比如吳柳芳,進國家體操隊,那多難啊,你想想就知道多難了,退役後去打工被拖欠工資,去當教練被頂替編制,人也沒說什麼,此路不通就換條路,沒有拿頭去撞,結果拍短影片也被罵,這算不算過分?總不能把路都給堵住吧
。
還有比如很早之前的亮亮和麗君兩口子,該生娃生娃了,該買房買房了,房子沒到手也就是拍拍短影片抱怨一下而已。
他們都是年輕人的縮影,所以,還要怎麼聽話呢?我想不出來要怎麼聽話了,還要怎麼服服帖帖了,所有這些拿著高額養老的人應該明白一個真相,事實上是這些從外地來的年輕人打工在養著你們,而不是你們自己的孩子,如果你們想要大放厥詞什麼的時,掂量掂量一下,究竟是誰在養著你們。
寫到這裡我想起一件事情,前幾年中資出海墨西哥很火熱,有個老闆覺得墨西哥員工幹活太拉胯了,就批評了他幾句,還說了樣貌和身材,結果被對方理解為人身攻擊直接起訴
,最後老闆被遣送回國。
中資企業出海去建廠,幾乎都會碰到與當地員工的糾紛,為什麼?因為那些年輕人展示了什麼才叫真正的不聽話,而他們在國內待久了基本上都招架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