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圖來源 | 長城官方
作者 | 孫雅楠
編輯 | 蘇鵬
在現代汽車工業日新月異的浪潮中,安全,依然是最不可妥協的底線。
正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所言:“很多人說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其實我不這麼認為,安全是長城造車的底線。”
2025年4月18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央視節目《遇見不一樣》中接受採訪,講述長城汽車“生命第一”安全價值觀,並用一座耗資5億的“亞洲最狠碰撞試驗室”給出了最強硬的回應:真正的科技,是為生命築起不可逾越的防線。這不是商業噱頭,而是一家中國企業對生命的終極敬畏。
長城汽車的安全試驗室是“安全是設計出來的”理念最具象的體現。5.1億元的總投資,3.9萬平方米的總佔地面積,34個國際先進碰撞假人,單個假人價值超千萬……這一切不僅是財力的象徵,更是企業責任的體現。
早在2005年,長城便開始組建安全技術團隊,在國內汽車安全領域尚屬荒蕪時期,便匯聚了劍橋博士後、清華博士等高階人才,開啟了主動追趕國際標準的征程。
2008年,長城建成了中國主機廠首個第三方碰撞試驗室,並在2010年和2016年,進行了行人保護和模擬碰撞試驗室的擴建。
此後十餘年間,長城建立了獨特的安全理念體系——從“3DP(Three Dimension Protection)”即“乘員、行人、車輛”三維安全理念的提出,到“全面安全體系的建立,再到功能安全、資訊安全、電池熱管理的系統化佈局,長城不斷推進“生命第一”原則的技術落地。”
安全試驗室採用五區八軌功能佈局,擁有從模擬開發、部件驗證到整車測試的完整流程驗證能力,可以開展多種角度、多種速度的碰撞試驗,測試強度遠超國標。
例如,在中央碰撞區內,長城可實現50公里對碰(MPDB)、64公里小重疊碰撞、所有市場上的側碰工況(MDB、AEMDB、ACMDB、SCMDB等)、北美未來90公里OMDB碰撞、追尾工況,以及不同角度、不同速度的對碰測試等風險場景模擬——這是對使用者生命極限保護的探索。
最終的結果導向肉眼可見,魏牌VV7車主經歷12米高空墜落翻滾後全家生還,坦克400在青藏高原連續翻滾5圈乘員艙完好。
這是在極端場景下,長城的安全體現。
此外,高安全性是長城以“極致嚴苛”換來的底氣。
以碰撞試驗假人為例,單個Thor假人價值超千萬,其高精度的資料採集能力能模擬出人類在碰撞中的每一處受力反應。而這些假人往往參與數百次乃至上千次測試,成為長城每一款新車安全效能的“人類代言人”。
新能源專屬測試區則以智慧消防系統構建了整套應急方案——從電池包監控、浸水冷卻,到高溫自動噴水、現場人員疏散路徑,均是從最壞的事故預設出發,確保每一個測試環節都對生命負責。
更為罕見的是,長城試驗室還擁有國內主機廠首個自研翻滾能力測試區,可模擬螺旋翻滾、路緣石絆翻、沙坑絆翻、側向翻滾和邊坡墜落翻滾等多種真實翻滾場景。這類事故雖然機率低,但死亡率極高,長城選擇不迴避。
隨著電動車和智慧網聯的發展,汽車安全的定義早已不再侷限於碰撞強度。面對高壓系統、資料傳輸、網路攻擊等新風險源,長城構建起“全面安全”體系,實現從乘員到行人、從車輛結構到網路資料的全方位守護。
在新能源汽車面世以來便長期受爭議的電池安全部分,長城建立起涵蓋對電池單體的13項測試專案及對電池包30項測試專案的完整驗證體系,並自研基於大資料的T+0即時預警系統,能夠精準的掌控到電芯健康狀態。即便是目前行業難解的“突然死亡型”事故,也能夠透過該系統實現電池微小的差異放大並捕捉到。
為保護使用者資訊,在資料安全方面長城早有部署,長城在2021年便獲得ISO27001與27701認證,併成為國內首家透過德國聯邦機動車交通管理局頒發UN-R155網路安全合規認證的車企。
這意味著,無論是資訊傳輸,還是使用者隱私,長城都建立了國際領先級別的防護機制。
而真正的安全技術不是被動迎合標準,而是主動制定新標準。
長城將試驗室的碰撞標準設定遠高於行業常規標準,並以此反向推動設計最佳化。這種“反向定製”安全邏輯,改變的不只是長城自身的產品體系,更是對整個中國汽車工業安全體系的挑戰與重塑。
如果說安全試驗室是長城安全哲學的試煉場,那麼全新高山車型就是將安全貫徹落實的標誌性代表。
高山車型不僅搭載了標配20項+智慧輔助,還在其他安全方面實現了諸多行業領先配置:雙預緊限力安全帶、6秒保壓側氣簾、A/B柱整合2000MPa高強鋼結構、頂部12噸抗壓結構……種種配置均圍繞“真實事故場景”的展開,卻又在努力突破安全的極限。
高山使用的電池包以四層防護設計+密封設計+熱隔斷安全框架+雲端24h診斷監控的多重防護,實現電池生命週期內的安全管理。測試中,電池包底部與汽油液麵距離0.5m,預熱60s後,直接火燒70秒,間接火燒60秒離開火源後觀察2h,電池包不起火,不爆炸。
這種“安全過度投入”行為,出於長城對安全的敬畏。但每一個安全設計的目的都是希望使用者可以永遠用不到,但萬一需要用上的那一刻,它必須萬無一失。魏建軍對此的回應直截了當:“敬畏萬一,生命至上。”
在今天這個智慧化、電動化、網聯化不斷演進的時代,汽車安全的命題被不斷拓寬。但無論技術如何革新,唯有“對生命的敬畏”這一信念,不該動搖。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