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新發展潛力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2025年新年展望論壇
區景麟博士主題分享
首先介紹一下金融發展局(以下簡稱:金髮局),金髮局是香港政府在2013年成立的一個金融服務業智庫,一直以來有賴超過100位業界專家的支援,過去12年,我們釋出67個報告並提出超過230多個建議,很高興其中71%被政府採納,我今天想分享的是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方向,還有怎麼樣支援我們國家走向國際化的過程。
有一些資料不逐一介紹,但是我想提出,市場很多時候都會拿香港與新加坡比較,事實上沒有什麼可比性,我們用資料說話,香港的股票市場是新加坡的7倍、8倍,交易量也不可以相提並論,但是他們推廣確實比香港做得更好。
我們知道,大灣區對香港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金融行業,而金融行業最主要就是支援實體經濟。過去30年,香港成功地打造了“超級聯絡人”的角色,但在未來發展中,我們的機遇在哪兒?尤其是現在面對地緣政治的挑戰下,我們可以考慮四個發展的方向。
首先是資產管理,其中家族辦公室是重要一環。各種資料都指出香港是領先的資管中心,我想特別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論點,就是連全世界最大的私人銀行UBS(瑞銀集團),他們的總裁去年也提示瑞士政府,香港有機會在2027年超過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易記賬中心,這意味什麼呢?香港的規模比美國小很多,但是從資產管理規模來看,香港的潛能無限,甚至乎有機會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易記賬中心。
香港政府在這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議,我們也在進行一些推廣。家族辦公室的概念是我們2020年向政府提出的建議,背後的初衷不是要把香港打造成一個地區中心,而是希望把香港打造成一個吸引高風險投資的中心。特別是海外的家族辦公室,他們的投資都是比較長線,風險比較高。這對將來香港轉型成為科創中心至關重要,而且內地的支援對政策的推行也十分關鍵。
還有這個圖表也很重要,很多人說香港是不是被邊緣化了,大家可以看過去有疫情社會動盪的時候,香港差不多70%的投資也是來自海外。
這是香港《2024年施政報告》,我們特首提出的一些重要發展方向,更指出“一帶一路”尤其重要。
另外一個發展的機遇就是綠色金融。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大方向,自2016年我們向政府提出一定要發展綠色債券開始,我們至今已經出了8份與發展持續金融有關的報告。現在在亞洲區有37%的綠色債券是香港發行的,不只是債券,香港也是持續金融的借貸中心。
數字資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方向。數字貨幣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至關重要,為什麼呢?現在大家都知道美元的交易結算系統叫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如果我們可以成功推出數字貨幣,所有交易將會做到點到點。其實香港在這方面比較超前,當然我們祖國也是第一個國家研究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的。近來HKMA金管局也有很多的建議。
其中有一個叫Ensemble的專案,試行怎麼樣把數字貨幣帶進實體經濟,另外我們在推廣數字貨幣的研究方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專案mBridge,其中有阿聯酋、沙特、泰國的中央政府參與,連美國的財政部也是觀察員之一。
國際創新中心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香港很多人說,我們這個地方這麼小,真的可以轉型為科創中心嗎?“一國兩制”不僅在金融行業發揮重要作用,在科創領域也很關鍵。資料是現在與未來所有實體經濟以及金融行業最重要的資產,而香港是唯一一個可以將內地資料和海外資料聯絡起來的地方。香港是中國面向海外的視窗,也是海外與中國聯絡時最值得信賴的地方。所以香港現在打造了香港科學園,在這個科創園裡面,研究員可以有機會利用內地的資料來做研究,研究的成果可以在香港商業化以及香港上市。
再者,香港有許多獨角獸企業,以及初創公司,內地的企業對香港很重要,佔比約40%,但當中也不乏海外參與者,例如英國、美國、法國和其他的地方,所以香港真的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一個“超級聯絡人”。
最後,過去的兩年香港政府對人才發展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有很多不同的優惠措施。但是這些措施只是硬幣的一面,另外一面一定要有機遇,若沒有機遇,這些措施是沒用的。香港發展的方向可以打造很多新的機遇,這樣配合我們的“搶人才”舉措,希望可以把香港打造成匯聚人才的平臺。
作者簡介:
區景麟博士  Dr Au, King-lun
香港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
更多【2025新年展望論壇】精彩觀點
掃碼或點選“閱讀原文”獲取課程資料
如果感覺內容不錯歡迎在文章下方“一鍵三連” 也可以點選左下角⬇頭像關注並且🌟星標這樣新文章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列表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