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階的貪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方式

一個縣城小主任,貪汙千萬。
高階的貪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方式:
“我在值班時直接把個人收款二維碼打印出來,放在政府辦事大廳繳費視窗。”
新聞哥之前寫過很多鉅貪,動輒是一整面牆的現金,幾百輛豪車,兩千多套的房子,億是最小計數單位。
衝擊是有衝擊力,不過對螢幕前的你我來說,總覺得還有點距離感。
新出的紀錄片《反腐為了人民》第一集不同。
裡面的貪汙最低單位,是一毛。
他們這刮一毛,那刮一毛,居然逐漸積累起億萬家資。
2015年,周小健在得到一個房地產商高額利息的承諾後,用各種方式搞到了700多萬,私下借貸給他。
然後周小健等來了房地產商資金鍊斷裂的訊息。
這時候他想到了自己的職務,房屋維修資金服務辦公室主任。
房屋維修資金,就是由業主繳納的,用於房子共用部位和裝置保養和更換的錢。
簡單說,相當於房子的醫保和養老錢。
這些錢,都需要群眾到周小健管理的視窗繳納。
周小健:四捨五入,不就等於我的錢嗎?
雖然已經打破了思想的禁錮,但他的技術水平跟他日益增長的貪汙追求之間依舊不平衡不充分。
直到路邊辦假髮票的小廣告給了他靈感。
每次群眾繳費後,都能領取一張收據。
誰能想到,他們領到的加蓋公章的收據,都是周小健從假票販子那成批訂做的。
他們掃碼付款的二維碼,是周主任晚上偷偷換成的周小健個人收款碼。
最終東窗事發,是2023年時,當地紀委在日常督查中發現這裡的開票數量和繳費數對不上。
他開了3000多張假票,貪汙假挪用資金總共1165萬元。
話說,他頭怎麼尖尖的啊。
人活一世無法或缺的,不過衣食住行四字。
周小健佔了一個“住”。
長春市汽開區第七小學原後勤主任戚世國,則佔了一個“食”。
學校食堂的爛糟事,幾乎是每月都有一例。
倒垃圾桶的飯,都能撿出來給學生吃。
都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卻倒在了學校的食堂。
2008年開始,當地一家叫高爾夫的餐飲公司開始給戚世國他們小學供餐。
這個高爾夫,最開始只是一個小作坊。
能夠做大做強,老闆自然懂得怎麼增加核心競爭力。
反正肯定不是提高飯菜質量獲得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為了保持長遠的合作,他們和負責食堂的戚世國以及校長口頭簽訂了長期的回扣協議。
供餐公司每餐8塊錢裡,就有1毛錢是給他倆的回扣。
四年後,校園餐費漲到了每人每餐12元,兩人也跟著漲回扣,每人每餐3毛錢。
1毛又3毛,日積月累,戚世國收了23多萬,剩下的將近50萬進了校長的腰包。
和其他貪腐人物不同,戚世國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惡評。
評論區反而認為,12塊錢的餐標就算被後勤主任和校長各扣了3毛,那不也有11塊零1毛。
能剩這麼多,不錯啦!
兄弟,不是一餐飯只剋扣6毛,而是企業剋扣了6毛去行賄。
戚世國和校長拿到錢,那看到餐飲公司偷工減料,他們是會站出來制止,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毛錢不多,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拿一毛不多,就都伸把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裡。
最後造成的巨大窟窿,是由學生的身體、社會的未來去買單。
不過放心,這個道理咱們不懂,戚世國們肯定是懂的。
不然他怎麼能做出這麼深刻的檢討。
連高爾夫餐飲公司的主管,也說的頭頭是道。
他們懂得許多道理,但依舊過不好一生。
類似的反腐紀錄片咱們也看了很多了,最後的檢討中,主角們每每說自己違背了理想和信念。
但我總覺得,還有點不夠。
和理想信念並列的,應該還有監督和規範。
如果周小健剛開始更換二維碼的時候,就被人發現?
如果戚世國拿最早的一毛時,就被按住?
或者假設一個情況,根本沒有餐飲公司必須給校領導回扣的“行規”?
也許我們就不會看到他們站在鏡頭面前,說自己恨自己。
不過,雖然他們自己恨自己,但我看著總覺有點……精神矍鑠。
反正比我這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精神頭利索。
可能是放下了一切,不用提心吊膽了吧。
一定是這樣的。


來呀 一起搞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