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用“塌房”,可能不太準確,說“塌墳”可能更準確一些。
畢竟,宗慶後把所謂的“完美人設”保持到了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死後500多天才翻車,可不就是“塌墳”了嗎?
最近,宗慶後的三名非婚生子女——宗繼昌(1996年生)、宗婕莉(1998年生)、宗繼盛(2017年生),把長女宗馥莉給告了。
又是幾十億美元的信託,又是娃哈哈集團幾百億股權的繼承權,徹底把宗慶後在很多人心中的形象給撕下來了。
以前,宗慶後,哦不,是宗老的形象,可比這光輝得多了。
那時候,宗老雖然三度問鼎中國首富,可他卻常年穿著一雙30多塊的布鞋,“穿著很舒服”。

那時候,宗老不愛山珍海味,每次都只吃兩菜一湯,吃得很少,從不浪費,坐高鐵二等座、飛機經濟艙,全年開銷不超過5萬元。

那時候,宗老是“一生只愛一個人”的忠貞愛情代表,一生只有一個老婆,一生只有一個女兒,即使事業做得那麼大,也沒有拋棄原配妻子,沒想著生兒子繼承產業。

那時候,宗老一家全家未改國籍,成為首富後也沒有向國外轉移資產。

那時候,娃哈哈成立37年,從未裁員,每年還堅持給員工漲工資,他堅持不上市,不圈錢不割韭菜,把利潤都分給員工和經銷商。

那時候,甚至,AD鈣奶的吸管短,都是為了怕戳到孩子的喉嚨;用紙箱包裝吹淨水,也是為了給撿紙箱的人增加收入。這一切,都能成為宗老光輝形象的一部分。


如今,宗老的三個非婚生子女來這麼一齣,讓很多事情會一下子變了樣。
原來,宗老穿布鞋,一年花不到5萬,是為了給三個孩子攢信託基金啊。
原來,宗老一生也許只有一個老婆,但卻可以有婚外情,有非婚生子女。
原來,宗老一家也許確實未改國籍沒移民,但非婚生私生子女卻可以是美國籍。
原來,宗老也許沒有向國外轉移資產,但卻在海外為自己的孩子搞出來幾十億美元的信託基金。
原來,宗老把利潤都分給員工和經銷商後,竟然還有錢給三個非婚生子女搞出幾十億美金的信託基金。
原來,沒有人會像娃哈哈礦泉水一樣純淨。
說這些,我倒不是要慶祝宗慶後的倒掉,而只是感慨大眾的盲從。
宗慶後塌房了嗎?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他確實塌房了。
但在我這裡,宗慶後沒有塌房。因為從來沒有崇拜,從來沒有相信過他的任何傳說,沒相信他有什麼房,所以也就談不上塌房。
就像王菲的《開到荼蘼》裡說的,“每一個人,傷心了就哭泣,餓了就要吃,相差大不過天地”。
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就會有人的弱點和貪婪,何況是一個在商業領域摸爬滾打過的佼佼者,怎麼可能是一個像礦泉水一樣純淨的人?
而且,作為一個商人,他為什麼非得要純潔?作為消費者,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求一個商人做道德楷模?
宗慶後人設的建設,有他本人言不由衷的曲意迎合,也有路人一廂情願的自我想象。
這是一場自欺欺人的共謀,一齣心照不宣的蹩腳戲,也是這個病了的社會的症狀。
“一個一個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過的偶像一個個消失”,這次事件是一個提醒,它提醒我們,任何絕對化的表達,任何煽情式的語調,任何把人往聖壇上抬的努力,都是可疑的,要警惕的。
曾經深信過宗慶後的人,也不必氣餒,你相信,只是因為你善良。但在這個複雜的世界,單純的善良是沒有用的。
你得尊重人性的幽微,避免習慣性以道德視角看世界,並穩定好自己的核心,才不會聽風就是雨,才不會被人輕易左右,才不會見到一個偶像就納頭便拜。
心中沒有偶像,便永遠不會塌房。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