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我們發了一篇推送《留學生做飯能有多“糊弄”》【←點選檢視】,以為評論區會一片生存修羅場,結果,出人意料——
有人把留學廚房,活成了“中餐走廊”、法餐試驗場、深夜食堂。卷得讓人頭皮發麻:三菜一湯、五穀雜糧、儀式感拉滿。
來,圖鑑第二彈,我們按風格分門別類——“精緻認真生活派”vs“簡約實用生活派”!


先來看看上一次
評論區裡大家都發了些啥……
“看完這組圖,突然開始反思我自己。”“說留學生過得糙?人家廚房一塵不染,水煮菜清淡健康,配色和營養都給我上了一課。”
這類投稿的關鍵詞是:均衡、清淡、儀式感、原材料識別度極高,有種“卷但不說”的天然剋制。

“就算只做一碗麵,也得撒點蔥。”

“一鍋燉肉,孤獨星球裡的煙火氣”

“主打一個營養均衡”

“火鍋局,鍋裡翻滾的是食材,也是感情”
看完這些評論,你會發現,有人飯做得比家裡還好,有人為了在異國他鄉找回“家的味道”,反而學會了自己煮湯、自己蒸飯,日子是煮出來的,而不是糊弄來的。

不是每一頓都要滿漢全席,能省事也能吃飽,是留學生的另一種生存智慧。
一碗速食加點菜,一份超市熟食簡單搭配,或者微波爐加熱的冷凍飯糰——看似樸素,卻是最真實的留學日常。

“我這不是糊弄,是走性冷淡極簡主義。”

“微波爐食譜,技術有限,創意無限”

“看似簡單,卻藏著儀式感的一天起點”
他們用最少的材料、最短的時間為自己準備好一頓飯,這不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生活美學?

飯可以隨便吃,但房間呢?是三天打掃一次,還是三週都沒翻過身?是奶油風小窩,還是混亂的儲物基地?

《宿舍圖鑑》徵集啟動!
無論是極簡收納達人,還是“有生命力的房間”創造者,都歡迎你把照片發來,分享你的#留學生宿舍日常

📮 投稿方式:直接評論區曬圖↓↓↓
🧹 清爽乾淨 / 溫馨生活 / 邋遢真實 / DIY神改造……👉 你宿舍什麼風格,我們都想看看!
有人用鍋碗瓢盆守住生活的邊界,有人用便利店便當熬過最難的時刻。無論你是哪一種,都是留學這條路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下一期,我們一起看看——你住的宿舍,正在講述怎樣的故事。
上期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