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張是之
直播回來快11點了,跟大家分享一個堪稱奇妙的量子力學緣分事件。
文章很短,但真的很神奇。
我從來不信什麼算命先生,但我這次真的很相信緣分。
事情是這樣,我所在的公司就在中山大學科技園,背後就是中山大學。
綜合評估了一下我上班的問題和孩子上學的問題,我準備在後面中大宿舍樓裡買個房子。
昨天去看了一套,裝修還不錯,而且一看手法就跟我裝修風格的很像,非常注重細節,維護保持的也很好。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家裡有很多藏書,都還沒搬走,擺在書架上。
我隨便看了幾本,發現還有不少跟我重疊的,挺有意思。
然後當即就決定約房主出來見個面聊聊看看,就約在今天中午飯後,在旁邊一箇中介那裡見面。
房主是個中年女士,和她父親一起來的。
我本著買賣不成也可以交個朋友的想法,就帶了一本我自己的《經濟學入門50講》過去。
坐下後簡單自我介紹,說看他們房子裝修的不錯,很多書有重疊什麼的,順便就把書送給他們了。
房主本人在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她父親是研究歷史經濟學的老教授,快退休了還在給各種商學院上課。
從談吐上來看,還是很精神,思路敏捷反應迅速。
很明顯,老先生是喜歡看書的。
我在跟房主聊房子的事,她就把書拆了塑封給她父親看。
然後聊到中途,她父親突然抬頭說,“小夥子你這文筆不錯啊,我這裡很多碩士博士都沒有你這個文筆。”
注意,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老先生接著翻書,翻開其中一頁,說你還知道“米塞斯”啊?
我說,啊,是啊,您也知道嗎?
這個時候,老先生開始有點小激動,開始翻他的揹包,邊翻邊說,“我們研究歷史的,知道米塞斯的很少,但是我看了米塞斯的《人的行動》以後,對我整個歷史研究影響都很大。”
我一聽,如電擊一般頭皮發麻,激動地站起來說,“真的嘛老先生?”
那咱們一定要握個手,正式握了個手,又一次頭皮發麻的電擊感。
一點都不誇張,我當時雞皮疙瘩都出來了,有過這種感覺的朋友估計都知道。
我說,在中國大學裡,經濟學專業的老師,知道奧地利學派和米塞斯的都很少,沒想到在這裡因為看房子,竟然還碰到了知道米塞斯的老教授,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當時兩個人都很激動,要不是中間隔著中介,估計都要擁抱一下了哈哈哈。
我接著說,“老先生您看我穿著的這個衣服,就是米塞斯的Human Action。”
他這個時候仔細看了看,確認了一下,是真的。
當即掏出手機說給我個連結,我要買一件,我說不用,送您一件。
老先生堅持說,“哎,咱們都是懂經濟學的,一定要自己買才行。”
要不是中介在場,我們肯定當場就加微信了哈哈。因為中介為了防止兩邊私下交易,所以一般都不會讓雙方留下聯絡方式的。
中間,他女兒也把書拿過去翻看起來,說你這文筆確實很好,比我們這邊博雅學院的很多學生都要好。
老先生一直在翻他那個碩大的揹包,裡邊裝滿了紙質材料。
他找出紙質講義來,是想給我看,他給學生推薦的閱讀書目,第一本就是米塞斯的《人的行動》。
後來也許是太激動,一直沒找到想給我看的講義,最後翻出手機文件來給我看,說你看,我給學生上課,第一課給學生介紹推薦書目,第一本推薦的就是米塞斯的書。
我們又聊了一會兒的學術問題,最後是中介悄悄打斷了話題。
老先生女兒開玩笑說,本來是個中介會,硬是給開成了學術會。
怎麼樣,是不是真的很有緣分?
米塞斯可能怎麼都不會想到,他80年前的作品,竟然能在80年後,讓遠在中國的兩個人以這種方式相遇相識,互相激動。
這就是思想的魅力,就是文字的力量,就是那種能夠穿越時空的邏輯生命力吧。
感謝米塞斯,也感謝這位老先生,讓我知道我做的事情更有價值。
我當然沒法跟米塞斯相比,但我希望我的文字,也能夠具備這樣的生命力,能夠影響他人。
張老師剛來廣州,歡迎掃碼支援張老師深度參與的“智谷趨勢·每週研判”,也可以買書支援張老師。
如果想跟張老師建立更近一步的連結,也帶來奇妙的緣分合作,隨意打賞即可獲得張老師本人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