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安徽省宿州市公務員局公佈的《2024年度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名單中,一位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引起了廣泛關注。
從頂尖名校留學歸來的博士,為何會選擇鄉鎮體制內工作?
事實上,近年來留學生回國報考體制內工作的現象並不少見。
據最新發布的《2024年擬錄取公務員名單》顯示,在25箇中央機關及直屬機構中,不乏留學生的身影。
以國家統計局為例,今年擬錄用的11名公務員中,就有4人擁有海外留學背景,且均為碩士學歷。
同樣,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擬錄用名單中,擬錄用8人,其中有1名擁有留學經歷的碩士畢業生。
宇宙的盡頭,難道真的是考公考編?宇宙的盡頭仍是個未知的謎題,但當前社會環境下,考公確實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香餑餑’。
年齡一般為18週歲以上、35週歲以下,對於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放寬到40週歲以下;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具備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從整體看,留學生考公基本不受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存在部分崗位限制留學生報考。如國家移民管理局招錄崗位中註明“非公派原因曾六個月以上在國(境)外留學、工作、生活的,不得報考”。
國考是中央、國家機關及其直屬機構招錄公務員。每年國考的啟動時間為10月份,一般在10月中旬發公告,中旬到下旬考試報名,11月份的最後一個週日或者12月份的第一個週日進行公共科目筆試。
省考是以各省為單位招錄公務員,集中在每年的3-5月,一年考1-2次。省考的考試時間是在3-4月份,報名時間是在2-3月份。
選調生,是各省黨委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的群體的簡稱。
需要注意的是,有意報考選調生的留學生們,除了需滿足其他條件外,還需確保自己的院校滿足相關排名條件,由於各地政策不同,不同省市對境外大學的認可名單也不同。
在報名和資料審查過程中,留學生需特別留意,除按《公告》及《招考簡章》要求準備齊全所有必要材料外,還需額外提交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所出具的境外學歷和學位認證書
。
留學生回國後應儘早完成學歷認證,一般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評估過程需要20個工作日。
報名時,學歷證書上翻譯成中文的專業名稱必須嚴格符合崗位表要求的專業。如果認證專業沒有完全對應的專業大類或專業名稱,則可以報考相似專業的崗位,但記得報名前電話聯絡招考單位確認一下。
不同地區對留學生應屆畢業生身份的認定時間有所不同。例如,根據《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考指南》,留學生在2022年1月1日至面試前取得國(境)外學位並完成教育部門學歷認證,且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屬於應屆生。
參加公務員考試需要進行檔案調動。確定考公並取得畢業證後,應儘快前往留學生服務中心辦理,確保國外學位學歷認證書歸入檔案。通常需要在報名前完成,以免影響後續稽核。
職業選擇多樣,無論是考公、考編、創業、還是在企業工作,符合個人追求即為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