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CEOBIZ
作者:萬多少
來源:網易數獨
打七折出售的房子,你會買嗎?這些年,買房界衝出了一條小眾賽道,就是被不少人戲稱為“撿漏”的法拍房。
江湖上流傳著不少它的傳說,有人在限購之前,低價購入好幾套又轉手賣出,賺得盆滿缽滿;有人則開出“隱藏款”,開門發現還住著 80 歲大爺,進退兩難無法入住。
但如果真要買來自住,會考慮這種房子的其實還是少數。大多數人會覺得自己無緣“中獎”體質,從經驗出發,天上掉下來的,往往不是餡餅而是陷阱,所以止步於觀望。
法拍房,究竟是水深坑多的雷區,還是普通人可以伸手夠到的福利?
電視劇裡,我們總能看到有豪門一夜傾家蕩產,生意失敗賠個精光,等待他們的,是豪宅被法院貼上封條,拍賣抵債。
這樣的劇情並非個例,現實中,這類房產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如果只看住宅,根據中指研究院的統計資料,2015 年時住宅類法拍房交易市場還比較冷清,全國共有 3.78 萬套房在售。而到了 2023 年,全國有將近 37 萬套住宅類法拍房在售,數量翻了近十倍。
但是,住宅類法拍房的清倉率,也就是已成交房產佔整體的比重,並沒有隨著法拍房數量暴增而走高,在 2018 年達到 55.5% 的巔峰後就一路走低,到 2023 年,清倉率只有 29.4%,換言之,每十套住宅法拍房中,只有不到三套被買走。
與此同時,法拍房二拍的情況也越來越多。法拍房第一次拍賣競價出售如果沒人出價,就會被視作流拍,並以更低的折扣被再次拍賣 [1]。
細看 2024 年上半年法拍房拍賣情況構成,二拍的成交佔比最高,為 47%,較 2023 年同期還增長了 7%,至於一拍佔比,則縮減到了 37% [2]。
你可能會疑惑,這麼多降價也賣不出去的法拍房都分佈在哪裡?
根據中指研究院資料,分省來看,2023 年,共有 18 個省、市、自治區的住宅類法拍房數量超過一萬套,其中廣東、河南兩地最多,分別有 3.74 萬套和 3.18 萬套 。
儘管這些省份的法拍房數量龐大,但清倉速度卻並未佔據領先地位。相反,在那些法拍房本就不多的經濟發達省市,房子更容易賣出去。
中指研究院資料顯示,像江浙滬地區和北京,住宅類法拍房的清倉率都在 50% 以上,相對較高。浙江、上海更是一騎絕塵,清倉率分別為 62.34% 和 61.94% 。
這也不難理解,在二手房均價大幾萬塊的一線城市,入手一套折扣法拍房,有時省下一輛賓士的錢也不是沒可能,就像有網友總結的那樣:
和大家的印象有所不同,那些被撿漏的法拍房,並非主要來自被辦案機關強制沒收的涉刑資產,“凶宅”“一元起拍”“落馬大老虎資產”更多是獵奇的噱頭。還有破產資產以及主動選擇處置的房產,在法拍房裡更是少數。
如今掛在網上的法拍房,多是債務糾紛而來的訴訟資產,其背後,則是一個又一個經濟狀況惡化的普通人。那麼這個過程中都發生了什麼?
其中一個原因是,近些年,還不上房貸的人越來越多了。樓市繁榮時,很多人在“宇宙最高點”買房,卻突逢創業失敗或被最佳化裁員,出現無法償還房貸,甚至資不抵債的情況。
根據安永《中國上市銀行 2023 年回顧及未來展望》的統計,不論是大型銀行,還是城商農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違約率都在不斷走高,以全部上市銀行為例,從 2021 年的 0.32% 漲到了 2023 年的 0.49% [3]。
在過去那個房價一天一漲的黃金年代,業主如果遇到財務問題,主動變賣房產,除了償還債務,還有可能小賺一筆。
可如今樓市低迷,除非打骨折,否則房子很難短時間內變賣。更常見的情況,或許是先收來了法院收房的傳票,要被“低價賤賣”。難怪有還不上房貸的人會說:
此之砒霜,彼之甘露,斷供人的忍痛割肉拍賣的血汗房,對於競拍人來說,卻是可以撿漏吃肉的機會。畢竟法拍房,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
例如在某資產交易平臺上,重慶某小區一套 102 平方米的法拍房,按成交價計算是 8626 元/平。同小區戶型相似的另一套二手房,在中介平臺報價 14385 元/平,算下來法拍房成交總價便宜了接近 60 萬元 [4][5]。
而且購買法拍房也不需要經過傳統的房產中介,自己在淘寶、京東就可以下單購買,省下 1%-2% 的中介費。
此外,法拍房在幾年前還具有的一個優勢是,它成為了很多人避開限購,無痛落戶大城市和購買學區房的捷徑。
比如在 2020 年的杭州,本地戶籍家庭均不能購買第三套房產 [6],而法拍房則未受限制,有錢便能買,這也致使一大波“炒房團”的湧現。直至 2021 年最高人民法院統一將法拍房納入限購政策,這一局面才被終結 [7]。
雖然如今的法拍房失去了一些政策利好,但不管怎麼說,折扣始終是貨真價實的。
但近幾年法拍房滯銷,還是讓許多人對於這一看似佈滿誘人折扣、實則暗藏風險的市場望而卻步。畢竟這年頭,買新房都有爆雷的風險,更何況是被強制執行的二手房。
我們整理了社交媒體上與法拍房相關的帖子,梳理了大家駐足觀望,遲遲不敢下手的原因,發現最大的痛點便是擔心自己無法入住。
這樣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像有的原房主可能因不甘心房產被拍賣,而採取拒絕搬離、破壞房屋等措施,使得購房者即使成功競拍,也無法順利入住。
而且雖然執行法院會公佈房屋基本情況,但仍缺失不少關鍵資訊,比如房屋是否存在長租約、非法佔用、無法落戶等問題。
實際買了法拍房之後,要面臨的問題可能會更多。在社交媒體相關話題下,有很多人講述了自己被坑的經歷,其中以“買賣不破租賃”最為常見。
打個比方,如果賣家在拍賣前,與親戚朋友以低價簽訂了 20 年的租賃合同,那麼就算這套房子成功過戶,賣家依然沒有居住使用權。
更別說替原來的房子繳納稅款、物業水電這樣的事,早已見怪不怪了。甚至能拿錢解決的事還算是小事,最讓人手足無措,其實是騰退過戶的問題,就有老賴在門口貼出這樣的標語:
七十老人,一碰就倒,人在房在,再活一百,家有烈犬,開門就咬。
這也是為何有人乾脆挑毛坯法拍房,目的就是規避風險。
而那些購買法拍房能“安全下車”的人,所做的功夫也一點都不少。
要麼掌握專業競拍知識,在前期付出大量精力做“盡調”;要麼是在當地有門道、有手段、有時間,能對付不肯搬出去的老賴。
正因如此,甚至出現了一批專做法拍房一條龍服務的中介機構,他們能文能武,既有律師負責拍賣前調查,還有大漢負責拍賣後的騰退。
大家常說,命運贈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法拍房,就像是一個“房產盲盒”,有人希望用低廉的價格撿漏上岸,只不過迎接自己的,卻不是夢寐以求的小家。
而且,在這筆人生最大的消費上,它不支援七天無理由退貨。
[1] 最高人民法院. (202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網路司法拍賣若干問題的規定.
[2] 中指研究. (2024). 中指法拍市場監測報告:2024上半年法拍市場新變化,法拍房成交漲了還是跌了. Retrieved 2 September 2024 from https://www.c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