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姜榆木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素年錦時朗讀音訊
今天先跟大家聊兩個人。
第一個人,是被稱為“外貿女王”的冉凌燕。
但在成為“女王”之前,她卻是很多同行眼中不折不扣的女漢子。
其他女業務員一般待在辦公室裡,做些回覆郵件、整理報價之類的工作。
這些事她當然也會做,不過大部分時間,她更喜歡像多數男業務員那樣四處奔走。
為了給客戶講清技術引數,她會提著幾十斤重的裝置橫穿半個城市。
為了搞懂產品的內部構造,她會盤起頭髮,下到裝配車間裡去擰螺絲。
有一次,她拜訪一位潛在客戶。
客戶告訴她,他們已經選定了另外一家供應商。
就在這時,有人從一旁跑過,不小心撞翻那家供應商的樣件。
樣件沿著樓梯滾到一樓,被撞出許多道裂痕。
冉凌燕二話不說,將自家裝置舉過頭頂,狠狠往樓下砸去。
憑藉這個行為,她成功證明了自家產品比競爭對手的更牢固,也最終讓客戶改變了主意。
有人勸她,不要硬用女業務員的弱項,跟男業務員的強項去比。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冉凌燕不僅擁有自己的公司,還創立了國內最大的外貿論壇,個人身價更是早已過億。
反倒當初嘲笑她是“女漢子”的同行,大多還坐在電腦桌前,做著所謂女業務員該做的事。

第二個人,是剛從部隊退伍的00後小夥楊坤。
結果退伍後不久,他就做了一個讓身邊人都很難接受的決定:
投身家政行業,成為一名男保姆。
有朋友勸他:“你一個大男人做什麼不好,偏偏去幹女人的活?”
不過事實證明,女效能提供的服務,楊坤都能提供。
大包小包的生鮮食材到他手裡,轉眼就變成一桌可口的飯菜。
打掃房間時,他會趴在地板上,把地縫裡的灰塵都給摳乾淨。
剛剛出院的老人,身體也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逐漸變好。
除此之外,很多女保姆不好做的粗活、重活,他還能憑藉當過兵的身板輕鬆勝任。
既有女性的細心,又有男性的體魄,楊坤很快變得格外搶手,收入也遠超同行。
不久後,他創立了自己的家政公司,所招收的保姆也都是跟他一樣的退伍軍人。
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著有些另類的保姆團隊,在當地大受歡迎,預約的訂單能排到半年後。

為什麼要聊這兩個人呢?
因為我發現,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強調,哪些工作適合女性來做,哪些工作又適合男性來做。
但其實真正賺大錢的人,往往就像冉凌燕和楊坤那樣,雌雄同體的人。
知乎博主@果子狸將這稱為“雙性化特質”。
她說:“一個人擁有雙性化特質,才意味著完整的人格。這樣的人更能突破固有思維,在社會競爭中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我以前做編輯時,對這一點就深有感觸。
通常而言,女作者傾向於育兒、情感類的選題,男作者則更多去寫偏硬核的說理性文章。
然而卻有極少數的作者,可以有柔軟細膩的筆觸,也可以有深刻犀利的文風;可以與人共情,也可以發人深省。
透過他們寫的東西,你幾乎不可能猜出他們的性別。
而也正因為能寫各種型別的文章,他們的稿費標準也會被定為最高一檔。
不只是寫作,很多領域的大佬,也有同樣的特質。
就像臉譜網前COO雪莉·桑德伯格,一方面她以強硬的談判風格聞名矽谷,另一方面她又在管理上強調柔性文化,積極推動“女性領導力方案”;
NetFlix聯合創始人哈斯廷斯身上,也是既有終結DVD租賃業務的冒險特質,又有為員工提出“無限假期制”的共情思維。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
“我們都被上帝預裝了一套雙系統,在男人偉岸的身軀裡生存著女性的溫和,在女人嬌柔的靈魂當中也藏著男性的剛毅。”
只剛不柔的男人和只柔不剛的女人,本質上都是在封存部分的自己。
真正的高手,不會用性別侷限自己的人生,也不自困於世俗的規訓。
他們以完整的自我追求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努力活出別人眼中女人或男人該有的樣子。

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年輕人開了家飯店,向父母尋求建議。
母親說,你對員工好,員工也會對你盡心盡力。
父親則表示,你要兇一點,員工才會服你。
結果,年輕人套用母親的經營思路時,員工一有機會就偷懶,飯店也經常被客人投訴。
而當他採納父親的建議時,員工們又是叫苦連天,紛紛提出離職。
直到他將兩人的理念結合起來,對員工恩威並施,飯店才逐漸步入正軌。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單純的女性或男性思維,都是很容易暴露短板的。
就像作家楊思遠說過:
“每個人都有男、女兩種特質,兩者孤立起來看都是缺點,結合起來就都是優點。”
瑪格麗特·霍薇兒曾是一名女裝設計師。
當時女裝圈的風格極度同質化,她儘管有過幾款叫好的設計,卻始終無法脫穎而出。
有朋友向她建議,不如換個賽道,嘗試去做男裝。
霍薇兒的第一反應,是朋友在跟她開玩笑。
自己作為女性,對男裝的理解肯定不如男性設計師。
可當她試著去做時,才發現兩性思維之間,並非一條鴻溝。
自己完全可以站在男性的角度,去設計簡約、筆挺的服裝風格。
而處理領口、紐扣等細節時,自己也可以迴歸女性視角,融入偏柔性的細膩情思。
短短幾年,女裝圈默默無聞的霍薇兒,反而在男裝圈聲名鵲起。
在親手設計的幾個款式大賣後,霍薇兒還用自己的名字,創辦了男裝品牌Margaret Howell。
《現代性的性別》裡有這樣一段話:
“這個社會對普通人最大的誤導,就是男人選理科,女人選文科;男人是理性的,女人是感性的;男人勇敢果斷,女人細心敏感……
從一開始,就將你的人生限制在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的論調中。”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雌雄同體,不是掩蓋自己本性的特質,而是相容另一種性別的優勢。
這樣的人無論生理上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將永遠是人生的贏家。
▽
很認同這麼一句話:
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構成的,如果只用一種性別去思考,就相當於失去一半的世界。
財富,是對認知的變現。
跳出狹隘的性別觀,當你對世界擁有更完整的認知和判斷,賺錢也會變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