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 12 月,博克瑟·瓦赫勒將另一位客戶的眼睛顏色從棕色改變為 “中度翡翠綠色” /博克瑟·瓦赫勒視光研究所
在美國,一種能夠永久改變眼睛顏色的新型外科手術正在引起人們的關注。許多眼科醫生擔心這項手術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
原作 Saima S. Iqbal
翻譯 科研圈 bot
審校 楊夢
去年,卡羅爾·米蘭達(Carol Miranda)找到美國洛杉磯的一位外科醫生,花費數千美元,將她的眼睛顏色(通常指的是瞳孔周圍的虹膜顏色)從深棕色永久性地變成了淡褐色。
米蘭達現年 49 歲,是一名銷售助理,她從小就夢想擁有一雙淡褐色或綠色的眼睛。幾十年間,她一直透過佩戴有色隱形眼鏡(美瞳)來達到這一目的。在她看來,美瞳可以讓自己的面部特徵變得更柔和。米蘭達甚至會不顧醫生的警告,直接戴著美瞳睡覺或去海灘玩。直到 2022 年,她瞭解到一種名為美容性角膜著色術(cosmetic keratopigmentation)的實驗性手術,據說,這種手術可以“一勞永逸”地改變眼睛顏色,效果如同她每天佩戴的美瞳,還能免去繁瑣的日常護理。
手術過程中,米蘭達需要平躺在手術檯上,面對一臺大型機器操控的雷射裝置。開瞼器撐開她的雙眼,麻醉滴劑讓組織失去知覺。接著,主刀醫生會操控雷射在她的每片角膜(位於眼球外部的一層透明組織)上蝕刻出環形凹槽,並用多種手持器械調整這些凹槽的邊緣,向其中注入染色劑。整個改造流程耗時不過 20 分鐘,而且幾乎沒有不適感。米蘭達表示,術後,她的琥珀色虹膜看起來“出乎意料地自然”。
2010 年左右,美容性角膜著色術開始在一些西班牙和法國的小診所中發展起來,並在 2019 年悄然進入美國。目前,該操作屬於“超適應症使用”的範疇,即可以基於醫生專業判斷執行,但沒有經過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明確審批與監管。
全美僅有少數眼科醫生提供這種手術,不過,隨著美容性角膜著色術的相關影片在社交媒體上走紅,近期,公眾需求正在激增。米蘭達的主刀醫生、角膜專科醫生布萊恩·博克瑟·瓦赫勒(Brian Boxer Wachler)自 2024 年初將該技術引入診療專案,截至目前已經實施了數百例手術。去年11月,另一位資深從業者亞歷山大·莫夫紹維奇(Alexander Movshovich)曾向《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透露,預計 2024 年全年他將實施超 400 例此類手術。這項技術的興起隨即引發了部分眼科專家的擔憂,他們認為該手術風險過高,不宜輕易推廣。
前來諮詢手術相關事宜的客戶動機各不相同,他們希望定製的眼睛顏也多種多樣,從冷冽的冰藍到淺褐色等自然色系,應有盡有。米蘭達這樣的客戶會認為,換個眼睛顏色就能更好地匹配自身氣質。有些人的想法則不太一樣,比如,有客戶找到布萊恩,希望透過獲得與在世或已故家庭成員相似的眼睛顏色以尋求慰藉。布萊恩表示,“我見證了他們在獲得新瞳色後高興得咯咯直笑,或是喜極而泣”。
21 世紀初,有意進行類似美容改造的人們通常會選擇虹膜植入術。這是一種危險的侵入性超適應症手術,當時只有除美國以外的少數國家可以實施。這種手術常常會帶來各種併發症,輕則產生慢性炎症,重則青光眼、白內障,甚至視力喪失。
相比之下,美容性角膜著色術的擁躉者將其比作一種被廣泛認可的近視視力矯正手術 LASIK(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俗稱半飛秒手術)。這兩種手術的相似之處在於手術過程耗時短、無痛且恢復快。不過,在價格方面,二者存在差異,角膜著色術每隻眼睛收費約 6000 美元,是 LASIK 手術價格的兩倍多。


2024 年 9 月,外科醫生博克瑟·瓦赫勒將該客戶的眼睛顏色從棕色改變為 “青綠色”/博克瑟·瓦赫勒視光研究所(Boxer Wachler Vision Institute)
早期研究確實表明,美容性角膜著色術的嚴重副作用較為罕見,從業者也宣稱該手術是安全的。但許多眼科醫生強調,作為一類新型技術,該手術的相關研究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短,對於關鍵的術後長期影響問題,目前尚無定論。由於缺乏對風險的全面瞭解,一些眼科醫生擔心人們會在不充分知情的前提下作出決定。比如,米蘭達曾以為手術已經通過了美國 FDA 的批准,實際卻並非如此。正如前文所說,該手術沒有受到任何美國醫療組織的標準化規範或監管。
美國麻省眼耳醫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的角膜專家羅伯託·皮內達(Roberto Pineda)表示,“我常常告訴我的學生,你們要走在學術前沿,而不是在違規的邊緣瘋狂試探。美容性角膜著色術目前缺乏科學嚴謹性。”
2024 年 1 月,全球最大的眼科醫生協會,美國眼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警告消費者稱,虹膜植入術和美容性角膜著色術“都具有導致視力喪失和其他併發症的嚴重風險”。該協會指出,後者可能會導致炎症或損傷角膜,潛在感染可能引起角膜瘢痕的形成。此外,染料還可能從雷射蝕刻的凹槽中滲出,進而影響到眼睛的其他結構。
眼科醫生博克瑟·瓦赫勒(Boxer Wachler)、莫夫紹維奇(Movshovich)聯合另外兩位率先開展美容性角膜著色術的醫生隨即致函美國眼科學會,敦促其撤回警告,並援引了他們認為能證明該手術安全性的研究。但該學會發言人、MetroHealth 的眼科醫生托馬斯·斯坦曼(Thomas Steinemann)表示,該學會將堅持其宣告立場。
據博克瑟·瓦赫勒表示,醫學文獻中鮮有關於該手術造成長期副作用的報道。2018 年,一項最大規模的術後效果研究,調查了 204 名在 4 個月至 12 年以上的時間跨度內接受過角膜著色術的患者。有 29 位受術者的 50 隻眼睛在術後出現了併發症,其中畏光是主要症狀,佔 49%,該症狀往往會在 6 個月後消退。此外,出現色素褪色或變色的佔 19%,還有 4% 出現了輕微的視野受限,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時有痛感的患者佔 2%。
2021 年,上述研究的部分作者再次開展了一項研究,調查了 40 名接受美容性角膜著色術的客戶,他們在術後的兩年半時間裡報告了類似的併發症,但發生率更低。研究者指出,這種變化是技術不斷改良的結果。
2024 年 11 月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則記錄了 5 位受術者在接受該手術後發生角膜膨出的案例。如果不及時治療,這一症狀可能會導致視力扭曲。
針對這些併發症,博克瑟·瓦赫勒辯稱,由於該手術會使角膜穹頂變平,確實可能造成視野變化;至於 MRI 檢查時的異常,可能來自 MRI 裝置的強磁場與染色顏料中微量金屬的相互作用,這會導致患者感到眼部腫脹或灼燒感。美國 FDA 並未監管此類顏料在手術中的使用規範,這增加了細菌及有害物質(比如某些金屬染色劑)等汙染物進入人體的風險。
博克斯·瓦赫勒澄清稱,他自己並未在手術中使用含金屬的色素,但他也拒絕透露染料的成分或來源。他與莫夫紹維奇表示,他們還開創了一項“洗色”技術,可以在必要時去除客戶眼中的部分染料,該技術主要用於調整客戶新瞳色的純度或將其更換為另一種色調。不過,通常情況下,這些顏料會在客戶眼中長期留存。
私人執業眼科醫生、美國眼科學會會員黛安·希拉爾-坎波(Diane Hilal-Campo)表示,為了更好地評估新手術的長期健康風險與安全性,眼科醫生通常傾向於對患者進行至少 30 年的隨訪調查。黛安還指出,虹膜植入術、角膜著色術等新型手術的某些嚴重併發症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顯現。
從事美容性角膜著色術的外科醫生或許可以從與之對應的治療性手術——醫療性角膜著色術的 25 年發展史中借鑑經驗。這種治療同樣屬於超適應症應用,適用於先天性無虹膜或部分虹膜缺失的患者,此類病症會導致嚴重的視覺眩光,讓患者難以在白天開展活動或感到痛苦,如駕駛汽車等;在醫療性角膜著色術中,外科醫生會在患者虹膜缺失的區域注入染色劑,幫助阻擋過量的光線。皮內達自 20 世紀 90 年代末開始實施此類手術,他表示,這項手術的現有相關副作用報告十分有限,其中可能包含色素褪色,以及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出現的色素擴散等情況。
要想讓眼科醫生了解這一手術的長期影響,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對數百甚至數千名接受過該手術的客戶進行一項持續數十年的隨機對照試驗。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UCLA Health)的眼科醫生凱文·米勒(Kevin Miller)指出,此類試驗需要做的後勤保障工作對受試者而言可能成本過高或負擔過重。實施該手術的醫生可以選擇自願記錄患者報告的嚴重併發症,或開展較小規模的問卷調查式研究,但這些並非強制要求。根據現行法律,手術帶來的任何益處或風險最終需由接受者自行承擔。
眼科醫生博克瑟·瓦赫勒(Boxer Wachler)表示,他拒絕為有 LASIK 手術史、眼部炎症史、當前或既往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其他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的患者實施手術。對於有青光眼風險的客戶,他會根據具體情況逐一評估處理。
斯坦曼(Steinemann)醫生建議有強烈家族眼病史的人群應當避免接受該手術,並指出這項手術還可能會妨礙未來治療相關疾病所需要實施的手術。博克瑟·瓦赫勒還建議有意接受美容性角膜著色術的求美者選擇經驗豐富的操作機構,以獲得最安全、最自然的術後效果。
許多眼科醫生建議,想改變瞳色人們應當首選佩戴美瞳。他們認為,這種方式不僅更便宜,而且在使用得當的情況下致病風險極低。不過,如果佩戴了尺寸不當或未經清潔的鏡片,或經常戴著隱形眼鏡睡覺、洗澡、游泳等,依然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比如角膜潰瘍或致盲性感染。美國眼科學會呼籲消費者,須從專業眼科機構的眼部護理從業者處獲取彩色隱形眼鏡及相關配件、處方和使用指導等。
斯坦尼曼表示,“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每個人只有一雙眼睛,一旦受損就沒有重開的機會。”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surgeons-can-permanently-change-eye-color-with-experimental/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科研圈”(ID:keyanq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