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特朗普對中國關稅翻倍至245%!澳幣正在狂飆,澳洲要降息了

來源:加西周末(ID:westcanadaweekly)

特朗普又開了一場“國際玩笑”。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白宮宣佈將對華關稅從104%“翻倍”至245%,
特朗普聲稱這是對中國 “未履行貿易協議”的“終極制裁”。
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種“關稅翻倍”更多是資料層面的刻意渲染。
根據美國海關總署資料,中國輸美商品實際平均關稅僅為145%,且其中大部分是疊加了特朗普任期內的多輪加稅。
更荒誕的是,這一政策出臺前,白宮官員甚至在演講前 3 小時才臨時敲定稅率計算方式:將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除以中國對美出口總額,再除以二。
這種決策的草率性引發專業質疑,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這種決策方式導致關稅稅率設定缺乏精準性。
就在全球為關稅譁然之際中,特朗普政府突然“急轉彎”。
美國政府在宣佈“對等關稅”政策的次日,白宮官網悄悄釋出了22頁豁免清單
宣佈對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晶片等20類電子產品免徵“對等關稅”,部分商品稅率直接歸零
這些產品佔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20%,其中蘋果公司80%的iPhone、戴爾70%的筆記型電腦均依賴中國供應鏈。
但所謂“豁免”不過是權宜之計。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直言,這是“暫時安撫國內科技巨頭”,後續將對半導體單獨加徵“國家安全關稅”
更耐人尋味的是,豁免政策設定了“美國成分≥20%”的門檻。
關稅政策的反覆無常,讓美國企業苦不堪言。
以蘋果為例,其iPhone 16 Pro的硬體成本中,中國供應鏈佔比達38%,
若維持 245%關稅,單部手機成本將飆升50%,售價可能突破2300美元。
為應對沖擊,蘋果緊急從印度空運150萬部iPhone,特斯拉則被迫暫停上海超級工廠的擴建計劃。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警告,若對晶片加徵新關稅,英特爾、美光等企業的年利潤可能縮水26%。

中方對中美經貿關係的立場是一貫的。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

中國有句古話,“解鈴還須繫鈴人”
我們敦促美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在糾錯方面邁出一大步,
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透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道路上來
面對美方霸凌,中國的反制穩準狠:4月12日起,中國對美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25%關稅,美國大豆、牛肉等農產品價格暴跌20%。

中國企業從巴西採購240萬噸大豆,相當於中國月均進口量的三分之一,巴西正式取代美國成為最大供應國。
美國對華245%關稅引發的供應鏈震盪,反而成為中國深化多邊合作的“催化劑”。
截至今日,已有75個國家主動聯絡中國商務部表達了重啟或新增貿易協議談判的意願
這些國家明確表示,希望透過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中國與歐盟啟動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與東盟簽署《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構建“去美國化”的貿易網路。
特朗普的關稅風暴,意外讓澳洲陷入“匯率狂飆與經濟衰退”的雙重困境。
一方面,澳幣兌人民幣匯率在12小時內暴跌至4.4,創下4年新低
另一方面,澳洲聯儲4月14日宣佈降息25個基點至4.1%,並暗示5月可能再次降息,以對沖關稅對出口的衝擊。
美方一系列政策動盪也加劇了澳洲經濟的不確定性。
面對美方極限施壓,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的表態斬釘截鐵: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美方“對等關稅”已使美國企業損失超330億美元,消費者年均多支出3800美元。
中國發布《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強調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但施壓不是談判的正確方式。”
中國宣佈擴大海南自貿港免稅政策,啟動“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用內需市場對沖外部風險。
這場由特朗普掀起的關稅狂潮,本質是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世紀對決。
當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時,中國正以“一帶一路”為支點,重構全球貿易新秩序。
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升級,不僅對兩國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也給全球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
各界都在密切關注著雙方後續的舉措,世界正拭目以待。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我,獲取最新全球新聞資訊

覺得文章不錯請點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喜歡文章,給個好看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