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來了,我們可以向“博學”的ChatGPT提問了。但是你會發現,即使向GPT提問,也不能隨意地、胡亂地問,而是需要有條理地、有結構地、詳細地說明提示詞。
正如古語所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同樣,種下什麼樣的提問,就會收穫什麼樣的回應和答案。
如果你的提問模糊、混亂,你也將得到模糊、混亂、不知所云的答案。如果你的提問精準、清晰,你也將得到精準、清晰的答案。
提問不僅關係到是否能得到答案和解決問題,還展現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思考深度、段位身份和價值觀。所以,每個人都要學一些提問的技巧和方法。


為什麼要提問?
提問肯定是有目的的,通常來說我們透過提問主要是為了達到以下目的:
-
收集資訊、資料和資料,獲得自己想知道的答案,進而驅動業務決策。最常見的場景就是向專家提問獲取行業、競爭對手的資訊。 -
明確工作任務和指示,以便更好地完成目標和指派的任務,防止南轅北轍,偏離方向。最常見的場景就是向老闆和上級提問。 -
明確工作進展和目標達成情況,以便知道業務和專案是否正常執行。最常見的場景就是向下屬提問。 -
展示個人實力和價值,促進雙方關係,更好地瞭解對方的情況。最常見的場景就是面試時向面試官提問。
除此之外,還可以透過提問激發別人的好奇心、吸引別人的關注、對別人形成積極引導等。


如何提問?
大部分人會覺得提問溝通這類工作是件很藝術化的事情,很難標準化和結構化。
而現實情況是,做任何事情,思路清晰、結構清楚是最基本的,只有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了,自由發揮、藝術性改變才有意義。如果提問和溝通缺乏結構和條理,再強的藝術性也是很難被別人理解的。
那麼如何結構化地進行提問?這裡分為4個步驟。

1. 明確提問的目的
提問之前確認自己提問的目的是什麼,想要透過提問得到什麼答案,提前確認好提問的範圍和邊界。
一般來說,職場裡提問的常見目的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四種類型。
2.明確向誰提問
向誰提問能夠獲得問題的答案?這些人具備什麼背景或知識?這樣便於我們更好地調整提問的方式。
與上文對應,提問物件通常也包含四類:
專家、上級、下屬、面試官
。
3. 提前準備
要想得到自己期望的答案,精心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1)向行業專家和競爭對手提問
如果是向行業專家和競爭對手提問,由於彼此都比較陌生,信任感不足,且需要在1-2小時的時間裡透過提問獲取大量的、專業的資訊和知識,屬於高密集度、高難度的提問,會面臨較大的提問壓力。因此需要提前準備好行業知識、企業資訊、訪談大綱或問題清單。
訪談大綱就是要對提問的問題進行邏輯拆解和梳理後,形成的一個問題清單。它既是對我們研究問題的思路梳理,也是對訪談中要獲取資訊的羅列,可以避擴音問卡殼、中斷或者遺漏重要事項。
(2)向上級和下屬提問
如果是向上級或下屬提問,由於平常接觸比較多,雙方彼此都比較瞭解,提問的壓力不會很大。通常只需要提前準備好專案背景、工作安排和進展等資訊即可。
(3)向面試官提問
我們大部分人對面試都比較熟悉,面試別人,也被別人面試著。通常在面試接近尾聲的時候,有一個提問環節。面試官會問:“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
這時候,就需要向面試官提問了。由於雙方初次接觸,對彼此都不熟悉,而且關係到offer的問題,因此,提出一個好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需要我們提前準備好行業資料、面試公司的資訊、崗位資訊等。
4. 明確使用什麼方式提問
不同場景和物件,提問的方式也不同。針對以上四種場景的提問,我分別總結了四套方法。
-
向專家和競爭對手提問獲取資訊時,使用What-Why-How的三段論方式提問。 -
向面試官提問時,使用差異點或認同度-原因-難點挑戰的三段論方式提問。 -
向上級提問工作任務時,使用升級版5W2H的三段論方式提問。 -
向下屬提問工作進展時,使用進展-目標-困難-支援的四段論方式提問。


向專家提問的三段論:What-Why-How
向專家提問,主要是針對特定領域的問題,獲取真實、專業、有深度和有價值的資料、資料和資訊,需要提前準備好相關的行業知識和訪談大綱。
那如何結構化提問?採用三段論:What-Why-How。

-
首先,提問事實是什麼(What)。 -
接著,提問為什麼是這樣子(Why)。 -
最後,提問如何做到這個結果的(How)。
舉個例子,我們想知道競爭對手公司的利潤情況,如何提問呢?
-
提問What:您所在的公司每淨利率能達到多少?在行業裡處於什麼水平?
專家回答:公司整體利潤率50%,在行業裡處於前三位。
-
提問Why:為什麼能做到50%的利潤率?
專家回答:因為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控制得比較好。
-
提問How:您公司是如何控制這些成本的?採用了哪些方式或手段?
專家回答:………


向面試官提問的三段論:差異點-原因-難點
面試接近尾聲時,當業務面試官提問:“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的嗎?”。如何回答呢?
由於是業務面試而非HR面試,因此圍繞著
行業、公司、崗位
這三個提問是最好的。
此時,好的提問應該既能借助最後的機會向面試官展現你的實力和價值,又能得到你想知道的資訊,即好的提問=展現實力價值+得到想要的資訊。
那如何結構化提問?採用三段論:差異點或認同度-原因-難點挑戰。

-
首先,說出自己對行業、企業、崗位的認知(主要展現自己的價值),向面試官提問他對該觀點的認同度或差異點在哪裡。 -
其次,提問為什麼他持有這個觀點。 -
最後,提問在他認為的這個觀點下,相關工作的挑戰和難點。
具體的話術可以這樣表達:
(1)提問差異點或認同度示例:
我做過分析,對行業、公司、崗位是這樣看待的……,不知您是否認同我的觀點?(或不知您的觀點與我的有什麼不同?)
(2)提問原因示例:
為什麼您持有這樣的觀點?
(3)提問難點挑戰示例:
您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該部門及崗位工作的難點和挑戰有哪些?


向上級提問的三段論:5W2H
向上級提問的大部分目的是為了明確工作任務或指示,確保自己工作的方向是正確的。
那如何結構化提問?通常按照三段論:用5W2H提問。

-
首先,提問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目的是詳細瞭解背景(Why)。
-
其次,提問希望交付什麼樣的結果或實現什麼樣的目標,目的是進一步確認你對任務的理解是否到位(What)。 -
最後,提問如何完成任務的相關資訊,包括什麼時間交付結果(When)、有哪些部門或人參與(Who)、從哪裡獲取資源(Where)、預算有多少(How much)?


向下屬提問的四段論:進展-目標-困難-支援
向下屬提問的大部分目的是為了明確工作進展,確保各項工作在正常軌道執行,能如期實現目標。
在提問的過程中,切忌用責問、懷疑、打壓的方式,而要圍繞著如何“解決問題達成目標”進行提問。
那如何結構化提問?採用四段論:進展-目標-困難-支援。

-
首先,提問目前xx任務進展到哪一步了? -
其次,提問是否能按預期完成xx任務達成目標? -
然後,提問達成目標存在哪些困難?
-
最後,提問達成目標需要哪些支援?
*文章為“商業分析家Suri”獨立觀點,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於:商業分析家Suri
作者:小軍師
推薦閱讀:

品牌推廣 |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後臺回覆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