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哥絕地反擊
京東、美團大戰,表面上是京東要做外賣,搶美團的生意,實際上是京東在圍魏救趙,反擊美團的進攻。
在京東高調宣佈提高外賣員待遇,挖美團牆角前,美團上線了美團閃購,極大模糊了即時零售和快遞電商的界限。
以前,主要用美團訂外賣,訂食品,現在,下到指甲刀,上到手機、空調,都可以用美團訂,而且美團送貨的速度遠超京東,美團閃購的口號就是“30分鐘買萬物”,就是要和京東打全品類戰爭。
拿空調來說,你上京東品牌店訂貨,今天下單,最快也要次日達,安裝又要預約。美團閃購呢,現在下單,2小時內就給你送貨到門+安裝。
美團閃購一齣現,京東的優勢立馬沒了,人家速度比你快,品控也不錯(入駐的很多都是品牌店),價格可能是唯一的劣勢,因為美團實質是從經銷商而不是從倉庫拿貨,比京東要貴一些,但不少消費者可能不在乎這點錢。
我近期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從美團訂的,最快的單子下單30分鐘就送到了,肉眼可見,我在美團上的消費越來越多,再這麼下去,京東plus會員我都不續了。
美團這一招,直接挖了京東的根基,要是不能妥善應對,京東這家企業必然岌岌可危。情急之下,劉強東也想不出什麼辦法,只能先從輿論上入手,攻擊美團最核心的外賣業務。
美團外賣,從消費者的角度,是無從指責的,因為美團的服務實在太快太好了。能指責的,只有對外賣小哥的剝削,這在人權觀念愈發普及、思想愈發左傾的中青年中,很容易贏得共鳴。
對美團血汗工廠的指責由來已久,之前網上就有一篇爆文,叫《困在演算法中的外賣騎手》,講美團如何用演算法壓榨騎手的時間,逼迫其即使違反交通規則,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保障送餐速度。
陳龍在《數字疾馳》中更是系統分析了美團如何控制員工,並認為美團讓消費者決定外賣小哥的績效是一種卸責,實際上是轉移矛盾。
就是人社部也對美團不滿意,認為沒有做好管理的責任,把問題給了國家,在上面的要求下,美團成立了工會,並且承諾在2025年第二季度給所有外賣員上社保。
東哥自然看出美團聲名狼藉,看出“血汗工廠”是美團的軟肋,所以他對症下藥,說自己給予外賣員種種優厚待遇。
京東的公開信裡面寫:不強迫外賣員二選一,在美團接單就不能來京東;給予給美團封殺騎手足夠單量;為騎手物件解決工作。
還有更勁爆的一條,對超時20分鐘以上外賣全部免單,這等於企業為外賣員的失誤買單。
除了公開信,東哥還親自下場,又跟外賣員合影又跟外賣員一起吃飯,最近又拉外賣員吃火鍋,東哥情懷拉滿,大講“兄弟文化”,拉滿了關注度。

但表演歸表演,東哥的計劃,屬實可行性不高。
外賣行業本就是薄利,東哥把外賣員的待遇拉到接近國企的水平,又大量補貼,對消費者讓利,如何控制成本?
另外,京東外賣能不能做起來,關鍵看商業模式,但是東哥自始至終沒說怎麼服務消費者,京東外賣與美團外賣在商業運作上又什麼不同,消費者不買賬,厚待外賣員有何用,沒需求談什麼最佳化供給。
大眾對東哥,也就是嘴上聲援下,到了下單時還是會乖乖使用美團,商業就是商業,光靠情懷是沒用的。
東哥作為老油條,自然知道這一點,但東哥本就沒期望外賣一定做成,他要的就是讓美團難堪,是被逼無奈下的一次防守反擊,現在看,美團成為輿論焦點,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而且東哥這麼一鬧,很容易和美團的反對者和在乎工人權益的廣大中產形成合流,在這股壓力下,美團為了平息爭議,會進一步提高外賣員的待遇,這也是變相增加了成本。不管怎麼說,東哥還是讓美團出血了。
不過,美團出點血並不能改變美團和京東的強弱對比,東哥大機率還是被王興的美團閃購打的節節敗退。
我不認為京東會被美團打垮,但一定會丟掉一部分蛋糕。美團京東大戰也標誌著網際網路行業進入了黃昏,大家實在沒有新行業開闢了,都在搶彼此的生意,這種內卷未來會愈演愈烈。對消費者不是壞事,畢竟企業越內卷,對消費者讓利就越多,但對整個社會、行業可能造成更多的問題。
只能說,網際網路的紅利期,真的過去了。
歡迎網際網路從業者和關注網際網路行業的朋友入群!(關注歷史和時政的就不建議入了)我們交個朋友。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星球已經降價到199元一年
續費有優惠
加入星球后可入會員群
與修明、鳳來儀和其他大咖交流
讓我們擺脫短期、碎片化的視角,看本質,看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