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地是全球最動盪和貧窮的脆弱國度之一,2010、2021年大地震併發海嘯尚未恢復元氣。 2024年3月,海地總理艾瑞爾‧亨利(Ariel Henry)下臺後,全境陷入幫派割據。目前,約300個幫派組織控制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 80-90%地區,攻佔首都機場要道及設施。
數百萬難民捱餓,兒童活在武裝暴力威脅
本就貧困的環境,更添教育匱乏、重要基礎設施及社會服務瀕臨崩潰,百姓躲在家中,害怕被破門搜刮或入侵佔據家室,超過40萬人淪境內流離失所難民。
更令人不捨的是,女孩面臨性暴力、男孩被抓去當兒童兵事件層出不窮。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估計,去年遭性暴力的兒童數量增加10倍,同時期,武裝團體招募兒童數增加70%,僅太子港就有120萬兒童生活在武裝暴力威脅下。
幫派壟斷交通建設後,海地仰賴境外進口的糧食運輸被切斷,全國糧食暴漲,因政局情勢險峻,大使館、機構和許多非政府組織(NGO)接連暫停運作。
-
世界展望會及外交部合力將糧食、民生物資繞過大半地球,送達沒有生存條件的需要者中。 (圖)
300個幫派佔據、NGO陸續撤守之際
及時伸援,登聯合國人道救援報導
世界展望會加勒比海洲區(World Vision Caribbean Cluster Director)回應總監李宜帆表示,這段期間,僅米價就漲75%以上,超過540萬人遭受飢餓,100多萬人逃離家園尋求安全,首都太子港僅22%醫療設施能部分運作。
十多年來,李宜帆加入世界展望會國際事工處,開始接觸海地服務,就此結下不解之緣。年僅34歲便出任海地展望會會長、是全球展望會當中最年輕會長。
「展望會沒有停下腳步,每天都不斷調整模式,以確保在同仁安全的前提下,幫助在恐懼和匱乏中度過每一天的兒童。救援,對海地人來說是及時雨。」
居留海地期間,李宜帆持續率海地及鄰國多明尼加的展望會同仁,在最前線進行社群發展及緊急救援工作。「每天我們根據最新情勢,推演計畫A、B、C……一直到Z,調整救援策略。」她苦笑說,幫派為數很多,也不斷擴張流動、說變就變,展望會預先研擬多組應變方式。
「部分展望會夥伴的社群有被入侵,就安排借住親人家,安全第一。但他們全數自願堅守工作,想保護更脆弱的人,我也想繼續留下來。」
直到去年,展望會安全監測評估衝突加劇,要求她撤離。李宜帆返臺後,每天仍在海地時間與同仁遠距工作,以確認救助及資源是否安全配達。
-
世界展望會國際事工起步,現任世界展望會加勒比海洲區回應總監的李宜帆。 (圖)
受助者從絕境中看見希望
多方幫派壟斷絕境,如何把資源送達需求者手上?
太子港位於海地中部,幫派掌控首都造成境內運輸癱瘓。無論是奔逃離家的難民、或緊閉家門的居民,同樣暴露險境中。
「展望會第一線工作人員要變換髮放場所及方式,或以商家儲值取代現金(較難被輕易劫走),以及與在地社福合作供輸資源。」在人與人之間,緊急救援以微小涓滴細流滲入貧弱家戶,維持受困家中的生命。
「在境內流離失所的難民營,有位婦女的丈夫被流彈炸死,她被三名男子強暴後懷孕,痛不欲生;另一位安納(Ana)的家被幫派攻擊時,丈夫為了保護家人被燒死,她帶著三個孩子流浪,絕望地打算自我了結。」
李宜帆表示,除了糧食,展望會也提供心理社會支援,更發放小額美元,讓母親們為孩子購買一些糧食,並輔導創辦小生意。
「安納獲得食物給孩子,攜子流浪時能推著小攤車做小生意,只是這樣,她就能打起精神,感謝我們幫助她有能力撫養孩子,從絕境中看見希望。」
-
- 日前,馳援友邦的善舉躍上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報導,成為激勵緊急救援者的楷模。 (圖)
去年4月,展望會及外交部合力將糧食、民生物資,繞過大半地球送達沒有生存條件的海地百姓手中,截止2024年12月底,於海地北部、中部、西部749地區,發放超過8,640家戶現金紓困,其中447地區就在太子港內,提供心理社會支援、教導營養知能,更培力250家庭做小生意營生。
從天災到幫派,從居民就地變成難民,苦難似乎接二連三考驗海地。
「但經歷很多災難後,海地人依然保有韌性,這份韌性打動了我門,我們盼望2025年能重返海地與社群人們同在。雖然,從幫派在中南美洲發展的歷史脈絡,可知不是輕易能解決。但平民百姓只需找到與之並存的機會,生命還是有盼望。」李宜帆呼籲並鼓勵響應人道救援。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美文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