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劍書 耳東幾
去年8月,中國首款3A角色扮演遊戲《黑神話:悟空》上線,1小時就登頂著名遊戲發行平臺Steam榜首,此後持續爆火,成為一款“讓外國人學中文”的現象級作品。
春節期間,以傳統《封神演義》為基礎改編而來的電影鉅作《哪吒2》同樣火遍全世界,累計票房已超154億,衝擊全球票房Top4,深受各國影迷的喜愛。
這兩部作品,充分說明了一個事實:
當數字科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合,激發出來的文化創新成果,具有極強的“破圈”屬性,對於傳播中華文化、提振文化自信,促進科技創新和刺激消費,有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認識到這一點就會明白,未來我們對數字創意產業的重視程度,只會越來越高。全中國最頂級的省份和城市,都將全力以赴,加碼押注數字創意產業,爭奪發展的制高點。
下一個《黑神話:悟空》《哪吒2》,將在哪裡誕生?

數字創意的“沃土”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儘管孕育《黑神話:悟空》、《哪吒2》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公司業務方向也各不相同,但它們卻有個共同點,都誕生在:
文化創意產業園
《黑神話:悟空》的創作公司遊戲科學,位於杭州西湖區的藝創小鎮,是浙江唯一一家文化創意特色小鎮,打造浙江省“文創第一鎮”“設計第一鎮”和“數字藝術第一鎮”。
而主創《哪吒2》的公司可可豆動畫,則在成都高新區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辦公,這裡聚集著騰訊新文創總部、AG電競、葡萄騰動漫、完美天智遊等知名專案,打造國家超高畫質影片創新中心、四川省遊戲創新發展中心等平臺,聚集從業人員約6000人。
為什麼現象級的數字創意作品,往往會在“園區”裡誕生?
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園區文化氛圍濃郁,政務服務優質高效,同時整個數字創意的上下游產業鏈成熟,很多協作不出園區就能完成,還能夠碰撞出源源不斷的靈感。
就拿《哪吒2》來說,整個製作團隊規模達到4000多人,從動畫細節到大場面渲染難度極高。成都還有多家視效公司參與,如墨境天合、炬煋文化、畫心科技、千鳥動畫、雲海天聚等,不少甚至就在同一個園區內。從千鳥動畫、墨境天合走路到可可豆公司,只需要短短5分鐘。
這樣的空間佈局,對這些企業合力協作“死磕”動畫效果,把每個細節做到極致,非常重要。
而空間上的高度集聚,也有助於地方政府深入瞭解企業,為他們提供高效甚至“量身定製”的政務服務。做出《黑神話:悟空》的遊戲科學,就在杭州藝創小鎮享受了最高100%的房租補貼和減免,以及單身公寓、每日送餐服務、醫療服務等“福利”,安心創造。
可見,想要打造出下一個《黑神話:悟空》《哪吒2》,培育數字創意的“沃土”,至關重要。
最近,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就有“大手筆”,在廣州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區——金融城,依託文化底蘊深厚、綠意盎然的羊城創意產業園,揭開一幢“豎起來”的文化創意產業園的面紗。
這座嶺南數字創意大廈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錨定“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地”目標,一經亮相,就簽約戰略合作了十餘家機器人研發、大資料、元宇宙、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創新型、高成長性企業。

圖說:嶺南數字創意大廈效果圖,塔冠造型宛若一張“開啟的報紙”。
如此佈局,傳遞出不尋常的訊號。要知道,領時代風氣之先的廣東,早已是文化產業大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21年保持全國領先。2023年,廣東數字創意產業叢集營業收入就已突破6000億,數字出版、動漫、音樂、遊戲分別佔全國的1/5、1/3、1/4和4/5。
不少廣東出品的“爆款”數字創意產品,如騰訊與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聯合打造的“數字故宮”“雲遊敦煌”,詠聲動漫讓虛擬店長在咖啡館調製“元宇宙”咖啡等,也是無數人印象深刻的經典,折射了廣東在文化創意領域的綜合實力。
如今,廣東落子嶺南數字創意大廈,不會是隨意而為,背後顯然有著更加深遠的考量。

廣東的雄心
事實上,嶺南數字創意大廈所處的區位,極為特殊,可以說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文化高地、數字創意產業帶。
其所處的羊城創意產業園,本身就是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建立的大型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園區已集聚200多家文化新業態企業,包括酷狗音樂、荔枝集團、洋蔥集團、天聞角川動漫等,累計孵化9家上市公司,年產值突破400億。
作為已有67載歷史積澱的嶺南文化大報,羊城晚報多年來深耕“媒體+”,接下來更將致力於成為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試驗田,圍繞媒體、文化、產業、資料四個戰略板塊推進,賦能“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這對於每一家入駐園區的企業來說,都是極高價值的“文化底蘊加持”。
與此同時,位於羊城創意產業園西側的科韻路,更是被稱為“中國遊戲第一街”。
在短短11公里的路上匯聚了近150家數字遊戲、VR、軟體研發等遊戲企業,創造了千億產值的產業生態,孕育出網易、三七互娛等知名企業,蔚然成林。
隨著廣州城市的發展,珠江新城擴容為“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的黃金三角區,金融城更是成為城市最頂級的地段。
在嶺南數字創意大廈的不遠處,廣州金融城站預計2025年年中開始運營,地鐵、城際四通八達,到廣州南站、白雲機場都只需要20分鐘,極為便捷,可以說是廣州的一塊“寶地”。
從嶺南數字創意大廈“亮相”的這場活動名稱,也能看得出廣東對其抱有特殊的期望:
嶺南數字創意大廈新基建高質量發展大會
“新基建”的定位,恰恰是為了宣示廣東發展數字創意產業的優勢所在、力量所指,也點出為廣東高質量發展固基,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夯土的重任。
事實上,廣東在發展數字創意產業上,有“五大優勢”,極為明顯:
一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機遇。廣東集深圳先行示範區和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於一身,高水平人才高地、國家實驗室等“國之重器”密集佈局,對文化建設形成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二是豐富多彩的嶺南文化基礎。近年來,廣東建成廣州國家版本館、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等文化地標,編纂出版《嶺南文庫》《嶺南文化辭典》等文獻典籍,以“兩端一雲”建設牽引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21年保持全國領先。
三是強大的市場活力。廣東有1.27億常住人口、1.5億即時在粵人口,經營主體突破1900萬戶。2024年,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2%,電影市場總票房超52億元,文化消費需求旺盛。
四是雄厚的科創實力。2024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51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3.6%,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近8萬家,擁有眾多頭部科技企業,為發展積蓄澎湃動能。
五是對外開放的廣闊格局。廣東毗鄰港澳,海陸空交通便利,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聯通內外,是外貿大省、出口大省,2024年進出口總額突破9萬億元,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規模分別突破1.3萬億元、7000億元,是中國“文化出海”的重要視窗。
種種優勢,不須贅述。在這裡我要重點說一說,文化上的優勢。

“AI+文化”
此次與嶺南數字創意大廈同步亮相的,還有一條極為引人注目的成果:
國內首個文化領域的多模態推理大模型——嶺南文化大模型
其意義,不可低估。事實上,在很多人還沒有注意的時候,“AI+文化”的浪潮,已經席捲而來。
在首都北京,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正式上線了AI頻道,啟播《中國神話》《AI看典籍》等AI全流程生產的微短劇,並於今年2月揭牌啟用了人工智慧大樓;那條連通南北、串聯古今的中軸線,如今還能借助“首都文博大模型”,將現實與虛擬相勾連。
在DeepSeek的發源地浙江杭州,AI組成了數字人主播團,在春節期間,以“人”的形象播報了從年初一到年初七的新聞聯播,“瞞”過了不少觀眾的眼睛。
……
而嶺南文化大模型,則代表了廣東在實踐“AI+文化”上的前沿成果,被稱為“最懂嶺南文化”的多模態推理型大模型。
據測試評估,該文化大模型在圖片、影片的多模態冷啟動評測中,甚至領先於OpenAI。
怎麼做到的呢?據介紹,嶺南文化大模型以國產DeepSeek大模型為技術基座,深度整合《嶺南文脈》等權威典籍及粵港澳三地文化資源,透過知識蒸餾與多模態融合技術,構建智慧化、系統化的嶺南文化數字資產庫。
舉個例子,如果你向嶺南文化大模型提問什麼是“趟櫳”,它不僅能理解,還能給出準確的文化解釋;如果你把一桌嶺南家宴圖片上傳,詢問“哪些食物是鹹的?”嶺南文化大模型不僅能識別圖片中的食物,還可以思考食物的具體做法。
這樣的一個文化大模型,對發展數字創意產業,有什麼作用?那價值可就大了。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AI技術,讓鑊耳屋的磚瓦風情、粵劇水袖的飄逸靈動、早茶氤氳的市井氣息……全都“搬”到了數字世界。跟著嶺南文化大模型,不僅能一起學習粵語,學習剪紙、皮影等非遺製作,甚至可以輸入一個主題,用大模型生成一段你想要的故事,再用粵劇的藝術形式生成一段戲曲等等。
這樣一來,就給無數初創企業、小微文化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肥力”。據估算,到2026年至2028年期間,嶺南文化大模型將實現多模態互動及生成,可以支撐超5000家小微文化企業創新發展。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擁有粵劇、古琴、剪紙、皮影、茶藝5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代表作專案,醒獅、廣繡等16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全省核定公佈不可移動文物2.5萬餘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數量居全國前列……
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是嶺南人民的共同記憶,未來還將成為數字創新產業的“公共基礎設施”。
事實上,廣東全省文化單位、高校和網際網路企業正在深入合作,共建人工智慧實驗室、大模型,全省已經有45款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備案。嶺南數字創意大廈正是其中一個重要載體。
放眼南粵,華為的AI渲染技術,將影視製作週期從6個月壓縮至2周;騰訊開發的《數字藏經洞》實現文物數字化永生;在嶺南數字創意大廈等載體中,區塊鏈確權系統讓醒獅扎作技藝轉化為3000個可程式設計NFT元件,0.1毫米級3D建模技術復刻陳家祠磚雕,這種技術轉化能力使傳統文化資源成為可編輯、可交易的數字資產。
種種變化顯示,在“AI+文化”的賽道上,廣東要跑出“加速度”。

“升級版”數字創意園區
建築大師沙裡寧曾說過:“城市是一本開啟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
如果說孕育了《黑神話:悟空》、《哪吒2》的是傳統文化創意園區,那麼坐擁嶺南數字創意大廈的羊城創意產業園,就更像是它們的“升級版”。

圖說:嶺南數字創意大廈效果圖,塔冠造型宛若一張“開啟的報紙”。
大廈所在的東地塊綠地率達35%,內含6萬平方米的羊城創意公園,在金融城片區絕無僅有。大廈樓下,即有1.2萬平方米大草坪作為公共綠地,營造出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活力氛圍。
更強悍的是,這裡距離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華南頂尖學府,都不超過10公里,甚至地鐵幾個站就可以直達,有助於打造“年輕態”的人才匯聚高地,用優秀企業、優質服務、優美環境招才引才,辦好人才公寓、創業工坊、演藝劇場,為文化人才施展才華提供舞臺。
要知道,廣州可是中國“大學生第一城”。2023年高校在校學生超160萬人,平均11個人中就有一位在校大學生。這樣的人才密度,是國內絕大多數城市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隨著廣東“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廣東特支計劃”等人才計劃的實施,不僅廣州和廣東的人才,全國還會有更多有文化、善創意、懂產業的複合型人才和高校優秀畢業生奔赴廣東。
“東南西北中,發展到廣東”。有志於投身數字創意產業的追夢人,不可錯過造夢的機會。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