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港校,北上廣中產娃已高攀不起!

因為造假案湧現,港校從去年開始就對招生格外謹慎,社交平臺不少學生在反映港校稽核申請材料極其嚴苛,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作者:Trista;本文來源:公眾號“留學全知道”(ID:EduKnow)。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點選預約,不錯過精彩分享

「從前的我,你愛答不理;現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沒想到這句雞湯滿滿的逆襲式網路熱詞,竟在港校身上應驗了!
曾經,港校在留學圈大多是保底選項,是誰也瞧不上的小透明。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今年,申請港大的熱度居然猛烈上升,北上廣中產娃都有點高攀不起了!
從前張嘴閉嘴藤校和T30,現在一口一個港八大。
現象級卷!
港校本碩門檻飆升
港八大成為卷王並非無跡可尋,從香港大學2025招生簡章就能窺見一二。
香港大學被譽為亞洲常春藤,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香港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17。醫學、商科、人文和政法等多個學科領域有著卓越表現,專業實力強,要求自然不低。
今年它在官網中更新了2025年國際生申請指南,12個學院的多個專業的成績門檻在提升。
法學院:兩個專業的IB入學分數全部上漲,法學從37分上漲到了39分,文學與法學則是從38分上調到40分。
社會科學學院:社會科學(政府法)與法學專業的IB要求從38分漲到了40分。
IB要求在40分的還有商學院的量化金融、工程學院的工程精英學士。
理學院:理學與法學專業IB分數從39分增加到了41分。
牙科學院的牙科外科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學士(法學)和法學均在41分的行列。李嘉誠醫學院的醫學與外科學甚至高達42分。
不僅IB分數線在漲,近年來香港大學對A-Level和AP課程的門檻也在紛紛拔高。
A-Level從2A*1B全面上漲到3A、3A*,甚至3A*1A或是直接4A*;
AP至少要3門,並且SAT至少要求1380分,過往有學生直接是SAT滿分。
比如理學院面向本科招生的碩士培養課程,其基礎線就要求IB39、A-Level需4A*,3門5分的AP還得搭配上1450分的SAT成績。
這些學術要求僅僅是標配,實際申請者的分數普遍遠高於此,多數學生還會手握多項競賽獎項和科研活動。
今年不少學生在網上爆料,有王牌專業申請者成績接近滿分,而3A*到5A*的申請人竟也收到拒信,甚至一些成功拿到英國G5大學錄取的學生也被拒之門外。
不只香港大學,有學生拿著A-Level實考4A*的成績申請香港科技大學,也沒能成功上岸。
錄取門檻一路攀升,這背後是無數牛娃築起的高牆。
以前內地走國際教育的尖子生,偶爾會選擇一兩所港校作為保底,但近四年來,「保底」成熱門。
港校們也順勢而為,擴大錄取人數,尤其是港前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港前五(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都在成倍上漲。
(圖|網路資料彙總,不完全統計)
以深圳國際交流書院為例,2022年該校稱港校offer有60+封,2023Fall增加到113枚,2024年又攀升至120多枚。

深國交面向全國招生,除深圳本地生源,其他城市的尖子生也都在爭相競逐這所頂尖國際高中。能被港前三、港前五錄取的孩子都是大學霸。

如果是內地高考生想要進港前三,高考成績需達到一本線+130分到150分,英語總分成績120分到135分才有希望,部分熱門專業的難度快要接近清北錄取線水平。
港八大之外,部分學校同樣很卷。香港都會大學就是其中之一。
這所內地高考生常拿來當保底的學校,今天將招生分數線從二本線提升到一本線,部分專業英語成績要求也由100分提高到了110分。

而且不僅是本科申請,港碩也越來越卷。
熱門專業一經放出就被提前搶空,就連冷門專業也迎來熱潮。
港中文、港理工、港城市等校冷門專業提前結束開放申請。
香港中文大學的會計專業原本是在今年3月底截止申請,結果去年11月中旬就突然宣佈關閉申請通道,提前4個月招滿,環境資訊、健康與公共管理專業等相對冷門專業也是名額爆滿;
香港理工大學今年因為大批學生踩著DDL遞交申請,系統直接崩潰了。
此外,錄取要求層層加碼。
金融學、商業分析、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會計學、工程類等高競爭性的專業偏愛985/211或是海本背景的學生,GPA均分83分及以上,雅思7.0。
有內地211工商管理專業學生GPA90.3、雅思7.5,GRE310分,還有三段實習,照樣被香港大學拒之門外。
卷王逆襲
三類人都來了!
港校從備胎升級到C位,是內外部因素相互疊加造成的。

當海量申請人湧來,港八大必然會實行先到先得,擇優錄取的策略。

從目前來看,至少有3類生源都呈現上漲態勢。
首先,內地生多了。
香港八大每年會把1.5萬個學額中的80%留給本地學生,而剩餘的20%才屬於非本地生,高考生和國際生一同競爭約3000個名額。
但每年實際錄取的非本地生人數都是超額的,20%根本不夠用。比如港大和港理工收生人數最高能達到34%。
於是香港新政出爐,自2024/2025學年開始,香港八大院校增加非本地生的本科招生人數,將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從20%提高到40%,即把名額從3000人直接翻倍到6000人。

擴招新政一經發布,內地生人數就開始蜂擁而至。

上個月香港大學入學事務部總監郭瑛琪透露,港大在2024-25學年錄取了3050名本地生,1220名非本地生,其中內地生約780人,約佔總數的64%,以高考成績申請入學的約360人,手握國際課程成績的約420人,還有440人是海外學生。
港大過去每年招收的內地高考生大約300人,2025-26學年計劃增加到400人。
港八大其他幾所也在擴招內地高考生。
港中文將內地高考生錄取名額從300人增加到了406人,最終錄取了413人;
港科大錄取超過600人,約一半來自內地,約250人是高考生,這些學生分數都很高,以廣東為例,不分文理科的最低錄取分為630‌;
港理工錄取了400名內地生,預計2025年大概擴招到500人;
港浸會共錄取301名內地高考生,對比2023年擴招122人;
香港教育大學往年錄取的內地高考生不足100人,但擴招後錄取增到了約300人。
港八大擴招後,今年6所自資院校(香港都會、樹仁、恒生大學、珠海學院、東華學院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也將逐步放寬內地學生限額,分階段提升到40%。
這對內地生赴港留學,絕對是利好訊息。
其次,多國混申的來了。
學費高,外部留學大環境也每況愈下。無論英美,吸引力都在下降。

以美國為例,以往本科學費在七八萬美元一年,現在頂級名校紛紛衝頂9萬美金。

英國因為通貨膨脹,學費也在不斷提高。
澳大利亞則是在限制國際生人數,從今年起將新入學的留學生人數限制在27萬人。
可以說在內外交困的狀態下,香港屬實是贏麻了。
學費比主流留學地區便宜,香港籍學生就讀港八大本科每年學費僅4萬多港幣,非本地生大概每年14萬到22萬港幣左右。
雖然港校的本科和碩士學費都有小幅度上漲,但香港學制短,跟英美等國家動輒一年小百來萬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學費香,香港這些年自身也很努力,國際排名穩步攀升。
幾天前釋出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6所港校上榜,港大(#35)、港中文(#44)、港科技(#66)、港城市(#80)、港理工(#84)都進了世界前100;
在QS最新世界大學排名中,5所大學上榜前100名,香港大學甚至超過了清華大學。
再加上香港就在家門口,週末就能回趟家,畢業後想到內地發展,落戶、就業待遇等都有優待,即便留在香港,當地收入中位數都在2萬左右,熱門專業畢業月入3萬並非天荒夜譚。
最後,新港人也來了。
因人口問題嚴峻,港府近些年正在推進各項人才計劃,吸引來了一大批拖家帶口的精英父母。

前段時間,香港入境處處長郭俊峰透露稱,僅僅2024年一年就有近14萬人透過各類人才計劃獲批香港身份,比2023年增加了約4000人。

據估計,辦理香港身份的家庭中80%都是為了孩子未來升學考慮。
這些父母要麼是想讓孩子7年後拿到香港永居身份入讀國內頂尖名校,要麼以港籍生報考港八大,利用身份紅利享受錄取和學費優勢。
如今人才計劃更是把DSE賽道順勢帶火了,今年報考人數超過5.5萬人。
在所有人才計劃通道中有一個特殊群體——港碩父母,他們人到中年,想託舉孩子上名校,不惜拋棄內地大房子與安逸的生活,重新刷語言分數,考上港碩,硬著頭皮拾起課本,只為讓孩子以受養人名義拿到身份。
香港教育局資料顯示,2023-24學年香港一年制授課型碩士專案的非本地生人數已飆升至3.8萬人,相較於2020-21學年的1.84萬人,增長率達到207%。
這裡面就包括很多中年港漂父母,他們滿足不了高才通、優才、專才或是投資移民等人才計劃,靠進修和孩子一起留在香港。
進修父母之外,赴港應往屆考研大軍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港校的競爭度。

畢竟相比英美等國家,香港留學也更容易留下來。

港府推行非本地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計劃(IANG),在港完成本科或以上學位後即可享受兩年留港工作或生活的機會,隨後可延長逗留期限,續簽滿7年就能拿到香港永居身份。
2023年,內地赴港就讀的學生人數與上一年相比,激增了32%,增加超過6萬人,在畢業後申請IANG留港簽證的人數更是增長了137%!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大類人群,疫情期間Gap、從其他國家迴流的孩子一起把港校捲上了天 !
港校迎來最嚴申請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熱度攀升後,「妖魔鬼怪」就頻繁出現在香港教育圈。
先是保錄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接二連三的造假事件被曝光。
自2024年來,港校就爆出多起本碩學生造假入學的案例。
去年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抓到一個學歷造假的學生,她拿著假的康奈爾大學數學學位證書申到了港大的金融碩士。因抄襲且多次違紀,引起校方懷疑,經調查造假後被判了17周監禁。
此後,港大開啟全面清掃行動,要求所有學生補交本科成績單和畢業證。
一查超過30名學生露出了馬腳,最終可能波及80到100人。這些被查出來的人,要麼被撤銷學歷,要麼被追究行政或是刑事責任。
港大之後,其他港校也慌了,趕緊效仿,來了個大掃除。
港中文倒查近5年所有非本地生的申請,發現一起疑似造假,2024學年還堵截了10宗疑似造假的申請,全部報警處理。
就在3月11日,一名30歲內地男子鮑某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罪」被香港沙田法院判處監禁三個月。
他在2022年至2023年初申請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時,謊稱有美國紐約大學學位,並讓他人代替自己線上面試。被港中文錄取後,因校內表現不佳露餡,2024年校方報警並剝奪了其入學資格,直到今年三月才宣判
造假案的背後,既是一些家庭對名校文憑的痴迷,也有黑中介的暗箱操作。他們往往一手包辦,兩頭欺瞞,甚至全套資料造假,灰色地產的規模和暴利程度超乎常人想象。
保錄取合同收費基本上五十來萬起步,排名越高的學校,收費越貴,港大、港中文等起步百來萬,據港大經管院透露稱,最高可達四五千萬。
因為造假案湧現,港校從去年開始就對招生格外謹慎,社交平臺不少學生在反映港校稽核申請材料極其嚴苛,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比如港大要求學生從考試局直接遞送及驗證學歷檔案,也將不再接收學生和學校寄出的檔案副本,要透過系統直接確認,還打算利用AI來核查學歷證明;港中文就連實習證明、獎學金、各類比賽材料都要提交相關證明。
保錄造假之外,脫產學習國際課程的學生也傳來了噩耗。
香港科技大學的本科招生宣講會上要求申請者必須提交涵蓋完整三年的國際課程成績單,比如A-Level需要AS+AL階段的成績,並且不認可任何形式的速成或是脫產獲得的成績。
該校官網中也表明,必須遞交最近兩年的高中成績單。
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也都有這種跡象,畢竟校內成績單是衡量學術潛力的關鍵指標。
現在不少學生的解決辦法是找有自己國際學校的機構開具,或者是一些有資質的機構並且該機構在香港申請系統中存在,但風險也比較大。
學霸在港校會越來越吃香!
港八大申請之路越來越難走是一大趨勢,但這背後並非故意為難。
未來港八大的錄取都傾向於能誠信做人的大學霸。
前段時間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就直接面向本碩學生新設夏令營來提前搶奪優質生源。
港大經管學院的首屆菁英夏令營共有120個名額,從申請序號看申請人可能高達5000來人,一旦錄取,就有機會獲得高達25萬港幣的獎學金和頂尖公司的實習機會。
港科技工程學院和物理學院都開設了夏令營,其中工程學院夏令營面向就讀工程專業相關的本碩生,物理夏令營是2026秋季入學的碩博生。
雖然目標學生的型別不同,但選拔學生的標準都極為相似,既要學術成績優異,又要具備研究潛力,還得有優秀的英語表達能力。
《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要培育未來人才,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更多學生來港求學。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港校正在經歷陣痛期,保持嚴苛度是不斷增強自己國際化形象完成蛻變的一大手段,這於港,於真心求學的學生而言是好事。

點選預約,不錯過精彩分享

熱文推薦

………………………………….
【藍橡樹家長圈】家長的圈子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數萬家長一起,學習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與數百位牛爸牛媽暢聊教育;線上線下家長沙龍提前佔座。
長按複製ID, 新增好友, 申請加入
  • 出國留學導師微訊號:guanjia333
  • 學齡前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22
  • 小學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23
  • 初中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訊號:guanjia00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