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港大日新年展望論壇”,作為一場洞察時代機遇的前沿聚會,論壇聚焦 5 大熱點領域,匯聚 17 位頂尖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與政界要人,透過深度對話與前瞻思考,為未來發展描繪藍圖。
在此,我們特別呈現“樞紐經濟與香港契機”章節的重量級陣容及精彩主題。本章節榮幸邀請到了四位行業大咖,他們不僅將深刻剖析宏觀戰略格局下,香港作為區域關鍵樞紐的定位與輻射帶動效能,還將從微觀探究新興產業於香港這片沃土蓬勃興起的機遇和路徑,為大家解鎖香港經濟發展新密碼。

邱騰華 先生
Mr Yau, Tang-wah Edward
前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嘉賓簡介
邱騰華,GBS, JP,畢業於香港大學,其後分別於牛津及哈佛大學進修。1981年加入公職,曾任香港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香港環境局局長等香港政府多個部門公職。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邱先生致力處理的政策議題,包括空氣質素及氣候變化。由於能源已納入其職責範圍,因此可藉助這重要的政策工具以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和處理氣候變化問題。邱先生已著手修訂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務求在各項配套措施支援下,最終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空氣質素指引水平。此外,他又推出多項措施提升能源效益,作為香港應付氣候變化的策略之一,並且積極推動在本地使用電動汽車。在推廣清潔能源方面,邱先生亦取得一定成果,例如增加內地天然氣及核能供應源,以及給予優惠以鼓勵本港電力公司使用可再生能源。出任局長以來,邱先生已先後推出多項措施推動可持續廢物管理,包括立法落實產品環保責任及大廈廢物分類。
邱先生喜愛大自然,心繫保育工作。在其努力下,香港東北部一處別具風貌的地質景群在二零零九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地位,更在二零一一年獲接納加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援的世界地質公園網路的成員,獲得國際認同。
分享主題:
中美夾擊下香港商貿地位面對的挑戰與機遇
【講題背景】香港是全球第十大貿易經濟體,也是全球第二十一大商業服務經濟體系。香港的地理位置令其成為亞洲的交通樞紐,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少數客貨運都名列前茅的機場,貨運量更是冠絕全球。香港的貨運碼頭也曾名列全球最繁忙貨櫃港,但近幾年也受到中美地緣政治的衝擊,去年被擠出全球前10的地位。同時,在內地物流和貿易快速發展的今天,香港如何繼續扮演傳統貨運與貿易樞紐的角色,又如何鞏固和提升其作為國際物流中心和貿易樞紐的地位?香港有何新的優勢和發展戰略?如何發掘更多新方向和新機遇?


區景麟 博士
Dr Au, King-lun
香港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
嘉賓簡介
區景麟博士現任香港金融發展局(金髮局)行政總監。加入金髮局前,區博士為惠理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此前,他為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及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區博士亦曾於其他金融機構出任多個高階管理職位,這些公司包括霸菱、GMO及滙豐環球投資管理。
區博士分別於2012年及2014年獲《亞洲資產管理》頒發「香港區最佳行政總裁年度大獎」。他亦於2008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以表揚其對證券及資產管理界的傑出貢獻。此外,區博士於2006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主席,並於2004/2005年度出任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
區博士目前擔任多項公職,包括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會成員、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之指數專家委員會成員以及香港大學客席教授。
區博士現為特許金融分析師,以及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榮譽資深會員。他持有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及英國杜倫大學粒子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
分享主題: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新發展潛力
【講題背景】香港作為“超級聯絡人”,憑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優勢,背靠祖國,深度聯通世界。面對新時代的挑戰與機遇,香港金融產業需積極探索新藍圖,發掘資產管理、永續金融、數字資產及金融科技的未來潛力。香港如何建立更完善的金融生態系統,以吸引國際資本流入,推動綠色金融和社會責任投資,促進金融科技創新?香港如何在國家戰略中發展新潛力,引領金融服務業邁向更具包容性和創新性的未來?


陳肇始 教授
Prof Chan, Siu-chee Sophia
前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嘉賓簡介
陳肇始教授為現任香港大學校長辦公室高階顧問及基層醫療教研中心總監及教授。陳教授於2012-2017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USFH), 並於2017-2022年委任為食物及衛生局局長(SFH)。她是第一位被任命擔任這部長職務的護理學教授。她領導食物及衛生局(FHB)於制定和實施有關醫療衛生、食物和環境衛生及漁農方面的各項重大政策作出了卓越貢獻,例如領導基層醫療發展,及在任內在全港18區建立地區康健中心(DHC)及制定發展藍圖,開啟基層醫療的新里程。在擔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期間,她努力不懈,在保護和促進市民健康方面制定及透過多項政策措施,例如推動中醫藥發展及落實建立香港第一間中醫醫院,開幕了香港第一間兒童醫院,制定《香港癌症策略2019》,推出了《邁向2025:預防及控制香港非傳染性疾病的策略與行動計劃》, 實施了《香港抗微生物耐藥性策略與行動計劃2017-2022》,並規劃了2023-2027策略計劃,建立了基因組研究院,推出了自願醫保險計劃, 並在香港推行禁止電子煙和加熱菸草製品。在疫情期間,亦制定多項預防及控制COVID-19的政策措施及法例,為穩控香港疫情做出重大貢獻。
在受政府任命之前,陳教授曾於 2000 年至 2011 年擔任香港大學護理學系/護理學院院長,並於 2001 年至 2012 年擔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助理院長。除學術工作外,陳教授亦曾在香港和倫敦從事兒科護理工作,亦在曼徹斯特大學獲得教育碩士學位、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獲得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及在香港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分享主題:
香港如何發展“醫療經濟”?
【講題背景】香港的醫療系統及專業人員高效率、靈活、與國際標準高度接軌,備受國家和國際社會廣泛肯定。香港如何發揮資源優勢,發展“醫療經濟”,以制度創新配合科技創新,讓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香港如何打造成為全球和區域的先進醫療技術創新中心,以及醫療健康中心?香港有哪些優勢和不足?政府需要什麼樣的戰略?私人機構如何參與?


宮鵬 教授
Prof Gong, Peng
香港大學副校長(學術發展)
嘉賓簡介
宮鵬,現任香港大學環球可持續發展講座教授和學術發展副校長。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院長。此前,曾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測量工程系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科學、政策和管理系任教。2000年,他發起成立南京大學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2004年,擔任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室主任。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球環境變化遙感製圖和監測,地理環境與健康,及環境媒介傳染病的流行傳播模擬。
他發表各類論文、報告600餘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0部,主持/聯合主持氣候變化與健康,中國健康城市等9份《柳葉刀》特邀研究報告,目前正主持生態文明與健康的《柳葉刀》特邀報告編寫工作。他是科技部十三五全球變化與應對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智慧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城市體檢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在國際上,他擔任地球聯盟會員(共30名),未來地球(Future Earth)顧問委員會成員(共13名), Earth Commission成員(共19名),Lancet《柳葉刀》等10餘份國際刊物的編委或顧問組成員。
分享主題:
投資未來:如何打造香港為全球科創樞紐?
【講題背景】香港是全球唯一座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香港在多項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排名中也名列前茅,11月19日剛剛出爐的科睿唯安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香港入選人次增長強勁,在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0大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第8,香港大學也名列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0大機構之列。香港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發展成為教育樞紐和科創樞紐,特別是在中美陷入科技冷戰的今天,香港如何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加強基礎研究,成為國家發展先進製造業的動力?

掃碼報名
2025【港大日】


掃碼或點選“閱讀原文”獲取課程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