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一聲響亮的音爆劃破南加州上空,標誌著SpaceX“龍”(Dragon)飛船順利重返地球。搭載“Fram2”任務的四名宇航員在經歷近四天的極地軌道飛行後,於聖地亞哥縣歐申賽德(Oceanside)近海海域成功濺落,並安全脫離艙體,宣告任務圓滿完成。
本次任務由比特幣富豪、中國出生的馬耳他公民王純(Chun Wang)全額出資,他也成為了第一個前往太空的比特幣投資商。王純包下SpaceX飛船“堅韌號”(Resilience)上的全部四個座位,並邀請了挪威電影導演賈尼克·米克爾森(Jannicke Mikkelsen),德國機器人研究員拉貝婭·羅格(Rabea Rogge),以及澳大利亞極地探險家埃裡克·菲利普斯(Eric Philips)同行,四人此前接受了長達八個月的密集訓練,包括在阿拉斯加參與野外求生演練,模擬在極端環境與有限空間中的生存狀態。王純沒有透露他為這次旅行支付了多少錢,早前有中文媒體報道他支付了2億美金,但未經核實。
該任務以19世紀挪威極地探險船“Fram”命名,為期4天,進行了22項實驗,旨在“幫助提高人類進行長期太空探索的能力”。這次任務開創了人類首次極地軌道飛行的歷史。長期以來,由於軌道限制,即使是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也無法直接觀察地球極地區域。除了阿波羅登月任務外,過往載人航天任務也從未直接飛越地球南北極。此外,除了從270英里的高空記錄極地之外,團隊還在太空中進行了首次醫學X射線檢查,進行了維持肌肉和骨骼質量的運動研究,並在微重力環境下種植了蘑菇。
飛船於太平洋時間上午9時19分左右完成著陸。按照預先計劃,SpaceX的回收船“夏農號”(Shannon)早已在濺落海域待命,協助完成回收與接應工作。著陸過程中,飛船的四個主降落傘全部順利展開,確保飛行器平穩入海。返回艙艙門開啟後,機組人員未藉助外力便自行走出艙體,配合一項關於太空旅行後人體機能恢復能力的研究。

這也是SpaceX首次實現載人飛船在太平洋水域著陸,同時這也標誌著人類太空探索計劃的又一個里程碑,最後一次從太空返回太平洋的人是1975年執行阿波羅-聯盟號任務的三名美國宇航員。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