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男生因“顏值”走紅,被質疑要直播帶貨?媽媽回應….

4月2日,話題#孤獨症男孩因高顏值走紅媽媽發聲#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2日晚,當事人小岱媽媽透過微博@糊糊和小岱 發文:
“近期也跟很多夥伴做了許多關於孤獨症的內容。我們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瞭解到這個群體,讓這個群體能夠得到更多的包容。”
小岱全名李岱灃,在3歲時被檢查出患有孤獨症,媽媽胡女士為此辭職當上全職媽媽,陪著孩子開始了漫長的治療之路。
“幸運的是,成長過程中,我們發現他對音樂的興趣。”此後,胡女士開始有意識地安排孩子接觸更多的樂器,小岱因能熟練吹奏樂器得到關注。
如今,20歲的小岱在社交平臺上已有70多萬的粉絲。他也因“高顏值孤獨症少年”這一標籤,引發熱議。
但小岱媽媽說,不是很喜歡這個標籤,“很多人不認為他長得帥,好多留言說這個人鼻子長得好奇怪、這眼神躲躲閃閃。”
有網友說小岱像王一博、張藝興等明星,小岱媽媽表示,大明星不能這麼比,“某一點或某個表情有點像,他像他自己。”
但同時,也有人批評小岱“被太多曝光”,小岱媽媽回應,把小岱放在大眾視線下,並不會怎樣,大家的友好對他也是一種溫暖,“出門不用夾著尾巴做人,有底氣成為社會的一員。”
小岱媽媽提到,有很多網友說“坐等他直播賣貨”,對此,她表示不會直播賣貨,“把他綁在螢幕前,他不自在,家裡不需要他掙錢,這樣也會讓喜歡他的粉絲失望。”
小岱媽媽稱,小岱被關注到,享受到了很多資源,但自閉症圈子裡的更多孩子被困在了小角落裡,“還是很無助,希望用小岱的關注度幫助到其他孩子”“希望更多孤獨症孩子被大家看到,是小岱的價值。”
“星星的孩子”長大後,不該只能待在家裡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患有此病的孩子如同難以捉摸的星星,與世界保持著神秘的距離,因此,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孤獨症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核心症狀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交技能、言語溝通技能受損,同時伴有一定的行為障礙和智慧障礙。
如何安置成年後的孤獨症群體,是擺在孤獨症家庭與社會面前的又一道難關。當前,針對孤獨症群體的幫扶政策呈現明顯的“重幼輕長”傾向。
2024年7月,中國殘聯、教育部、民政部等共同印發《孤獨症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8年)》,標誌著我國孤獨症服務從“補缺式救助”向“系統性賦能”轉型。
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屆世界孤獨症日,宣傳主題口號即“落實關愛行動實施方案,推動孤獨症群體全面發展”。
新京報評論稱,孤獨症患者的人生,不應止步於未成年階段。這需要政府以精細化的制度填補斷層,企業以開放的胸懷接納多元價值,社會以包容的姿態重塑認知。唯有如此,“星星的孩子”才能真正閃耀在人間,而非困守於孤獨宇宙。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