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15年,一個海淀爸爸的50條肺腑之言!

本文來源:相伴趣成長(ID:yiqiquchengzhang)
.…………………………………
今年是寫公號的第5個年頭,也是帶娃的第15個年頭。回首之間,甚多感言,強摘50條,輯於此,是為紀念。
不敢說是至理名言,但保是肺腑之言與君勉!
如果你願意,歡(肯)迎(請)挑一句最打動你的話,連同本文一起,轉發朋友圈,感恩你們的一路相伴!
家庭篇
●  這一屆父母太難了,難就難在我們沒有起跑線,卻還希望成為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  父母之愛若黃金,關鍵在純度,不在克數。五天敷衍塞責,不如五分鐘全情投入。
  不能指望一個在養育過程中甩手的男人,在教育中突然成為好幫手。如果希望爸爸成為教育路上的好隊友,從娃一出生開始,就要給他成長的環境和空間。媽媽坐月子三件事,依次是:保養自己、訓練爸爸、照顧孩子。
●  對女人來講,比擇校更重要的是擇偶——要麼提供基因,要麼提供資源。為什麼男人擇校敏感性弱?因為有自知之明。
●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可是我們把孩子生在了地球上。教育孩子,需要金與火的思維碰撞,男和女的對等交流以及夫和妻的有效溝通。
●  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父母的“二胎”,不是伴侶的備胎,更不是你的小號。
●  家庭是地,孩子是種子地再好,也不會改變種子的生命軌跡,也不可能讓小草長成參天大樹。
●  一個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第一,看他的本我是什麼樣。第二,看他的父母是什麼樣。
●  立再多規矩,不如讓孩子學會四個字:自作自受。停掉無效的“外驅”行為,可能是激發“內驅力”的有效開始。
●  躺贏的孩子和父母都是極少數。娃不雞,不成器,但是雞娃的終極目的是“自雞”。換一句文藝的話說,教育的本質是喚醒。
興趣篇
●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最值得發展的興趣是:學習。
●  興趣班就是培養興趣,如果希望培養特長,訓練的時間需要特別長長長長長長(有多長就有多貴)。
●  成為某領域專家需要一萬個小時,發現某方面興趣一百個小時足矣,絕大多數情況下,花光一萬塊錢就差不多了。
●  找準興趣再報班,只為“真”興趣買單。有沒有真興趣,要看孩子能不能直面這門功課的困難。
●  從興趣班的效果來看,花時間大於花錢。但有時候,確實是不花錢就想不起來花時間(所以才會報興趣班)。但但是,不要以為花了錢就是花了時間。
●  成長的初級階段,順從天性比豐富品性更重要。所以,在興趣班的資源配置(時間&金錢)方面,建議長板優先,
●  藝術類的興趣班成材率最低,主要是因為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最高。選擇時建議“以終為始”,不輕言放棄,更不輕易開始。
● 如果只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強烈推薦體育類,投資收益最明顯,智商稅稅率最低。這類興趣班,首要或唯一目的,是鍛鍊身體。如果準備拿它當特長,您得想想有一個地方,叫體校。
● 

別動輒拿郎朗爸爸給自己能量,你得先看孩子是不是郎朗。

● 打遊戲如同談戀愛,孩子遲早會遇到,與其擔心將來誤入歧途,不如提前讓爸爸帶路。一旦把這個口子開啟,你會發現,男人還是長腦子的,他們首先就會去甄選內容,在教孩子怎麼打方面,也會頭頭是道。
學習篇
●  英語好,免當學渣。數學好,能拼學霸。語文好,才能名列前茅。
●  語數外學習都很難有捷徑。如果有,大機率是坑。
●  學習這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復一日的努力和堅持。那些所謂的家庭規劃課、提高記憶力的書籍和課程,與候機大廳兜售的成功學一樣,只能給販賣者而不是購買者帶來成功。
●  時間管理,本質是目標管理,前提是資源管理,秘訣是時間複利。
●  重要的是課外,不是課外班。學霸即使不上課外班,也不會在家裡打遊戲嗑瓜子。課外班對學霸是錦上添花,對學渣卻未必是雪中送炭。
●  語文重預習,數學重複習,英語重練習。
●  語文學不好,原因就一個字一一懶。
●  英語啟蒙動不動上萬?記住這句話至少省五千:該花時間的時候別想著花錢,該花錢的時候別想著花時間。
●  刷題未必是學知識的最好途徑,卻是應試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刷題如刷牆,把握一個總原則:能刷則刷,宜刷則刷。
●  幾歲可以學古文?想想古人就清楚了。幾歲可以學英語?想想老外就清楚了。幾歲學都不是問題,學什麼才是問題。
●  語文學習就像滾雪球。滾大雪球之前,你總得先有個小的,預習就是滾小雪球的過程。孩子自己滾的雪球越大,對老師在課上所講的東西,理解的越深越透,就能把老師手裡的雪花滾到自己身上。
●  如果數學是一場戰役,計算題是必守城池,不容有失!  
●  零基礎就開始學習“自然拼讀”的,甚至專門報班的,大多學了個寂寞。沒有足夠多的聽力詞彙做基礎,學“自然拼讀”只是做表面功夫。
●  上來就背單詞的和從來也不背單詞的,都是“極端”錯誤,前者是應試的執念太深,後者是習得的執念太重。把握度的秘訣在於:小火、慢燉、長線。
● 不是先有時間表,後有學霸,而是先有學霸,後有時間表。所以,別老想著跟學霸抄作業,否則就是邯鄲學步。
● 學霸的秘訣不是睡得很晚,而是第二天正常起床還不困(精力充沛);學霸的秘訣不是超前學習,而是學得無痛還能學懂(天賦異稟);學霸的秘訣,不是海量刷題,而是刷得很嗨還有成就感(主動學習)
● 雞娃和用眼的矛盾不可調和。
理念篇
●  過程努力,結果佛系;接受侷限,因地制宜。
●  慢慢來,其實快。
  (家長)少研究對錯,多研究舉措。
●  你以為的教育次序是這樣的:學校>老師>孩子>家長。其實教育次序是這樣的:家長>孩子>老師>學校。沒有家長,就沒有後面什麼事兒了。
●  教育大過天,沒有一個人可以在教育面前佛系,尤其是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初級階段的我們。努力,別猶豫。佛系,別自欺。
●  別拿素質為應試教育遮羞,也別讓應試為素質教育背鍋。
●  教育階段的很多問題源自於養育,養育階段的很多經驗可以指導教育。
●  這世界上,最公平和最不公平的,都是教育。就怕你,一邊吵吵著要素質教育,一邊又陷入應試的思維體系。就怕你,一邊又在乎結果,一邊又不想竭盡全力。
●  家庭教育需要想明白兩個關係:第一,集體和個人的關係。簡單來說,孩子在學校是N分之一,在家庭是百分之百。第二,付出和回報的關係。簡單來說,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是,沒有付出一定沒有回報。
●  家庭教育是以我為主配置資源的過程就怕你沒本事娶張曼玉,還看不上家中的賢妻。就怕你沒能力浪跡天涯,還嫌棄家裡灰磚土瓦。
●  家庭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就怕你自己搞不定教育的事,卻又時時刻刻在嫌棄學校和老師。就怕你嫌棄老師和學校不好,卻又沒有能力為孩子擇師和擇校。就怕你既沒有資源又不願奔跑,卻還要設定一個高不可攀的目標。就怕你明明生活在中國,卻總念著外面的世界有多麼多麼好。
●  有時間沒時間,父母都得關注教育,寧濫毋缺。錢沒錢,孩子都得努力,寧過之毋不及。
●  所謂家庭教育,說到底,不過是基於血緣基礎之上的,人與人的關係而已。
本文轉載自相伴趣成長(微訊號:yiqiquchengzhang),一個海淀爸爸的育兒筆記,全網40萬父母的成長家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