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寧王組CP,問界高階化更穩了!

好馬還得配好鞍。
作 者張靜波
華商韜略出品ID:hstl8888
6月,問界汽車全系交付44685輛,榮登中國新勢力品牌月度銷量冠軍。
外界紛紛感嘆,華為的光環與賽力斯的產品爆發力。但奇蹟的背後,卻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身影——寧德時代。
6月底的重慶,驕陽似火。
位於兩江新區,賽力斯的超級工廠裡,兩條嶄新的CTP2.0高階電池包產線,正在高速執行著。
這裡沒有采購訂單的往復拉鋸——寧德時代的工程師與問界的生產系統共享同一套呼吸節奏。
電池下線,不到1小時就能裝車!
這是一種全新的汽車產業鏈模式,也是寧德時代首次與整車廠採用廠中廠模式進行合作。
它打破了主機廠與電池供應商之間傳統的供貨關係,實現了電池生產與整車製造的無縫連線。
過去十年,傳統汽車供應鏈在電動化時代遭遇巨大挑戰。
以合資廠為例。
從電池到整車廠,需要經過一條很長的鏈條:電池廠交付電芯,Tier 1供應商整合為模組,主機廠再整合為電池包。
過長的鏈條和反饋時間,讓電動車無法像燃油車時代一樣,做到柔性供應鏈。
對此,產業界一直在積極尋找辦法。
寧德時代與問界的廠中廠模式,就是一種新的嘗試,它為電動車時代實現柔性供應鏈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垂直一體化的端到端固然有好處,但中國汽車產業,必須依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深度協同、密切合作,才能啟用龐大的產業鏈潛能。
⼀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主流。
從這個意義上講,寧德時代和問界的合作,攪動了百花齊放的一池春水。
在賽力斯超級工廠內部,寧德時代的電池包產線,不再是一個外部供應商單元,而是徹底融入整車製造的脈搏中。
傳統供應鏈中,數天甚至數週的物流響應週期,在這裡,被壓縮到以分鐘計算。電池的供應不再成為產量的瓶頸。
這種新的合作方式,將為問界帶來更確定的產能。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繫結,也重構了主機廠與供應商的協作邊界。
投產儀式當天,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與賽力斯創始人張興海,共同按下了啟動鍵。
曾毓群表示:
“今天投產的這條生產線,是寧德時代最先進的智慧化、數字化產線。”
張興海則用好馬配好鞍,來比喻雙方的關係。
零距離催生零時差製造,大幅縮短了物流半徑和週轉時間,實現了生產線的及時響應和精準協同。
但這場零時差的供應鏈革命,受益的不止是車企。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場變革最直接的感知是,準車主或許再也不用苦等提車。
廠中廠模式,是雙方合作的又一次升級。
在此之前,賽力斯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已經非常密切。在其高階豪車車型問界上,更是全系“鎖死”寧王。
自從問界誕生以來,全系70萬輛車無一例外都搭載了寧德時代電池。
當售價超過50萬的問界M9,每一輛都搭載著麒麟電池,這不僅是技術的選擇,更是豪華基因的認證。
什麼是豪華?豪華的底色,是安全,是極致的使用者體驗。而寧德時代的電池正好匹配了這種豪華需求。
以問界M9為例。
其搭載的麒麟電池系統中,電芯採用五層安全包覆設計,將短路風險降至物理極限。
此外,全高壓熱失控不蔓延技術,構築了十層熱安全防護體系。
當行業還在為針刺實驗是否過關爭論不休時,寧德時代早就透過400多項嚴苛測試,包括800℃烈焰炙烤。
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問界車型保持“零自燃”紀錄的背後,離不開寧德時代電池技術。
除了安全,續航也是使用者的核心痛點。
寧德時代透過創新的CTP(無模組)、雙核電池等技術,重新定義了行業效能引數。
搭載寧德時代麒麟電池的問界M9,純電版續航630公里,增程版綜合續航可達1400公里以上。
當續航不再是焦慮,豪華的體驗才有了根基。
在多數車企採取“多供應商”策略的行業常態下,問界選擇與寧德時代建立獨家合作,這種深度繫結的戰略選擇,正在重新定義高階電動車領域的供應鏈標準。
供應鏈的確定性,最終轉化為產品體驗的確定性。
最新的廠中廠模式,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優勢。
從這個意義上講,寧德時代高階電池包產線進駐主機廠,有助於問界建立難以複製的技術壁壘和品質護城河。
這將反哺到終端市場,為問界在高階豪華車市場持續領先,提供強勁支撐。
1963年,當費迪南德·保時捷設計出傳奇跑車911時,隱藏在六缸發動機裡的博世燃油噴射系統成為其效能爆發的關鍵。
百年汽車史反覆驗證一個鐵律:所有豪華車品牌的背後,都站著一個頂級供應鏈巨頭。
法拉利的咆哮,離不開馬瑞利的高效能ECU;邁巴赫的靜謐奢華,則由博世精密電機默默託舉。
沒有麥格納的整車工程能力,賓士G級也難以成為越野圖騰。
豪車的皇冠,從來都由主機廠與核心供應商共鑄。
只不過,在內燃機時代,發動機、變速箱等傳統零部件,決定了汽車效能的天花板,而到了電動汽車時代,電池成為最核心部件之一。
問界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就是新時代之下,豪華車與頂級供應鏈巨頭的最新聯手。
從2021年品牌誕生第一天起,問界便不斷加強與寧德時代的戰略合作,全系搭載寧德時代電池。
過去幾年,這種合作一直在不斷深化。
共建“廠中廠”模式,是雙方合作的又一次全面升級。
它超越傳統的供貨模式,以強大的技術溢位效應,為全球汽車行業供應鏈的融合提供了一個新樣本。
傳統燃油車時代,主機廠與零部件供應商遵循嚴格的層級採購體系。
而在電動化浪潮中,寧德時代和問界開創了“核心部件垂直整合+底層技術深度耦合”的新路徑。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共同體模式,催生了一種體系化作戰能力。
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早就過了單拼產品的階段,眼下比拼的是供應鏈的深度融合能力,是體系化能力。
當傳統車企遭遇效率天花板時,寧德時代和問界的這次大膽嘗試,或許正在定義新的行業規則:
誰能把核心供應商的優勢變成自己的體系力,誰就能在下一代競爭中佔得先機。

THE  END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衷心感謝您訂閱《華商韜略》,為了便於您及時收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敬請星標華商韜略公眾號,感謝支援,期待長久伴您同行。
華商韜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殷姍姍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圖蟲創意、東方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

華商韜略旗下公眾號,歡迎關注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絡:010-65580525
[email protected]  周總監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成長計劃】
簽約賬號【華商韜略】原創內容
◆◆◆
點贊”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