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影片在越南的社交媒體廣泛傳播。更讓人無語的是,這個事件直接涉及到了越南、日本、中國和韓國4個國家。

7月6日,大阪難波附近的 Motti Cafe店發生了一起惡意打人衝突事件。這家由日本人經營的“韓國風”咖啡店走的是那種簡約純白ins網紅風路線。

很多日本年輕人都會去打卡拍照。不過它家在谷歌評價上似乎口碑並不咋地。客人不是抱怨他們價格貴,就是吐槽店員態度糟糕。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可愛時尚但風評略糟的店直接牽扯出了一場冤枉中國人的風波。


據越南籍當事人描述,他們一行人來大阪旅行,6號這天,他們慕名來到了Motti Cafe店打卡,剛一進店,店員的態度就非常惡劣。隨同的孩子只是摸了一下店裡的玩偶,就被店員立刻奪走並進行消毒處理。

在離店時,越南女生實在氣不過,一邊用蹩腳的日語溝通一邊用翻譯軟體向兩名店員表達了“你們的態度很無禮”。在經過一番情緒激動的無效溝通後,幾名越南顧客走出了店外。

原以為這段不愉快的插曲就此落幕。沒想到的是,店裡其中一名男員工直接追到店外,毆打了越南女生的左眼。被打女生當場感到頭暈目眩,眼睛也腫了起來。

他們立刻報了警,不過日本警察的到來並沒有讓越南遊客開心起來。聽完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後,日本警方表示“醫療費用需要越南遊客自己承擔”,整體態度也偏向著打人的男性店員。
後來在越南遊客堅持調取監控錄影後,錄影顯示店員確實動手,但男性店員始終沒有表現出誠意的道歉。

越南遊客已經和律師以及越南大使館取得了聯絡,將依法採取法律行動。
不過這段影片上傳到網路上之後,網路上很快就流傳出“這是中國人乾的,打人的店員是中國人”的說法,把這把火“巧妙”地引到了中國人身上,引發大量網民怒火指向中國人。


這講的是一箇中國服務員在日本人開的韓國咖啡店裡打越南顧客的故事,我看了2遍才看明白。

我閒著沒事,就把所有相關影片都看了一遍。根據這個男店員說的日語來判斷,他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是日本人。我覺得他很可能就是店主‘もっちっち’的親戚。毆打客人臉這種行為是絕對不能被原諒的,而警察的應對也很敷衍含糊,甚至對越南顧客說出了類似‘如果事情鬧大了,可能會影響到你的在留資格哦’這樣的話。

如果動手打人了,那店主也可能要承擔責任。如果店主是日本人的話,就不該僱外國人。因為在接待服務方面,外國員工是比不過日本員工的。

在日本惹事生非的傢伙就應該被強制遣返。那些惹麻煩的外國人,光是待在日本就已經是損害,是一種罪過。

就算有店規,但對一個還不懂事的嬰兒的小舉動如此大驚小怪,甚至還動手打人,這家店的老闆到底是怎麼進行員工接待培訓的啊?

聽這個男的說話,感覺像是摻雜著關西腔的日本人母語者。雖然他是平頭,看起來有點像中國人。
然而,事實很快就被澄清,越南遊客當事人的妹妹站出來發文:“這並非中越之間的糾紛,也與中國人無關。襲擊她們的咖啡館店員是日本人。她們也已經向警方確認了這一資訊。”

為什麼,一齣現社會矛盾或治安問題,日本網路上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將矛頭指向“外國人或中國人”呢?這更像是一種社會心理的隱射。
這幾年,日本社會外國人激增,據日本法務省資料顯示,2024年在日外國人總數已突破32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的某些街區,甚至出現“外國人超過本地人”的景象。尤其是在東京澀谷、西川口、池袋等地,亞洲籍留學生、勞工密集,逐漸形成新的語言生態和生活習慣。土生土長的日本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生活節奏被打亂。

這直接就顯示到了最近(7月20號)參議院選舉民眾最關注的問題上,在有關本次參議院選舉的“政策”方面,ANN將其劃分為24個關鍵詞進行分析。其中,關於“外國人問題”的帖文最多,約有304萬條。其次是“消費稅”、“減稅”、“關稅”、“加薪”等話題。

從時間軸來看,關於“外國人問題”的帖文呈持續上升趨勢。內容包括對“非法滯留”問題的討論、也有批評針對外國人的歧視性言論等。

外國人的問題甚至超過了消費稅、減稅等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可以想象日本人對於生活周邊激增的外國人是有多苦惱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生活的不幸福都歸結於外國人身上。

全國範圍內外國人數量的增加已經是大家能切身體會到的現實。特別是那些對日本的文化、法律、倫理毫無瞭解的人越來越多,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雖然關於埼玉縣的庫爾德人問題頻頻成為話題,但如果外國人真正希望與日本社會共存共生,或許就有必要進行篩選,僅允許那些真正瞭解日本、尊重日本社會規則的人留下來。去年,日本修訂了入管法,使得對於非法入境的外國人可以實施強制遣返。雖然這一制度仍存在許多不足,但我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嚴格執行法律,對於違法行為以及社會保險費用的拖欠問題也必須堅決處理。

去兒科或診所等社群醫院就診時會發現,外國患者的數量非常多。醫生通常用簡單的英語與他們交流,但他們幾乎完全不會說日語。我認為,這些人之所以沒有學習日語,是因為對日本沒有興趣或歸屬感。這也是近年來激增的外國人與過去幾十年來到日本的外國人之間的最大區別。以前來日本的外國人,很多是因為喜歡日本的動漫、文化,出於興趣選擇了日本。而現在的很多人,只是因為日本能辦簽證,只要能離開自己國家,去哪裡都無所謂,對日本並沒有特別的喜愛。與這樣的人能否實現真正的共生,我對此深感疑問。
日本社會在制度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外國人數量急劇增加,導致整個社會出現了各種弊端、偏見和刻板印象。這是接下來日本政府和社會必須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畢竟當一個超高齡化社會急需年輕勞動力來支撐製造、服務、護理等行業,但卻未能有效進行文化融合與社群溝通時,潛在的矛盾就會在突發事件中爆發。
未來的日本,不可能再回到“單一民族”的時代。在一個多元化日漸加深的社會中,如何實現文化的融合、衝突的減少,以及相互理解的建立是日本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7月13日匯率:0.04881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