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每一名失蹤兒童背後,都是家庭的一道深深的傷口,而這傷口往往無法癒合。
富書作者:雷利(富書團隊)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每一名失蹤兒童背後,都是家庭的一道深深的傷口,而這傷口往往無法癒合。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在一條昏暗的小巷子裡,男子惡狠狠地朝一個年僅三歲半的男孩逼近,手裡還拿著一顆藥丸。
男孩大叫後退,想要逃跑,卻不料被男人一把抓住衣領。
男人用力掐住男孩的胳膊讓他閉嘴,並往他嘴裡塞了幾個藥丸,強行逼他吞下去。
男孩嚇得渾身發抖,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湧。
但身邊沒有親人,甚至沒有過路人,他只能被迫就範……
這是郭建(化名)14歲後常常做的怪夢,夢裡的男孩就是他自己,在夢裡他看不清男人的臉,但每次他都會尖叫著醒來。
被噩夢困擾的郭建害怕睡覺,渴望正常健康的睡眠。
他曾多次向父母提到過自己做的夢,卻都被父母嚴厲訓斥不要亂說,每每這時他都倍感無助,同時也在奇怪為什麼自己一直做這個夢。
然而一天警察的到來,為他揭開了噩夢的謎底。


郭建在福建一個不富裕的農村家庭長大,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與許多同齡人不同,郭建的童年並不幸福,在家裡,父母總對弟弟妹妹疼愛有加,對郭建反而不聞不問,有時郭建感覺自己活成了一個隱形人。
2020年,14歲的郭建還未中學畢業,父母便要求他外出打工,郭建很是不解,為什麼弟弟妹妹還可以繼續上學,而自己就要外出打工。
但父母只說家庭困難,讓他多幫助家裡,郭建無可奈何,來到了一家汽修廠當學徒,每個月拿著稀薄的工資。

每天,他負責擦車、換輪胎、加機油,整天躺在推車上,被推進汽車底盤下修車,一天下來,郭建渾身都髒兮兮的。
雖然很辛苦,但郭建從未對家人有過任何怨言,每月的部分工資,他都會交給家裡,大部分用於支付家庭的開銷。
有時,父母告訴他要找一個工資高的工作,汽修廠的工資遠遠不夠家裡的花銷。每當這時郭建都暗自發誓,一定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可現實是,因為高中輟學,郭建只有初中文憑,而這個文憑離成為修理師還有很遠的路,此時的他也只能一直當學徒,郭建只希望能透過技術的提升,儘快升為修理師。
然而,郭建平靜的生活被一次人口排查打破了。
2021年7月中旬,福建警方在汽修廠附近例行檢查時,發現郭建的身份資訊充滿了疑點。
郭建說自己是福建人,但身份證上的戶籍卻寫著河北省。身份證顯示郭建14歲,但郭建長相成熟,看起來已經成年,外表看起來和身份證的年齡有很大出入。
警方記錄下他的身份證資訊,準備做進一步調查。
其實剛辦身份證時,郭建就曾文父母,為什麼自己的戶籍在河北,但父母非但沒有解釋,還讓郭建不要多問。礙於對父母的尊重,郭建沒有再詢問,慢慢地就把這件事忘了。

但警察發出的疑問讓他又想起這件事,這天郭建下班後回到家,打電話將警方對自己身份證的疑問告訴了父母,誰知父母的反應遠比他預料的更為奇怪。父母要求他儘快辭掉工作回家,不要再接觸警察。
他無法理解父母反應為何如此激烈。第二天,他藉口稱自己外出找工作,實際仍舊在那家汽修廠工作。如果辭職的話短時間內更沒有收入,郭建一心想著繼續掙錢補貼家裡。
幾天後,郭建收到了派出所的通知,竟然是要求他去做DNA鑑定,郭建再一問,警方卻說懷疑他可能是曾經5.19案中最後一個被拐賣的孩子!

這個訊息如同晴天霹靂,郭建頓時渾身僵硬,腦子一片空白。
“被拐賣?怎麼可能!我一直和我爸爸媽媽在一起!”
這時,郭建猛然想起自己曾經反覆做過的噩夢。夢中三歲半的自己孤身一人走在一條陌生而繁忙的街道。街上車水馬龍,有很多賣菜的商販。
突然一個陌生男子突然出現在他面前,男子戴著黑色帽子和墨鏡,看不清長相。他先問郭建要不要吃糖,要不要玩他手裡的玩具。

在郭建欣然同意後便將他引到一個無人的小巷子,說時遲那時快,男人強行抓住郭建,將苦澀的藥丸塞進郭建的嘴裡。
郭建想要反抗,卻發現自己動彈不得。藥丸的味道異常苦澀,男人用手順著他的脖子,動作力度過大,幾乎讓他窒息。
他大聲哭喊,用自己的手拍打男人的臉,腿腳也在朝男人蹬去,但都無法阻止男人給他喂藥的動作。
周圍的光影越來越黑,夢裡,只剩郭建和男人兩個人,周圍全是黑色的煙霧,郭建像被深淵吸進去一般。
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從夢中驚醒,渾身冒冷汗。
這個反覆出現的夢境讓他感到既熟悉又恐懼,逐漸開始害怕入睡,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陷入那個無法逃脫的夢境。
當時的郭建決定向父母求助。在一個週末的晚上,他鼓起勇氣,將自己反覆做的噩夢講給父母聽。
然而,父母的反應卻讓他大吃一驚。當他說到“陌生人喂藥丸”的時候,父親暴怒,嚴厲地呵斥他不許胡說八道,而母親則是驚恐萬分,急忙離開了客廳。

幾年後,郭建再次嘗試與父母探討這個問題,依然得到了同樣的回應。父親再次大發雷霆,母親則顯得更加躲閃不願多言。
這個夢境似乎已經成為了郭建家中無法揭開的謎團,而父母的迴避態度,讓他更加堅信這背後一定隱藏著某種無法言說的秘密。
後來,一次偶然,郭建與妹妹發生了爭執。就在爭吵愈演愈烈時,妹妹突然脫口而出:“你又不是爸媽親生的!”當時的他並沒有在意這句話,而是覺得妹妹在和他開玩笑,自己還反對妹妹說:“我是爸媽生的,你才不是爸媽生的。”

而這曾經發生過的一切,在警察說出那句“你可能是拐賣的孩子”後,一幕幕在郭建腦海中回放。
這句話彷彿一顆重磅炸彈,瞬間炸開了郭建心中的所有疑惑。過去所有的疑問,所有反覆出現的夢境,包括父母對夢境的迴避態度,從小受父母冷落和打擊的經歷,似乎都在這一刻找到了答案。
“你不是爸媽親生的”,這句話不斷迴盪在郭建的腦海裡。
究竟郭建是被拐賣的孩子嗎?他的DNA檢測結果又如何?

關於郭建的身世,一切都得從2009年開始說起。
那一年,廣西警方和福建警方成功破獲了一起震動全國的拐賣案件——“5·19案件”。這是一個始於廣西,跨越多個省份的兒童拐賣案件,涉及無數無辜的兒童,而郭建,正是其中一名曾經被拐的孩子。
2009年5月19日,廣西與福建的警方聯合成立了專案組,開始對近年來發生在廣西河池、崇左、百色等地的拐賣兒童案件進行串併案偵查。

經過五個多月的不懈努力,警方終於鎖定了犯罪嫌疑人藍樹山,這名職業人販子曾在廣西等多地的繁忙市場上誘拐了34名兒童。
市場上的家長忙於賣貨,對小孩疏於管理,而藍樹山便挑小孩獨自一人的空閒下手。
每當看到這些兒童在遠離大人的地方玩耍,藍樹山便利用一些誘餌,比如小烏龜玩具或是零食,將他們輕易帶走,再將他們送往福建進行販賣。
經過長期的偵查,警方最終解救了33名被拐兒童,但還有一名男孩王元的下落卻始終未被確認。
2014年,主犯藍樹山被執行死刑,這時,因轉手太多,王元仍然下落不明。但警方一直也沒有放棄尋找王元,而“5·19案件”也因為最後一個孩子沒找到,一直沒有結案。
直到2021年7月中旬,福建泉州德化警方在日常巡檢中,意外發現了一個名叫郭建的少年,警方查閱了郭建家的戶口簿,發現上面顯示他是2013年才落戶德化的。

疑點重重,警方迅速找到郭建的父親,卻得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郭建並非他的親生兒子,而是在13年前,郭建的父母從一個名叫郭雙進的人手中花了4.5萬元買來的孩子,買來多年才敢落戶,河北省的戶籍也是虛構的。
而郭雙進,正是“5.19案件”的共犯之一,郭建極有可能是那個一直沒找到的孩子王元。
原來,郭母曾懷了一對龍鳳雙胞胎,到了預產期郭母卻難產了,女孩順利降生,男孩出生卻死了,一家人很是難過。於是那時,郭父便決定買來一個孩子填補空缺。
一年後,2008年9月,郭雙進找到郭父,給他抱來一個3歲多的男孩,郭父便對外謊稱這個孩子是雙胞胎中的男孩,並給這個男孩起名為“郭建”,這個名字正是之前給意外去世的男孩起的名字。
2年後郭母又生下一個男孩,在郭建成長的過程中,郭父郭母日漸後悔,郭建的長相和他們一家一點也不像,他們還是更親近親生的孩子,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郭父郭母也害怕買孩子被戳穿的那一天。
於是他們想讓郭建儘快外出工作,自力更生,疏遠和他的關係。
郭建做的噩夢,缺失4歲前的記憶,和他所經受的不公平的童年經歷,背後的答案終於被揭開。
而他缺失記憶的原因,是因為人販子給他餵了大量的安眠藥導致的,但給他喂藥時,郭建感受到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恐懼,已經深深印在他的大腦皮層,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郭建常夢到有人給自己下藥。

當郭建在警方的陪同下做完DNA取樣時,雖然他心中充滿了疑問與不安,但他依然默默祈禱,等待著那決定他命運的檢測答案。
幾天後,DNA比對的結果終於出來了——郭建,正是“5·19”拐賣案件中的唯一未被找到的孩子——王元。


郭建,原名王元。他出生於廣西河池天峨縣一個普通家庭。
王元的父母在一家小小的菜市經營攤位,每天忙於做生意,根本沒有太多精力去照看孩子。
2008年8月8日,一個看似普通的下午,王元在菜市場附近玩耍,人販子早已在暗中伺機,趁著王元的父母不注意,將年幼的他帶走。等到父母發現孩子失蹤時,人販子已經和王元消失無蹤,留下的是一對焦急的父母在無助地尋找。
他們先報了警,後拼命發尋人啟事,四處詢問,卻始終沒有任何線索。
時光流逝,依然沒有任何關於王元的訊息。
2009年,廣西警方成功破獲了“5.19案件”,藍樹山等人販子被逮捕,並透露了曾經在河北拐賣過一個孩子,地理位置和形象特徵都和王元對上了號,但王元卻始終沒有被找到。
王母時常在深夜無法入眠,心裡總在想,自己的孩子究竟在哪裡。他會被照顧好嗎?會不會受委屈?她並不敢去想,如果王元真的不在了,自己該如何面對這一切。

儘管在13年的時間裡,他們又生下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但王元的影像卻始終刻在他們心裡,大兒子的被拐成為了王家人無法癒合的傷口。
十三年的漫長等待,王父已經變得憔悴,眼角佈滿了歲月的痕跡。每一次看見別人和自己的孩子一同出門,王父都會回想起王元,感到一股莫名的酸楚。他們曾是如此普通的一家人,生活雖然簡單,卻充滿了溫暖和歡笑。然而,那笑容卻被命運無情地剝奪。
2021年7月中旬,河北警方給王元父母發來一張照片,照片裡的人正是郭建,警方問王元父母郭建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兩人大驚失色,一口咬定郭建是王元,雖然距離王元被拐賣已經過了十幾年,但照片裡的男孩和王元弟弟長得一模一樣,一定是王元!

隨後他們做了DNA檢測,確認郭建就是王元,王母王父激動地覺也睡不著,無時無刻都在想著王元。
終於,這一天到來了,2021年8月1日,王元的親生父母從廣西乘飛機飛往福建,帶著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心中滿是忐忑與期許。
當已經分別13年的親生兒子出現在走廊盡頭,王母無法忍住心中的激動,她跑過去拉著王元的手,熱淚盈眶,緊緊地抱住了他。父親也深深地看著兒子的臉,心中湧動的情感難以言表,王元的眼睛也已被淚水模糊。

對於王元的父母而言,13年的苦等和煎熬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回報。他們緊緊握住兒子的手,他們的心裡的缺口,也在慢慢被溫暖和愛填滿。
面對兒子的養父母,王母雖然心裡帶著深深的恨,但無論如何,對方也把兒子帶大了,她決定不再追究。
而對於王元來說,連續幾天,他的情緒都充滿無盡的激動和興奮,原先在外打工時,他還常常為養父母對他的冷落感到難過,七八歲時就曾幻想如果自己不是郭父郭母的孩子該多好,妹妹也曾說自己不是親生的,對於自己的身份證,他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而隨著真相大白,親生父母對自己的愛勝過了自己從小感受過的一切,他內心的寒冰也在慢慢消融。面對養父母,王元稱有機會也會見面,會繼續孝順他們,他對養父母還是有很多感情,也很感謝他們將自己養大。

後來,王元回到親生父母家久住,他慢慢適應了新環境,找回了一些曾經的回憶,他記起父母是賣菜為生。牆上那張全家福,承載著父母對他的思念和無盡的期許。書架上擺放著他曾經最喜歡的玩具,那些熟悉的物件提醒著他,他曾屬於這個家,而這個家也始終在等他迴歸。他也在警方的幫助下重新辦理了新身份證,改回了原名王元。

然而,適應新生活並非易事。王元的父母得知他在養父母家受盡冷落,心疼得無法言表。王母也曾痛恨自己沒能早點找到兒子,而王父,也已經不再年輕,對於這個久違的兒子,他只希望給他一個溫暖的家,彌補那些年失去的時光。
王元也需要重新融入親生父母這個新家庭,學習如何與素未謀面的親戚打交道,如何和弟弟妹妹相處,甚至如何融入一個全新的環境。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但也充滿了希望。每一個新的名字,每一個新的家人,都是他人生中難忘的記憶。

親生父母也在努力適應,他們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團聚。關於兒子中學輟學的事宜,王母和丈夫都認為王元應該繼續讀書。於是他們便給王元報名了一所當地的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元漸漸融入了新的生活。那些曾經的夢魘、痛苦和遺憾,在親情的光輝下開始慢慢消融。他的心裡終於迴歸了平靜。
儘管王元從未擁有過一個完整的童年,但這份遲來的親情,彌補了他所有的缺憾。
這個曾經迷失的孩子,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家,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溫暖,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將站在嶄新的起點上,朝著未來的路一步步走去。


在王元的故事中,凝聚了無數人的希望與堅守。
失蹤十三年,王元的父母從未放棄過對兒子的尋找。雖然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痛苦,但他們始終堅持著一個信念——總有一天,失去的孩子會回到他們的懷抱。
王元的迴歸不僅是他們心中的一個夢的實現,更是一個關於親情、愛與重生的傳奇。
然而,王元的故事並非個例。近年來,隨著反拐賣兒童的工作日益加強,即使科技越來越發達,警力越來越充足,但拐賣兒童案件依然還在發生。
而每一起拐賣案件的背後,都是一對父母的心碎與無盡的痛苦。對於王元的父母而言,儘管他們經歷了漫長的等待與煎熬,但最終得以重逢。
然而,世界上依然有無數家庭,因為丟失孩子而痛苦掙扎,苦苦尋找。
每一名失蹤兒童背後,都是家庭的一道深深的傷口,而這傷口往往無法癒合。
讓我們共同呼籲,願被拐兒童相關法律法規能更加完善,增加買家賣家同責等的法律條款,國家生產出更先進的防拐騙科技,減少被拐兒童的數量。
同時,我們也期盼著,願世間無拐,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父母身邊成長,願每一位父母都能夠陪伴自己的孩子,度過每一個重要的成長時刻。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雷利,富書團隊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香克斯,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