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育圈的“大瓜”,比金秀賢的“性醜聞”更炸裂!

👏媽媽們,開頭速速說一嘴,安德瑪專業運動跑鞋正在秒殺價開團569元的線下專櫃款秒殺價只要229元。因為這個折扣對線下衝擊太大,品牌方今天通知最多隻給再保留兩天。目前有部分碼已經斷貨了,大家有需要的趕緊進社群搶!

鞋子尺碼

33-40

,孩子和大人都可以選。還

限時加贈專櫃在售款襪子!

除了鞋子,還有安德瑪速乾衣,同樣也是限時破價,掃碼找小助手進社群購


昨天引爆熱搜的那個韓國頂流明星的大瓜,看得我目瞪口呆。
據韓國媒體直播曝料,金賽綸15歲的時候開始和金秀賢交往,兩人交往了六年時間。
事件中心的男主金秀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而女主金賽綸則非常不幸的在上個月16日被發現在家中死亡,而那天也是金秀賢的生日。
韓媒爆料之後,金秀賢公司就出了通告,聲稱這段戀情完全是子虛烏有。
不過今天又爆出了新的內容……
事情的真相估計還得等一陣,只是之前在傳出金賽綸自殺的訊息之後,我看過一些這個小姑娘的資料,她的童年經歷實在太苦太苦了。
她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中,患有嚴重抑鬱症的媽媽要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她在一歲多的時候就被媽媽推出去做童模賺錢,9歲開始拍第一部電影……那以後,家裡所有的經濟重擔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
從出道之後就不斷不斷地被校園霸凌和網暴,很多人都說她的眼神很有破碎感,但媽媽則這樣評價:“那不是刻意表演而是自然流露,並非演技”。

演藝圈林林總總的壓力不是一個小姑娘能獨自消解的,這也導致了她22歲時酒駕事件的悲劇(但今天又爆出她是因為其他原因酒駕的)。
不管怎麼樣,因為犯了錯,她接不到片,賺不到錢,直接被逼到退圈。身上還揹負了當初付和解金和違約金的高額債務。
生命的最後兩年,她完全處於一個無路可走的狀態。
好像每一年都能聽到韓國女藝人“驟然離世”的訊息,鄭多彬、崔真實、崔雪莉、具荷拉,都在自己最美的年華里走上了不歸路。
不得不感嘆,韓國社會方方面面的“競爭壓力”以及大環境對女性的極致不友好,已經到了一個病態的地步。
今天特別想給大家推薦一部我最近追完的韓劇《善意的競爭》,說的就是一群花季少女用各種近乎自殘的方式惡意競爭的故事——
為了在學業上勇爭第一,她們把藥當飯吃,靠輸血續命、做手術閉經,甚至有人從基因裡就開始篩選……
雖然裡面很多故事情節略帶誇張,但是那種不顧一切拼命卷的氛圍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滿滿的共鳴。
所以一上映就在豆瓣拿下8.9的高分,還引發了空前的熱議!
它拍出的不只是教育的殘酷真相,更是刺破了最本質的問題,整個社會都病了——將一個人的自身價值完全綁定於競爭體系,連最本真的情感都會被異化為絞殺人性的兇器。
01
劇中的女主劉潔伊,就讀的彩華中學是韓國最好的私立高中,裡面的學生都是未來的精英。
劉潔伊就是精英中的精英,不僅代表學校去宣傳招生,走過教室都能迎來一眾女生的羨慕凝視,還是學校永遠不可逾越的全校第一。

另一位女主角禹瑟琪則擁有相反的命運,她自小被遺棄,在福利院長大,常常受到霸凌,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她在偷偷打工時被一個小混混勸學:“你最好認真讀書,這樣才不會過的像我一樣。”

自此禹瑟琪發奮讀書,成績突飛猛進,成為“鄉下第一”,身邊人也因此開始對她表達“善意”。
連她的生父都突然出現,她藉著跟生父的關係最終得以進入彩華高中學習。

一個鄉巴佬在精英學校插班學習,沒錢沒背景難免受到欺負,有人故意弄髒她的衣服,有人私下圍攻霸凌。
不過奇怪的是,劉潔伊總能及時出現,分享自己的乾淨襯衫和複習班資料給她,把她從一群虎視眈眈的人中間拉走。
禹瑟琪非常不解,為什麼劉潔伊要對她那麼好?
劉潔伊說:“我很尊敬你,我知道你在上個學校每次都考全校第一,卻沒有另外補習,我想知道你的讀書方法。

原來這所精英學校女生們所處的環境,惡性競爭已經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
食堂午餐時間,學生們集體磕“聰明藥”,像吃家常便飯一樣習以為常

吃完這種藥有什麼效果呢?
人就好像掉進了深海之中,可以更加精神抖擻、全神貫注的刷題學習,記憶力也會變好。

這還不夠的話,還可以掛上500cc的鮮血,繼續熬夜刷題學習,比打吊瓶學習還要慘烈。

更有同學為了不耽誤學習,在子宮裡注入一種避孕器來調節荷爾蒙濃度,使子宮內膜變薄,以維持長久沒有月經的狀態。

太令人震驚又心疼了,學生們為了學習“榨乾”了自己全部精力和智力,還要依靠外界的科技與狠活續命。
不僅摧殘身心,還需要花不少錢,比如補習班就價值不菲,一科就要250萬韓元(約和人民幣13,450元),禹瑟琪根本上不起。

如此昂貴的補習班,班上的同學卻幾乎人人都上,以至於在學校學習期間,老師根本不講課,就開始超綱考試。

禹瑟琪在考場裡當場愣住了,同學們對答如流,只有她沒有學過考卷上的內容。
02
孩子們的惡意競爭的背後是無處不在的權力資本以及“貪婪”的大人們。
劉潔伊的父親劉泰俊是醫療中心的院長,他所在的醫院就提供學生們所用的“聰明藥”。

劉泰俊是“優學生競賽”的信奉者,從劉潔伊還是一個受精卵開始,他就精心策劃培養績優者,疑似透過基因篩選來製造最優後代。
為了讓女兒擁有好的八字,他費盡心機找了命理師算命,提前剖腹產讓女兒降生。

劉泰俊還領養了一個女兒劉潔娜,目的就是為了讓她和劉潔伊形成競爭關係,刺激親生女兒在優勝劣汰的環境中成長。

比如,兩人考試錯幾道題就要被對方打幾下,劉潔伊為了不被姐姐打,小小年紀一天坐10個小時拼命學習。

學校有誰比劉潔伊學習好,劉泰俊也非常關心,有必要時還會適當干預,確保女兒的領先地位。

除了學習,父親卻什麼都不關心,劉潔伊得了馬術冠軍他不在意,姐姐劉潔娜生病之後他也不關心。
姐姐在高度緊張以及競爭失敗中陷入精神問題,劉潔伊看似是勝利者,內心也十分孤獨和封閉。

親情在成績面前不值一提,大人的冷漠與變態讓孩子們形成了畸形的三觀,隨時可能誤入歧途。
禹瑟琪跟他們比起來算是來自社會底層,她的父親本來是彩華高中令人敬仰的高考出題專家。不幸的是,他在讓禹瑟琪成功轉學之後,火速下線,離奇去世,成為全劇最重要的疑點。

當雙女主越走越近,禹瑟琪發現自己父親的死和劉潔伊的父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所有線索相互交織,最終指向一個龐大的利益鏈:教育精英與醫療資本相互勾結,將學生變成為可以用分數衡量的 “商品”
司空見慣的“聰明藥”來自黑市,背後是醫療體系暗箱操作持續供應,獲取高額利潤。
價值不菲的補習班與學校關係緊密,學校默許授課、習題講解都在補習班進行,學校倒成了測試學生補習效果的考場。
學校這個教育聖地實際上成了財閥的 “資源集散地”,財閥子女可以透過特權入學,還可以買賣“分數”。
教育資源被權力和資本所掌控,成為維護特權階層的工具,學生則是整個利益鏈條上的工具人和犧牲品。
每個角色在分數迷宮中跌撞前行,都在叩問這個時代最尖銳的命題:教育是在培養完整的人,還是在生產標準化零件?
03
在很多網友都連連感嘆劇情太過狗血抓馬之餘,其實更驚悚的卻是現實,很多情節都不是憑空捏造的。
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的資料顯示,有8.6萬的10—19歲患者服用一種叫“哌甲酯”的藥物用來輔助學習,佔所有使用該藥物患者的30%。

“哌甲酯”是一種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本來是用於治療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的。
因為它能提高多巴胺水平,暫時提高注意力,被不少韓國人誤認成提高考試成績的“聰明藥”
韓國《中央日報》還報道過,一些學生為了取得這種處方藥,會向有處方的同學高價回購藥物,或者裝病騙取醫生的處方。
還有家長在數學競賽前帶孩子去打“聰明針”(一種大腦活性劑),據說可以增加腦部血液供應,孩子能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有效提高考試成績。

除此之外,還有遍地開花的補習班,在首爾地區竟然比咖啡廳、便利店還要多,所以韓國也有“課外培訓共和國”的美稱。

不上補習班已經是一種“社會壓力”了,甚至還有一種誰上的多誰有優越感的奇怪氛圍。
韓國紀錄片《學習的背叛》真實地記錄了這種揠苗助長的學習現象,8%的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習高中內容。

韓國的大學錄取率雖然超過70%,不算低,但是真正能確保前途無量的大學只有三所::首爾國立大學、韓國大學和延世大學,被稱為“SKY學校”。
“SKY學校”供應著全國70%的企業高管,80%的公務員,錄取率卻只有1%。進入“SKY學校”成為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更是是否成功的標誌之一。

全國的學子都是傾全家之力削尖了腦袋要上這些學校。
韓國流行一種“三進四當五落”的說法,意思就是:睡3個小時,進入SKY學校,;睡4個小時,考入其他大學;睡5個小時,就不要夢想能上大學了。
可想而知韓國學生早已努力到疲憊不堪,精神頹靡,難怪才有了上面飲鴆止渴的奇葩操作。
競爭本來就不是原罪,是人心和社會風氣讓競爭變了質。
看到這些殘忍的故事和“卷”到全社會都精疲力盡的案例,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在心裡提醒自己,做父母的初心,是成為孩子疲倦時身後的港灣,而不是催促他們上陣殺敵的小鞭子。
比起滿分試卷,我們更該守護的是他們能笑著奔跑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