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老鐵們大家晚上好!
昨天半夜收到了某集團領導的兩個電話,心理壓力巨大,由於我是家中獨生子,我忍痛刪了,上次和馬雲打官司,我爸媽好幾天沒睡好。
今天還是迴歸我的老本行投資,和大家說說家裡有礦,心中不慌!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對抗通貨膨脹!
先給大家上兩張絕密圖:來自彭博社


如何正確認識無形大手和市場需求供給之間關係,才是一個合格投資者應該做的,這一次我站在大通脹這一邊!

大宗商品價格短期內或將很難回落,甚至不排除繼續上漲的可能。因為美國已經表現出不太在意通脹帶來的挑戰,儘管其通脹已經處於20年來的最高水平。據媒體報道,拜登政府將提出一項高達6萬億美元的預算,用於基建、教育、醫療等專案。過去兩週,大宗商品價格和數字貨幣回撥是美國政府採取打壓措施的結果,而流動性氾濫問題並未得到解決,美聯儲逆回購交易量已經接近5000億美元。
如果拜登政府的預算案透過,再加上其他國家也相繼加入恢復經濟的隊伍,在美聯儲不改變現有政策的前提下,大宗商品的價格無疑將繼續得到流動性和供需錯配的強烈支撐。市場非常清楚的是,當拜登政府可預計的債務規模越來越大,就會進一步遏制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拜登政府甚至可能允許或者推動負利率的出現。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人已經不在意通脹,那麼,大宗商品價格就很可能會成為中國要面對的挑戰。
因此,如果市場由此看空美元,就可能做多人民幣。在全球流動性氾濫的背景下,如果市場預期一致,製造單邊升值預期,那就可能會出現炒高人民幣匯率的問題。因此,有關部門警告,未來影響匯率的市場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幣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不要賭人民幣匯率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有必要做好預期管理,打擊各種惡意操縱市場的行為。
此外,應該科學把握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節奏,這是一個長週期的工作和任務。當前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防止一刀切。應該處理好減汙降碳和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群眾正常生活的關係,避免對經濟造成衝擊。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美聯儲寬鬆政策,就應該加強國內供給保障的作用。
我的點評:
當市場錯誤認為有色金屬的行情已經結束,有色股的股價必然會非常難看,但如果你能正確分析出有色金屬漲勢也許並沒有結束,那麼你可以賺到一大波認知以內的錢,即通脹的錢!
預期差,預期差,預期和真實之間有差距,才有大錢可以賺!
拜登6萬億美元預算對金屬需求影響

事件:紐約時報報道,拜登政府將提出2022年6萬億美元財政支出計劃,預算包括三部分內容:
1)升級美國基礎設施
2)擴張社會保障安全網
3)教育、醫療、減碳、軍事及疫情恢復等可自由支配開支專案。
一、財政預算細分:對商品的影響重點是2.3萬億美金的就業計劃。屬於草案:包括交通基建6210億美元,其中電動車產業鏈激勵支出1740億美元,住宅及社群基建6890億元,研發製造5800億元和養老服務4000億元。
二、相比往年,基建預算部分明顯強化。相比2020和2021年財政預算,此次基建預算的量級和細化內容引人注意。過往的財政預算偏向於醫療、社會保障領域;此次的基建預算對於金屬需求屬於新增需求。
三、對金屬的影響:基建+電動車
1)直接的基建影響:2.3萬億美金就業計劃(草案)裡面的包括交通基建6210億美元和住宅及社群基建6890億美元。
1億美金投資基建,大約對應新增0.02萬噸銅和0.06萬噸的鋁需求。因此,每1.5萬億美金基建,則可推動300萬噸銅和900萬噸鋁的需求。如果是8年完成,那麼每年需求量為40萬噸銅和110萬噸鋁。相對於全球每年銅約2800萬噸和鋁約6500萬噸的需求量級,大約影響量在1.5%左右。
2)電動車產業: 週三,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透過一項價值2595億美元的清潔能源稅收抵免方案,其中包括316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消費者激勵措施。
電動車法案核心意在推動電動化滲透率提升;我們對比了2030年VS 2020年鋰、鎳、銅需求量增幅空間:其中鋰需求預增17倍,鎳預增約3倍,銅預增約40%。
四、商品/股票,處在歷史奇點。不斷強調CRB商品指數/道瓊斯處於1900年後的歷史最底位,核心想說明兩個問題:
1)商品的供給資本開支已降低到極值,資本市場對於上游礦業部門的再融資意願低。
2)需求端的發力到了一個奇點,"脫虛入實"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
我看好以鋰、鎳、銅為首的商品價格步入長週期上漲通道。

類似洛陽鉬業這樣的有色金屬股我覺得還是大大低估了,當然比洛陽低估的還有很多,具體請參考我知識星球。
很多人調侃,你看起來像富二代,是不是家裡有礦啊! 其實在中國人心裡,家裡有礦才是名副其實的有錢富有,而家裡有廠,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倒閉呢?當然家裡有兩棟樓和家裡有礦是一個意思。
為什麼家裡有礦已經形成一種共識,因為上百年來,煤礦金礦銀礦錫礦鈷礦鋰礦等各種金屬價格還是跟著通貨膨脹走的,如果社會發生嚴重通脹,那麼能抵禦這種通脹的只有小金魚,不信你問蔣介石,為啥臨走之前把國庫裡的金條都搬走了!
早在1948年12月1日,蔣介石就已經安排人手,分兩次從上海運走了257萬多兩黃金和1000箱銀幣。到了1949年1月10日,他又派蔣經國攜密令去上海見當時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將中央銀行所有庫存黃金透過軍艦和飛機移存到臺灣。事實上,運送黃金至臺的工作一直陸陸續續持續到1949年8月,最終向臺灣轉移的黃金約在447.5萬到456.5萬兩之間;另有1億多兩銀圓、銀磚和上億元美金,據當時“監察院財政委員”會秘密會議報告,總價值當在5億美元以上(相當於現在500億美金以上?)。

其中受到傷害最為嚴重的是普通百姓。蔣介石逃離大陸前,強制用金圓券換取百姓手中的黃金。而這一切只是蔣介石空手套白狼的騙局,老百姓用黃金換取的金圓券只是廢紙而已。在搜刮能帶走的所有黃金後,蔣介石逍遙自在地逃亡臺灣。
這些黃金銀元外幣也成為了蔣介石能夠在臺灣站穩的最重要支援之一。蔣經國就曾說:“政府在播遷來臺的初期,如果沒有這批黃金來彌補,財政和經濟情形,早已不堪設想了。哪裡還有今天這樣穩定的局面?”
對於人民幣升值和通脹,你怎麼看?歡迎在下面留言!
請看完順便點一下在看 按鈕,希望大家多去群裡和朋友圈分享我的文章!你的每一次在看 就像點贊一樣,就是在支援我的創作,感謝老鐵們!

拓展閱讀:
時隔兩個甲子120年,中國人面對美國人終於硬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