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我們再次抵達西寧,回到光影與山風交匯的地方。那些熟悉的街道、充滿熱情的觀眾、以影像為錨的對話,再一次讓電影的現場感與現實感交疊、發酵。
在這裡,有以五分鐘完成躍遷的超短片嘗試,也有用鏡頭丈量自然的訓練營遠行。實驗與先鋒在此生根發芽,敘事與表達在此重新排列。許多作品不再以完成度或敘事結構為目標,而以“正在形成”為價值,以“不穩定”為美感。我們歡迎這樣的開放性表達,它讓電影不再只是結果,更成為過程。我們不急於命名一切,只願在這片影像熱土上為新的可能留出空間。
行至第十九年,FIRST依舊致力於在不同板塊之間創造縱深連線:在創投會的交換與等待中,我們看見一部作品如何從構想到願景;在紀錄片實驗室裡,我們與現實世界保持有溫度的觸碰;在影人夜談和行業對話中,我們試圖釐清藝術實踐的路徑,同時也允許自我搖擺、重塑、再出發。
就像主競賽評委會主席伊莎貝爾·於佩爾在媒體見面會上所說:“要建立風格辨識度,方法很簡單,就是儘可能地單純,不需要問是藝術電影還是商業電影,只需要去問這是不是自己想表達的。無論是作為導演還是演員,創作這件事都是相似的,每一次表達都是從自己的內在挖出一小塊引發大家的共鳴,而這件事是無窮盡的。”
創作的核心從來不是型別的劃分,而是能否忠於內心、坦誠表達。風格不必被急於命名,意義也不需先驗確立。真正打動人心的,是創作者從自己身體裡挖出的一小塊感受——那是疼痛、是愛、是真意,也是無數人共鳴的起點。

最佳動畫短片
《華麗島》

西風導演作品《華麗島》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動畫短片,由FIRST訓練營年度導師團Omnes Films頒佈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父女的離散與重逢,成為解讀“殘骸”這一核心意象的精密切口——它既是物理世界的崩解與傷痕,亦是精神家園的流離與異化。影片構建的視覺王國,其斑斕與“華麗”之名形成深邃反諷。體現在物質細節的精密構建與聲畫的互文共生,共同支撐起這個充滿隱喻的異色世界。

製片人顧真松表示,他和導演西風五年前在FIRST認識,回去後就合作開了獨立工作室,這是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他說:“我們也是‘闖缸魚’的一員,做電影臉皮要厚,膽子要大。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佳短片
《空空》

龔博辰導演作品《空空》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短片,由FIRST主競賽評委會評委文牧野、易烊千璽頒佈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短片以精湛的視聽語言,在有限的敘事時空中構築起復調的情感結構。視角兼具澄澈與鋒利,演員極具張力的表演與導演精準的場面排程相得益彰,將一場驚心動魄的個體逃亡敘事,升格為對家庭暴力普遍性創傷的深刻社會隱喻。

導演表示,希望不論何種途徑出來的創作者,都能堅持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堅持做有意義的事情。
特別提及(短片)
《寇比力克,我愛你》

澤凡導演作品《寇比力克,我愛你》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短片單元評委會特別提及,由FIRST主競賽評委會評委文牧野、易烊千璽頒佈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導演以獨特純熟的電影語言,在情感的天平上擺弄理智的砝碼。流暢自由的影調,明快的節奏下暗藏鋒刃,將愛情的命題演繹出富有戲劇性的多重色彩,亦帶領觀眾深入親密關係中最隱秘的心理迷宮。

導演澤凡表示,短片源自於他自己的故事,在拍攝的過程中和很多優秀的、美麗的人發生了聯絡。“相信每個觀眾看了之後都會有自己的理解,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必須存在。”
一種立場
《呼朋引伴》

評委會推介語:以坦率的勇氣,帶領觀眾踏上難以被定義的漫遊。夾敘夾紀的城市摺疊,以孩童的腳步行走與發現文化地貌,嘗試捕捉地方肌理與消逝的痕跡,並繼而展開一幅蕭山亞運前夕的液態地景圖,詰問無形之中的宏大隱痛與消隱落寞。

導演楊正騏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投遞的電影節,也是第一次入圍。“我非常認可FIRST穿透現實的精神,也是FIRST精神鼓勵我拍出這部電影。”
特別提及(劇情長片)
《不遊海水的鯨》

汪迪導演作品《不遊海水的鯨》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長片單元評委會特別提及,FIRST電影市場公開周導師馬浴柯、特邀電影人張新成頒發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以強烈作者意識,構建了一個探討生命迴圈與時空模糊的影像世界。其空間排程與長鏡頭語言形成獨特韻律,冷冽的單幀畫面與精準的歷史空間還原,展現出導演對特定視覺譜系的深刻回應與個人化轉譯。作為一次專注的藝術實驗,其在視覺完成度與創作意志的純粹性上提供了獨特的探討空間,顯露了導演未來創作的可能性路徑。

導演汪迪表示:“電影拍了四年,電影之神就是團隊的大家。最後想說,為什麼醜小鴨會變成白天鵝,因為它本來就是天鵝!”
最佳編劇
王通、姚睿、施一凡《長夜將盡》

《長夜將盡》的編劇王通 、姚睿、施一凡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編劇,由特邀電影人王珞丹、FIRST電影市場評審陳舒頒發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這是一次以型別敘事為刃,對社會痛感與人性幽微進行大膽勘探的書寫。影片以冷冽視角切入老齡化社會的沉默腹地,對生命尊嚴展開極端叩問。編劇構建了一個充滿內在張力的核心設定——當“不該發生的愛情”撞破精心維持的死亡秩序,其價值在於鋒利地撕開了我們集體迴避的死亡禁忌,迫使觀眾直視老年群體所處的道德與存在困境。

影片的導演、編劇王通表示:“我14年前第一次來到西寧做FIRST的志願者,10年前帶著畢業短片來這裡放映,今天終於帶著第一部長片來這裡,回家的感覺特別好。寫劇本時經常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但想到十年前的那些創作者們,拿到“磚”的時候都會說,我就是要死磕,所以我也就這麼磕了下來。感謝所有陪我一起‘死磕’下這部電影的人們。長夜將盡,世界日出,電影生長在每個瞬間。”
最佳藝術探索
攝影 王晴 -《無盡之旅》

《無盡之旅》的攝影指導王晴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藝術探索,由FIRST主競賽評委會評委宋曉傑、“FIRST FRAME她的一幀”單元年度推介人周美君頒發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影片以冷寂的影像凝視技術對人類存在的收編。少年在荒原與資料世界的夾縫中游蕩,其精神遊離於漸次收縮的畫框之外,成為存在懸置的視覺隱喻。影片智性地構建了低成本的末世美學,剋制呈現選擇的未完成狀態,是對歸屬命題一次冷靜的影像實驗。

王晴表示,影片的影像風格是她和導演共同的成果,影片能夠完成和整個劇組的努力密不可分。
最佳演員
饒曉志 – 《長夜將盡》

《長夜將盡》主演饒曉志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演員,由FIRST主競賽入圍評審郭柯宇、“FIRST PIONEER先鋒創作”單元評審郭采潔頒發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角色的苦澀與隱忍,深植於遊移的眼神與微跛的怯步之中,宛如與衰老困獅共舞一曲絕望。以難以確證的真心,換取了決絕的收場。其表演從隱抑的故作鬆弛,終至糾葛的迸裂,層次昭然。這正是演員以角色之魂,完成對觀眾心智的必然征服。

評委會大獎
《燃比娃》

李文愉導演作品《燃比娃》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評委會大獎,由FIRST電影市場主理人林志玲、馬思純頒發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以二維手繪為介質,重述少數民族傳說。其水墨視覺系統尤為卓異:流動的墨跡在嚴寒中構建出既原始又詩性的神秘場域。這不僅是風格的抉擇,更是對動畫本體語言的凝神迴歸。創作者以幀幀勞作,使古老神話在冷冽的影像肌理中獲得當代再生。

導演李文愉表示,這是他第三次來FIRST,2021年《燃比娃》還未完成時,已經在FIRST創投會得過兩個獎,他很意外。同時他也感謝了所有陪伴他一路走來的夥伴,包括他的小狗。“今年很多動畫作品得獎,對我這樣的動畫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最佳導演
姜曉萱 -《一匹白馬的熱夢》

《一匹白馬的熱夢》導演姜曉萱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由FIRST主競賽評委會評委許月珍、特邀電影人葉童、FIRST電影市場年度導師張頌文頒發榮譽。
評委會推介語:影片以樸素有力的影像,記錄時代側影下普通人尋找位置與尊嚴的無聲旅程。它敏銳捕捉了土地與精神的失落,聚焦一位青年牧民遊走於舞臺“英雄”扮演與現實生活困頓間的撕裂。影片拒絕提供廉價慰藉或答案,以清醒甚至近乎“殘忍”的誠實,將美學追求與人文關懷推向高潮,而貫穿全片的原生態生命力,正是這場熱夢最動人的註腳。

導演姜曉萱說:“這是我第一次得導演的個人獎,這也是整個團隊共同的獎。兩位主演以前都是馬術特技演員,非常開心能夠透過這次機會讓大家認識他們。”
最佳劇情長片
《老蔡的奧德賽》

評委會推介語:影片以樸素的影像沉入生活底色,勘探庸常生活中的粗糲肌理。當蟄伏的書寫化為刺向生活的稜鏡,虛構的文學創作與現實並軌,執拗於精神荒原之上叩問個體存在的意義。導演引領主角以肉身衝撞時代的困局——直至鋼鋸撕咬鎖鏈的刺響震盪,那具象的震顫終在影像微光中迸射,豁然照見生命原野的深廣與開闊。

導演劉金宇表示,其實這次來主要是想找到更多創作的可能性,找到跟他一樣在堅持做電影的人、找到同頻者,對於獲獎他完全是意料之外。“最開始我對做電影也沒有信心,但越做越發現,只要堅定做下去,是一定能成的。”
觀眾選擇榮譽·劇情長片類
《一匹白馬的熱夢》

《一匹白馬的熱夢》聚焦一位青年牧民在身份流轉中的內心掙扎,從草原深處走向馬秀舞臺,他在飾演英雄的同時不斷質問真實的自我。影片以冷靜而剋制的方式,注視傳統與現代碰撞下個體命運的搖擺,在沉默與妥協之間揭示出草原青年所面臨的文化斷裂與生存困局。
導演姜曉萱提及電影故事是根據男主演的真實生活改編,製片人莫珠琳坦言說這是他們最想拿的獎,最後又感謝了一次觀眾,“因為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觀眾選擇榮譽·紀錄長片類
《東方花園》

《東方花園》回望一個東方家庭十年間的聚散離合。面對家族中那些被隱藏的創傷與情感,導演不甘於逃避和沉默,試圖在過去苦難中尋找彌合的機會,也讓紀錄本身,成為一種捕捉和表達愛的方式。
《東方花園》的採訪龐博稱,因為導演不在,所以決定讓全組的女孩子上來領獎,“23日拿到評委會特別提及十分激動,今天拿到觀眾選擇榮譽更加激動,希望以後能夠帶給大家更多更好的作品。”
觀眾選擇榮譽的獎金由西寧市城西區政府特別支援。
“像做了一場夢一樣。”有志願者如是說道。創作者以影像為帆,觀眾以觀看為岸。所有未完成的、正在生長的、閃爍著細小光芒的故事,都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片刻的落點,也將從這裡再次出發——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正式落幕,我們在光影中遨遊向未來、向遠方、向我們經驗的邊界、向我們未曾涉及的生活。當我們遠行,至於彼方彼時彼刻,回首時或許仍會記得那些流連在高原、流連於創作和思考的夜。
願電影之神庇佑每一個勇敢的創作者。
導筒 x 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 系列報道
西寧的夜|野孩子,回春丹等樂隊亮相FIRST
第十九屆FIRST競賽劇情長片入圍|16簇野草,疾風中破土而出
▲▲▲
推廣/合作/活動加微訊號:directubeee

▲▲▲
創作不易,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