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鄉,借幾部電影念念故鄉|東京銀座華語電影展映

㊟《落葉歸根》
我認為我做出了選擇,事實上 我是被選擇了,或者說我被那些早已為我準備好的東西選擇了。/《迴歸故里》
臨近傳統春節,是異鄉人難熬的日子,尤其是異鄉並不存在一個理直氣壯的“春節假期”時。城中一片忙碌,異鄉人會無端生出一些可以稱做”Nostalgia”的情緒。
據說”Nostalgia”這個詞,是瑞士醫生 Johannes Hofer 於 17 世紀創造,以古希臘文的“回家”(nóstos)與“痛苦”(álgos)合併而成,形容人無法回鄉的痛苦之情,即使這種對故鄉的憧憬通常理想化且不現實的。不能返鄉的痛,帶來對故鄉的美好想象,或許,這即是鄉愁。
春節前 2 月 3 日- 2 月 5 日單向街書店·東京銀座店聯合小夢大作、FIRST 青年電影節主動放映單元推出 Nostalgia (思鄉)華語電影展映活動,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三部華語電影及與導演的映後交流,希望能在異鄉帶來一些屬於故鄉的氣息。
Nostalgia (思鄉)
華語電影展映
放映片單及安排
《八月》
2 月 3 日 17:30-19:20 放映
19:20 導演張大磊線上交流
《暴裂無聲》
2 月 4 日17:30-19:00 放映
19:30 導演忻鈺坤線上交流
《白塔之光》
2 月 5 日 17:00-19:25 放映
19:30-20:30 導演張律現場座談
地 點
單向街書店·東京銀座店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1-6-1)
內容支援 
FIRST 青年電影節主動放映單元
主辦支援 
小夢大作
票 價
《八月》+導演張大磊線上交流  2000日元
《暴烈無聲》+導演忻鈺坤線上交流 2000日元
《白塔之光》+導演張律現場座談 3000 日元

(單向街書店·東京銀座店會員均可免費參與)

掃碼報名
#聯映影片及導演介紹
01
《八月》
導演:張大磊(線上交流)
單向放映:2 月 3 日(週六)17:30 開場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一個西部小城,結束了小升初考試的張小雷終於迎來了暑假。恰逢那一年開始實施國有單位轉型,他生活的機關大院裡,每個家庭每天都被改革的事情衝擊著。在立秋那天夜裡,院子裡的曇花開了,而大家的命運從此改變……
電影是青年導演張大磊取材於他記憶中的童年的故事,以小孩的視角去描繪了在九零年代國企改革背景下,一個大院的平凡家庭面臨無可阻擋的時代大潮下的日常片段,在綿密細碎的生活日常裡,埋著時代的浮沉和歷史的低語。
本片上映於 2016 年,是張大磊的長片處女作,提名第十屆 FIRST 影展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和最佳藝術探索;獲得第 53 屆臺灣金馬影展最佳劇情片、最佳新演員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三個大獎。並獲得第 29 屆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張大磊
導演、編劇、剪輯、藝術指導
代表作:劇情長片《八月》《藍色列車》,劇集《平原上的摩西》;短片《我的朋友》《下午過去了一半》《法茲》
獲獎情況:
2016 年《八月》提名第十屆 FIRST 影展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和最佳藝術探索四個獎項,獲得當年度第 53 屆臺灣金馬影展最佳劇情片、最佳新演員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三個大獎;
2021 年《下午過去了一半》獲得第71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短片評審團大獎;
2022 年《平原上的摩西》入圍第73屆柏林電影節劇集單元,成為首部入圍該單元的華語作品;《我的朋友》入圍第 73 屆柏林電影節短片單元,並先後入圍數十個國際電影節及展映。
02
《暴烈無聲》
導演:忻鈺坤(線上交流)
單向放映:2 月 4 日(週日)17:30 開場
故事發生在偏僻貧瘠的山村之中。牧羊少年張磊突然失蹤,他的父親啞巴礦工張保民到處尋找他的蹤跡。三天後,律師徐文傑的女兒也失蹤了。巧合的是,這兩起失蹤案件正好都和煤老闆昌萬年有關……
電影以寓言和高度風格化的方式,像手術刀一樣劃開上層失態、中層失德、底層失語、人間失格的社會癥結。故事看起來荒誕不羈,或者懸念叢生,但傳遞出的底層互害資訊,卻很容易被感知到,引發觀眾立刻的共鳴,讓人觸目心驚,又沉默無聲。
本片是導演忻鈺坤的第二部作品,上映於 2018 年,獲得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和最佳男主角獎,第 11 屆 FIRST 青年電影展閉幕影片。
忻鈺坤
導演、編劇
1984年生,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代表作品有電影《心迷宮》《暴裂無聲》《熱搜》。其電影長片處女作《心迷宮》曾奪得第 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第 30 屆華沙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華沙大獎,第 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2014 年度表彰大會年度評委會處女作特別表彰;併入圍包括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臺灣金馬獎、香港國際電影節等在內的多個國際影展,受邀在超過 16 個國家及地區的電影節展映。
03
《白塔之光》
導演:張律(現場座談)
單向放映:2 月 5 日(週一)17:00 開場
故事設定在當代北京。離異男子谷文通放棄詩歌創作,與一位年輕攝影師歐陽文慧合作做起了美食博主。一次偶然的機會,谷文通得知了歐陽文慧的隱痛往事,又發現了自己父親失聯四十多年的真相……
這部略為哀傷的電影講的是中年,一個美麗的幻想中的古都,現在變成了憂傷的中年人的城市,是當代的“哀樂中年”,也是一首送給北京的輓歌。
本片是作者導演張律的最新作品,辛柏青、黃堯、田壯壯等主演。第 73 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影片,第 13 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藝術貢獻獎。
張律
導演、編劇,製片人
1962 年出生於中國延邊。2004 年,他執導了他的第一部長片《唐詩》,該片入圍洛迦諾電影節。隨後,他在中韓兩國開啟了其導演生涯,拍攝了十多部長片電影。他的第二部長片《芒種》(2005 年)入圍戛納電影節影評人週,並獲得 ACID-CCAS 大獎。《沙漠之夢》(2007 年)和《白塔之光》(2023 年)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豆滿江》(2010 年)和《福岡》(2019 年)也均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首映。
Nostalgia (思鄉)
華語電影展映
2 月 3 日 – 2 月 5 日 17:30 起
單向街書店·東京銀座店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1-6-1
掃碼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