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 // 電影 // 放映 // 課程
本文來源FIRST電影展,作者紀錄片實驗室
以影像承擔公共責任
用紀實喚醒公民意識
2025年7月23日,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紀錄片日·榮譽之夜啟幕。策展人朱子驕介紹,今年共有45部紀錄片入圍。

主競賽單元及超短片單元分別收到201部和111部紀錄作品報名,佔各單元報名影片總數的14.58%和14.9%;最終16部紀錄片入選競賽單元,7部作品進入超短片單元的競賽及展映。
紀錄片實驗室與產業放映吸引了90個專案和16部影片報名。

呂仔祥導演《遊子跨越日誌》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主競賽單元——最佳紀錄長片。
評委會評語:關於勇氣與重生的動人之作,切入被公眾視野所忽視的群體,堅定的鏡頭既是身份轉變的見證,也是困頓中導演伸出的隱約支撐的雙手。普遍人性的真實劇場中,接納讓愛意變得更加溫和寬廣。
呂仔祥導演:“我真的非常非常意外,感謝FIRST把這個獎項給了這一部關於勇氣、關於做一名普普通通女孩子的故事,昨天首映的時候一些觀眾哭了,我也跟著哭了,那一刻我覺得這個片子做得真值。”

《東方花園》獲得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提及。
評委會評語:生活高於編排的荒誕與真實,導演對準至親的攝影機道破東方家族中隱秘的傷痛,在苦難與逃避面前,挺身彌閤家庭的聚散離合,而在深淵中彼此的關照,煥發出人性微光與溫度。
周俊森導演:“我在經歷影片中所記錄的這些事時,覺得特別無助、惶恐,那時我就想,這個世界上會不會有一個人,正在跟我經歷一樣的情感。如果我把我的無助和惶恐記錄下來,是不是可以在某一刻幫到這個人。”
導演代坤分享了來自FIRST開年徵片推文的一句話:“身處風暴,要做吹不倒的勁草。周俊森導演用這一部作品讓大家看到了他這麼多年的掙扎與堅守。”

第九期FIRST紀錄片實驗室·特別推薦專案:《狗哥》《桂林小丑》《人生成績》《沙漠綠洲》。紀錄片日推介人楊子姍為入選導演頒發證書。

《浮動著的房子》《舟行冥冥》兩個發展中專案分別獲得由西寧市雪豹文化基金提供的五萬元特別資助。《她和她的秘密》《散步之年》獲得由FIRST紀錄片實驗室所提供的五萬元專項基金支援。
《AI·爸爸》和《上蘇州》兩個專案進入紀錄片實驗室粗剪專案·年度入選,並將從紀錄片實驗室·粗剪工坊獲得線上課程、實踐指導、學術交流放映和公開課等一系列支援,獲得剪輯方式上更加精細的指導與打磨。 第十九屆FIRST青年電影展紀錄片實驗室評審佟珊為創作者頒發榮譽。

本年度FIRST紀錄片實驗室「人間短歌」單元,攜手小紅書平臺,以一場特別的影像行動捕捉他者生命中的鮮活痕跡,用鏡頭再次溯源,完成一次當代生命歌謠的收集。
紀錄片人不僅是“觀察者”,也同時是“參與者”和“論者”。Ta們不只是記錄,更是在表明一種立場:對歷史負責,對公共議題探討開放,對未來充滿想象。它們拒絕喧譁的敘述,選擇緩慢地貼近;Ta們不一定提供答案,也許是展開問題本身。創作者深入田野、家庭與自深深處,以漫長的時間積累和真誠的陪伴,抵達他人或自我生命中的核心地帶。
出品人: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