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主動放映·內蒙古電影集團站

這是一場獨特的電影之旅,匯聚了多部風格迥異的短片。這些短片如碎片化的影像拼圖,拼湊出生活的多種面向。從校園角落的衝動與意外,到文字創作的孤獨探索;從爵士樂聲中的曖昧試探,到傳統習俗下的生死抉擇;從湖邊的神秘傳說,到超短片和動畫短片裡那充滿想象力的奇幻世界。它們或驚心動魄,或平淡無奇,但都暗藏深意。每部短片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有自己的規則和情感邏輯。它們無需宏大的敘事,僅用簡潔的影像語言,勾勒出人性的複雜弧光。這次主動放映免費面向社會觀眾,歡迎感興趣的影迷參與。
#FIRST青年電影展
FIRST青年電影展始於2006年,是專注發掘、推廣青年影人及其早期作品的電影節平臺,倡導青年電影文化介入當代生活,豐富藝術創作譜系,促進電影產業生態迴圈,鑿刻當代電影史記憶。作為自主市場化運營的、肩負公共責任的平臺,FIRST持續為華語電影工業輸送新鮮血液,拓延電影生態可持續發展。
地點:呼和浩特市凱諾影院
       (維多利國際店)3號廳
時間:2025.5.24~2025.5.25
選    片
武明月選片:破繭·她生:身份謎蛻與覺醒獨白
她的一幀:5月24日 10:00-11:30
片名:長冬
英文片名:
WHEN WINTER COMES
導演:元圓
年份:2024
時長:20分鐘
導演簡介:
中國編劇、導演,本科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她曾擔任烏爾善導演的副導演、安樂影片公司的劇本開發等職務,隨後,元圓來到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攻讀電影編劇導演MFA。她的學生短片作品《雁南飛》獲得了香港國際電影節短片競賽的評審團大獎,美國導演工會、棕櫚泉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學生短片等多個國際獎項。目前,元圓在開發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電影《晚春七日》,該劇本入選Sundance編劇、導演工作坊,First青年電影展創投會,並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青年導演專案。
劇情簡介:
為了尋找失蹤女兒,一位中國母親來到紐約,她每天走在冰冷陌生的異國街頭,到處張貼尋人告示,忽然被警察叫到停屍房指認一具新的屍體……
片名:米米的猜想
英文片名:
MIMI'S CONFUSION
導演:楊苗婧
年份:2024
時長:24分鐘
導演簡介:
陝西渭南人,教師家庭長大。1歲,哭到鬼見怕。5歲,離家出走到108國道。10歲,辦了一份報紙,賣了5毛錢。16歲,連續考過七年第一名。20歲,拍了一部電影。22歲,開始學習電影。
劇情簡介:
2013年,關中小城,十歲小姑娘米米被大人指派為男生。為了證明自己是女孩,她奮力一搏卻差點釀成大錯。
片名:少女悟空
英文片名:
THE MONKEY KING IS A GIRL
導演:張悅
年份:2024
時長:16分鐘
導演簡介:
1998年生,中國導演,編劇。她本科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方向)專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導演MFA在讀。她的作品關注被邊緣化的聲音,探索庸常中的奇幻時刻。
劇情簡介:
女演員孫果闖入一場孫悟空的試鏡,卻意外被導演選中。在重塑和犧牲的過程中,她漸漸和這個角色越來越近……
李仲原選片:鏡與霧:短片五重奏
五部短片,五種映象,這些短片用故事直擊人心,在光影中展現人性、情感與思考。
《課外活動》:隱秘角落的衝動與意外,揭開人性深處的矛盾與抉擇。
《小說家》:一支鋼筆,一場創作,青年在文字盡頭探尋出口,踏上孤獨的自我證明之路。
《散射至瀰漫天空》:爵士樂聲中,曖昧的試探與試探後的無言,短暫交匯後是無盡回味。
《寶孜達》:傳統習俗下的生死命題,男孩在愧疚與責任間掙扎,面對生命與文化的雙重抉擇。
《河童》:青春期的湖邊傳說,怪人、河童、野獸,交織出少年心中潛藏的複雜與不安。
片名:《寶孜達》
英文片名:BAOZHDA
導演:克冉·阿布卡斯木
年份:2024
時長:25分鐘
導演簡介:
新疆伊犁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創作MFA,作品常常聚焦於現實中的真實困境,擅長以獨特的影像風格和簡潔的敘事手法,傳遞細膩的人物情感。
劇情簡介:
克冉跟隨父母來到山裡的伯伯家過年。趁著大人們出門的間隙,調皮的克冉因為貪玩,弄丟了伯伯家為過節準備的祭羊。因此他和堂姐得在大人們回家前找回祭羊。兩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羊時,卻發現它腿斷了,已奄奄一息;堂姐此時告訴克冉,按照哈薩克族傳統習俗,如果過節的羊死於意外,會不吉利,因此必須“寶孜達”它,而且還必須由克冉這個男人動手。但克冉內心愧疚,想找獸醫救羊,兩人產生爭執。最終兩人達成共識:堂姐去找獸醫,克冉留下,如果姐姐回來前,羊快死了,克冉得用匕首“寶孜達”它。
片名:《課外活動》
英文片名: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導演:魏德安/徐一丹
年份:2024
時長:22分鐘
導演簡介:
魏德安生於德國科隆。202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本科。畢業後從事導演,電影配樂和電影攝影。
徐一丹。202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劇情簡介:
女孩和男孩偷食禁果後發生意外,為收拾殘局,女孩不得不面對男孩母親。
片名:《散射至彌散天空》
英文片名:Melting Blue
導演:何梓源
年份:2023
時長:14分鐘
導演簡介:
何梓源,出生於中國雲南省玉溪市。2018年畢業自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影視製作方向),在中國工作數年後,2023年於加州藝術學院獲得電影導演碩士學位。入選2022年聖丹斯電影節藝術家加速器計劃(Artist Accelerator Program)以及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Newcomers Program。喜歡記錄生活中微小奇蹟的時刻。
劇情簡介:
兩人在臨時組成的樂隊中互相產生了好感,把對彼此的一種曖昧放在了這場爵士樂排練中。排練結束後,離開音樂的載體,安靜下來的兩人繼續保持著對彼此邊界的試探。演出當天,秦天被告知原本缺席的貝斯手康復了,便再也不需要秦天出席了。兩人從此再也沒見過面,結束了這一次短暫逃離的她開始回味起了這個空間瀰漫過的東西。
片名:《河童》
英文片名:And I Talk Like A River
導演:錢檸
年份:2023
時長:12分鐘
導演簡介:
曾入選2020金馬電影學院、2023FIRST訓練營。短片作品入選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德國奧伯豪森短片電影節、聖丹斯影展(亞洲)、FIRST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富川奇幻影展、臺北電影節、捷克Brno16等影展;劇集《暗黑童話故事集》入圍2022金馬創投。喜歡具神秘色彩、帶有奇幻元素的題材,試圖在展現背離常識的事物的同時,突出世界的某種真實。
劇情簡介:
一個青春期男孩心中隱秘的回憶:關於湖邊人人厭棄的怪人、亦真亦幻的河童傳說,好奇、躁動與不安交織繁衍… 直至發現每個人心中暗藏的那頭野獸。
片名:《小說家》
英文片名:THE NOVELIST
導演:徐一中
年份:2024
時長:25分鐘
導演簡介: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本科在讀,上海的走廊影像工作室創始人之一。
劇情簡介:青年徐進在家中偶然發現了一支被遺棄已久的鋼筆。此後他像是著魔了似的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小說創作,沒人知道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包括他自己。這個工廠青年在完成了小說之後產生了一個疑問:究竟怎麼讓自己的小說給大家看到呢?於是他開始了一個愚公移山式的瘋狂計劃……
莫麗米選片:限時實驗
5月25日 9:30-12:00
主題片單「限時實驗」 超短片(10部)
片名:《把酒濯滔滔》
英文片名:Let's Drink the Wine
導演:崔晞瑋/張國榮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崔晞瑋青年高校教師。代表作品《班車》曾入圍第四十六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其餘導演/製片作品入圍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手機電影計劃,平遙國際電影展等。
張國榮代表作品《何處桑梓》曾獲得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影視作品展(ISFVF)最佳攝影獎,中國大學生電視節最佳短片等。
劇情簡介:
在一個廢棄的小村子裡,探險主播發現了一個廢棄小學。
片名:《北縣傳說》
英文片名:Legend
導演:於鐳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1980年出生,以前一直從事平面設計、動畫、多媒體互動設計。後來轉行影視行業,平常也是雕刻家和工業設計師。2016年自導自演《造化》獲得FIRST最佳短片,CIFF評委會獎。2018年籌備執導《東極島》。2021年導演《煙火》獲FIRST超短片評委會特別提及獎。2021年導演《瓶行成都》,在成都展映。2022年開發新劇《位元麵包》與《一所寓言》。
劇情簡介:北縣的一個護林員,死在一場山火中,關於他的一些傳聞。
片名:《黎明到來前》
英文片名:Before Dawn
導演:徐康碩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2001年生於北京,青年導演、演員,作品曾在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FIRST青年電影展、北京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節等90餘個電影節獲獎/入圍。並擔任2023年第二屆FBS新青年劇本節&藍曬影展評委、2023年第九屆橫店影視節“文榮獎”評委。
劇情簡介:
在未日廢土後的地球上,一個人類和一個機器人相依為命,為了生存要找到資源和食物,他們還嘗試著想找到一片綠洲,但是在路上卻被一群開著裝甲車的暴徒們包圍了,他拿著槍發抖崩潰的站在原地……
片名:《投訴》
英文片名:Complaints
導演:葉哲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15歲編導電影作品《蜉蝣》,入圍中國傳媒大學“半夏”大學生電影節。20歲拍攝電影《化民易俗》入圍夏納短片角、法國克萊蒙電影節。共入圍24個國際電影,獲獎14枚。2021年拍攝《紙飛機》入圍FIRST青年電影節超短片單元。2022年拍攝製作電影《象往》。
劇情簡介:
本實驗短片透過演員的“浮誇”肢體和音效的失真感以及少量滯後的配音製作出強烈的遊戲NPC畫面,全片一鏡到底,排程自然,形成更強的遊戲上帝視角。透過一個外賣員被撞掉餐食的故事闡述投訴這一權利,當每個人手握投訴的權利的時候應該如何去使用它。
片名:《尾聲》
英文片名:
Goodbye! See You
導演:魏德安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魏德安生於德國科隆。202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本科。畢業後從事導演,電影配樂和電影攝影
劇情簡介:
一段情感走向尾聲,女孩試圖從聲音中抓住他們相愛最後的證據。
片名:《未來伴侶》
英文片名:Future Loves
導演:成雨龍
年份:2023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2021年進入電影行業,曾擔任電影《乘船而去》道具,《八角籠中》美術助理和《援軍明日到達》場記。2023年完成個人首部短片《未來伴侶》。現就讀於紐約大學電影電視專業。
劇情簡介:
當人工智慧開始取締親密關係中的角色時,悲劇在所難免。
片名:《我不是莎士比亞》
英文片名:I am Not Shakespeare
導演:郭仕睿
年份:2023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2004年生於山西,最大的願望是可以長胖20斤,然後幸福快樂,少些煩惱,家人朋友健康平安。
劇情簡介:
一輛汽車裡棲息著女孩的童年碎影,在她選擇回憶與涅槃的路上,危機四伏,但光芒萬丈。
片名:《星之迴響》
英文片名:Echoes of Stars
導演:任政偉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浙江師範大學電影專業研究生在讀。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我個人親身經歷的紀錄短片。在一個尋常的夜晚,原本我們都在學校宿舍裡按部就班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可突然幾陣密集的尖叫聲,讓我們知曉了雙子座流星的降臨。有人在歡呼、有人在記錄、有人在歌唱,也有人被嘈雜的聲音打擾。總之,在那晚,我們之間產生了某種奇妙的聯絡。所以我選擇集合我們那天的記憶和現場真實的影像,製作出這部紀錄短片。
片名:
《學習資料上傳完畢》
英文片名:
Study of Human Deception
導演:郭駿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話劇導演,編劇,演員,獨立電影人。話劇《未知距離》的編劇,第十六屆大學生話劇節最佳編劇。《,開始了嗎》的編導,入圍第十七屆FIRST超短片單元,獲第三屆瓦子影像周觀眾之選。《做給天使看的戲》的編導,入圍第十三屆澳門國際微電影節。
劇情簡介:
一對夫妻,兩則影片,是AI在學造假,還是人已迷失真假,難辨。
名:《一起曬曬太陽吧》
英文片名:A Family
導演:劉言文珺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畢業於倫敦電影學院、武漢大學,曾任在《智取威虎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電影任副導演。導演短片《夏天的色彩》《最後的愛情》《國慶長假》等,劇本《我是世界上另一個你》在第十八屆“夏衍杯”獲創意電影劇本獎。
劇情簡介:
林夢巧和林夢心姐妹倆這一天團聚,天氣正好,她倆來到陵園的山上帶著父親的骨灰盒一道曬太陽、野餐、聊天。大姐夢巧將要做一個不大不小的手術,她想在手術前向父親尋求一點安慰,就像他在世時一樣。
莫麗米選片:限時實驗
5月25日 9:30-12:00
主題片單「限時實驗」 動畫短片(9部)
片名:《咘哩嘚》
英文片名:BREED
導演:孫逸陽
年份:2024
時長:8分鐘
導演簡介:
孫逸陽,2000年出生於中國上海,就讀於愛沙尼亞藝術學院。她是一名實驗動畫作者,她用逐幀的方法透過陶瓷,布料,膠片等媒介進行手工影像,動畫裝置的創作。她的作品曾在薩格勒布動畫節,塔林黑夜電影節等國內外多個影展展出。她以模仿“女媧的白兔”自居,在遊戲,在勞動。
劇情簡介:天蒼蒼野茫茫
獨有楓樹立於天角角
結種千百化蝶
蝶戀水泡遊方
片名:《纏》
英文片名:BRAIDED
導演:張晨曦
年份:2023
時長:6分鐘
導演簡介:
一位中國獨立動畫藝術家,透過手繪動畫探索人際關係中微妙的情感和微妙的矛盾,無縫地融合材料實驗以提升敘事,創造引人入勝的視覺體驗。她的作品捕捉了個體之間無言的複雜性,揭示了一片未被表達的情感領域。
劇情簡介:
媽媽總是精心給我編特別緊的辮子,使我頭頂上被拉扯出一條清晰的路。但那天,她親手剪掉了我的辮子。沿著這條路,我觸控到了我們無法剪斷的內在聯絡,以及我們都沒有準備好面對的女性成長之旅。
片名:《大碼》
英文片名:XXXL
導演:李若巖
年份:2024
時長:6分鐘
導演簡介:
師從馬克宣教授學習角色動畫創作與理論研究,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動畫專業負責人,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數字藝術與動畫專委會理事,中國動畫學會會員,國際動畫協會會員。參與創作的5集電視紀錄片《春晚》獲得第2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紀錄片獎;導演的二維動畫短片《大碼/XXXL》入圍2024年第19屆雅典動畫節主競賽單元。徐劭衝、劉師然、李萌為《大碼/XXXL》的合作者。
劇情簡介:
本片主角是一個生活在瘦子世界裡的胖子,一個處處被嫌棄的失業者,他在為了營救車上的乘客跳入塌陷的坑中時,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
片名:《佛手》
英文片名:BERGAMOT
導演:梁彥琦
年份:2023
時長:6分鐘
導演簡介:
動畫導演、插畫家和教師, 其作品在多個國際動畫電影節及展覽放映、展出。她的作品主要透過混合媒介探索跨文化女性關係的感官經驗。
劇情簡介:
《佛手》探討了隨著成長而變化的二元母女關係。佛手與手,相似卻不同,對立且相融,就像母女之間,似而不似,相悖而相依,相離卻相連。
紐約,她每天走在冰冷陌生的異國街頭,到處張貼尋人告示,忽然被警察叫到停屍房指認一具新的屍體……
片名:《繭》
英文片名:COCOON
年份:2024
時長:5分鐘
導演簡介:
是一位動畫藝術家和導演,碩士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她喜歡透過手繪動畫表達情感和自我反思。她的作品曾入選 Supertoon 國際動畫電影節、巴釐國際短片電影節和失眠動畫電影節等多個電影節。
劇情簡介:
女孩在一個超現實的夜晚獨自醒來,從電視機裡鑽出來的飛蛾引領著她探索黑暗的房間,在不斷地情緒閃回中,她逐漸想起房間內與父母相關的零碎記憶。
片名:《溜冰場》
英文片名:ICE RINK
導演:王紫音
年份:2024
時長:10分鐘
導演簡介:
2000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目前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就讀動畫的研究生,熱愛畫畫和電影。
劇情簡介:
夜的北京,溜冰場門口,我獨自等待其開門。一個陌生人碰巧路過,我們開始聊天,關於危險與安全和生活中沒有答案的問題。天色漸亮,陌生人帶著故事們離去,溜冰場也開門了…
片名:《認真的網友》
英文片名:
SERIOUS NETIZEN
導演:孫亮
年份:2024
時長:6分鐘
導演簡介:
山東濟寧人,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現居杭州,曾參與多部影視作品前期與後期的工作,擅長繪畫和特效製作,喜歡自由創作,寫劇本,做實驗 ,拍MV,想拍一部自己編寫的冒險科幻驚悚片。
劇情簡介:
近期,社會上出現了很多患有失憶症的腦損傷患者,他們似乎均遭受過不明物體的襲擊。 而今晚,襲擊可能會再次發生……一群人用AI製造了虛假的新聞和圖片,這些訊息引來了不該出現的東西……
片名:《殺了這匹馬》
英文片名:KILL THE HORSE
導演:郭小若
年份:2023
時長:10分鐘
導演簡介:
現工作生活於中國杭州。2023 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動畫與遊戲學院,獲碩士學位。《殺了這匹馬》獲得2024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金爵獎。曾作為原動畫師和後期製作師,參與制作的動畫電影《藝術學院 1994》入選第 73 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劇情簡介:
草叢中傳來的謀殺讓他/她瘋狂的尋找他們口中的那匹馬。他/她看到傻子乳頭的刺、部落信仰的秘密、洪水中的那一束光。
焚燒一切吧!灰燼中,響起了那匹馬的聲音。
片名:《糖果狂想曲》
英文片名:CANDY
導演:應勳
年份:2024
時長:15分鐘
導演簡介:
寡言者,畢業與廈門大學歷史和廣告雙專業,從事影視創作和定格動畫創作20多年,細節完美主義,不擅長語言表達但擅長用鏡頭說話。喜歡攝影、喜歡真實的光影世界和飄忽的想象空間,所以定格動畫成了其表達內心的最好形式.作品榮獲國內外多次獎項。
劇情簡介:
小惡魔盧盧是惡魔工廠的優秀社畜,它的工作是收集人類死後靈魂,加工成惡魔的“糖果”。 它熱愛工作兢兢業業,它的KPI考核總是領先其他摸魚小惡魔。 直到有一天,它的優秀記錄被安妮的父親打斷了,開糖果店的安妮父親成了盧盧的眼中釘……
杜晉宇選片:上流
寄生上流:流量文化下的時代闡釋
在短影片與演算法統治的賽博荒原,《上流》以一場四小時的沉浸式解剖,揭開自媒體狂歡下的精神瘡疤。小鎮女孩陳子怡從“錘人”正義到流量奴隸的異化之路,對映著每個困在點贊與轉發中的當代靈魂。影片以巴爾扎克式《幻滅》式的客觀冷峻,追問真相如何被剪輯、初心如何被標價,最終指向一個終極命題:當螢幕成為枷鎖,我們能否在資料洪流中打撈真實的自己?
5月25日 14:00-18:10
主題片單「寄生上流:流量文化下的時代闡釋
片名:《上流》
英文片名:CHENGZI_1
導演:傅宗盛
年份:2023
時長:248分鐘
導演簡介:
2012年開始獨立電影創作,至今拍攝了多部電影短片與紀錄片,以及一部電影長片。
劇情簡介:
小鎮女孩陳子怡來到上海學習妝造專業,機緣巧合下,她被自己仰慕的up主帶進了自媒體行業後竟意外爆紅,一路狂奔追尋流量的路上,她與其他UP主之間的矛盾一觸即發,試圖控制流量的他們,最終被流量所吞噬。
“電影的宿命是被觀看”
主動放映是FIRST影展常設的電影文化交流廠牌,以非盈利性的線下公益放映為形式,提供主流視野外的青年電影人作品矩陣,將具備獨立創造精神、不同美學正規化的作品投射於更開闊的銀幕,主動接近、尋找新的觀眾,復興迷影文化,建構更多元的電影討論現場。以主動的姿態,行放映之使命,觀影情境下的儀式化抵達,密閉空間下的觀賞共鳴與審美體驗,充分發掘 FIRST主動放映的“美育效應”。
供稿:戰略規劃投資部
擬稿:李仲原
責編:張立坤
初審:王晶
複審:李安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