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殺出一黑馬!開年第一國產18禁,沒被嚇死,被笑死了!

去年春節檔過後,一部《周處除三害》刷爆了朋友圈…
沒想到一年之後,我們又引進了一部臺灣電影,而且是一部尺度爆表的鬼片。
上週末,烏鴉去看了點映…
好訊息:真的有鬼,全員都是鬼。
壞訊息(可能對一部分人來說也是好訊息):不算恐怖,但很好笑。
總體來說,創意十足,很有看點,而且時長不足兩小時,太良心了:
《詭才之道》
世界上有那麼多鬼故事,在一般的套路里,人什麼時候會撞鬼呢?
通常是,撿了不該撿的東西,看了不該看的錄影帶,打開了一扇不該開啟的門…
旺來溫泉大飯店,414號房。
只要開啟房門,就會收穫一個恐怖套餐:
牆上突然出現神秘女人的照片,一開始是一張,一轉眼,佈滿了整面牆;
燈突然開始無規則地閃,洗手間裡傳出異響…
門開了,是一個女人的背影,她一步步向你靠近,突然翻折身體,露出猙獰的面目…
她叫凱瑟琳,一個死了很久的女鬼。
當年,還年輕的她和男友鬧分手,在414號房等了很久,對方都不來,她憤而自殺…
死得夠慘,怨氣夠重,令她在陰間成為出身高貴、天賦極高的厲鬼,憑藉經典的折腰嚇人橋段,一度蟬聯“金鬼獎”天后。
但鬼無百日紅,凱瑟琳還是過氣了,是不是,你也覺得這個套路有點老…
取而代之的,正是她親手帶的徒弟。
不愧是年輕鬼,懂得網際網路傳播,徒弟自編自導的“鬼片”,在陽間分分鐘獲得百萬播放量。
她陰陽凱瑟琳:跟不上時代的鬼,小心會被淘汰哦!
本來嘛,長江後浪推前浪,幹不過就退休好了,但悲催的是,凱瑟琳沒有資格退休。
因為做厲鬼有KPI,得靠嚇活人積累業績,嚇不夠人數,會被限時清退,也就是魂飛魄散…
真·陰間打工!活人上班會過勞死,鬼上班會死了又死…
凱瑟琳已經好幾個月沒嚇到人了,在414號房裡待得快發黴了…
這一天,一隻新鬼闖入了她的世界。
這個剛死的女生看上去笨手笨腳,一臉廢柴相,連自己的死因都說不清楚,卻想要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厲鬼。
唯一的優勢是,夠年輕…
老鬼帶新鬼,有機會逆風翻盤嗎?
《詭才之道》去年已在臺灣和香港上映,明天登入中國內地院線。
目前豆瓣評分7.7,在恐怖片陣營裡,這個口碑算相當不錯了。
原名《鬼才知道》,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更難得的是,引進到內地時竟然一刀未剪…
不過,反而多出來兩分鐘:加了片頭和片尾,特別告訴大家,這個故事是編的。
總體來說,不傷害劇情完整性,可以放心衝。
這部電影以“鬼魂職場”的奇幻設定,將驚悚、喜劇與現實主義議題熔於一爐,構建了一個既荒誕又令人窒息的“冥界名利場”。
如果你想尋找鬼片的刺激,可能會有點失望,恐怖元素並不多,因為傳統的“鬼嚇人”橋段,在片中被逐一拆解、重構,形成了笑點,讓故事充滿了新鮮感。
凱瑟琳嚇人的酒店,幽暗的走廊、突然閃現的鬼影,明顯致敬了《閃靈》
但即便如此,血腥尺度也已經是國內院線頂級水平,不輸去年的《周處》,影片海報和片頭也做了善意提醒:未成年觀眾謹慎選擇觀看。
拋開這些,電影基本是一部喜劇,烏鴉個人感覺比之前的爆款《鬼家人》好笑。
電影裡的陰間世界觀非常有趣。
片中設定,一個鬼如果被陽間的親人遺忘,比如丟棄了TA的重要物品,那麼TA就會在30天內魂飛魄散。
早在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裡,就有類似的設定,亡靈因會被遺忘而消失,但《詭才之道》卻反其道行之…
鬼被遺忘也沒關係,想繼續在陰間遊蕩,可以申請“厲鬼證”,做厲鬼,只要保持嚇人的業績,就能長久的存在。
這解構了《尋夢》裡溫情脈脈的生死觀,變成了一種黑色幽默,即:做鬼也要卷。
一方面,鬼的命運不再掌握在活人手裡,可以自力更生“續命”,多少有點“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勵志味兒…
但另一方面,人死了以後還不能躺平,得使出渾身解數內卷,永遠擔心被淘汰,比當活人還累,這怎麼不算是一種新型恐怖片呢?
在這一設定之下,陰間不過是人間的翻版,而且是變態加強版。
為了拿到“厲鬼證”,孤魂野鬼們要先去參加選秀,要凹鬼設,只有足夠吸引眼球,才會被經紀公司看中,給你資源培養你…
其次,你得做出“爆款”,嚇出風格、嚇出水平,打造新的都市傳說,才有資格拿到“厲鬼證”,成為出道厲鬼。
這,不就是現在的孵化流量明星和網紅的套路嘛?
而拿到證後,才是社畜的開始,你得交納“冥界社保”,接受考核,為了保住業績拼盡全力,甚至使出下三濫的手段。
每一場成功的嚇人爆款背後,都是一場精心的策劃。
你以為女鬼折腰是她的超能力?
其實,為了練習下腰動作,凱瑟琳要請形體老師上課,勤學苦練…
你以為恐怖氛圍是自然形成的?
其實,需要靠各部門默契配合,有人負責打光,有人負責製造小動作,有人去抵住原本能輕易開啟的房門…
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細節,都精準地設計過,踩在大眾的情緒點上。
但活人還是越來越難被嚇倒了…
他們不僅看了太多刺激的鬼,還自己拍鬼片。大眾已經麻了,他們永遠需要更刺激的東西…
做鬼太難了,不僅要跟其他鬼比,還要跟鬼片裡的鬼比…
於是,鬼們得不斷想出新招數,有時候還要經歷“二次死亡”:要自殘,要被車撞,要跳樓…
為了嚇唬你,鬼也超努力的!
片中凱瑟琳看著開派對的眾鬼,無奈地說:你看看他們搞得這副鬼樣,就是因為在他們心中,有才華就是被人看到。
這,怎麼不是在罵被迫內卷的打工人呢?
怎麼不是在罵天天為流量焦慮的自媒體人呢?
怎麼看個電影突然破防了呢,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己!
電影前半部分極盡諷刺,用鬼魂寓言解構現實困局,以荒誕映照真實,後半部分則從一段個體經歷出發,直擊東亞社會的生存焦慮。
凱瑟琳新招的徒弟,是個連名字都叫不出的女生,片中大多數時候,大家只叫她“同學”。
“同學”是個普通人,各方面都很普通,學習不行,特長沒有…
但父母從來沒有放棄培養她,他們讓她學鋼琴,參加比賽,她拿不到名次,爸爸就自己做了個獎狀安慰她,告訴她這叫作“努力獎”。
爸爸對她說:你是個特別的孩子,未來你的獎狀可以把展櫃都擺滿…
但未來很快到來,她長大了,依然普通,到死的那一天,都沒有再拿過任何一個獎…
有網友說:開頭以為是鬼版《影后》的故事,看到後來才發現是鬼版《年少日記》。
諷刺的是,“同學”的父母在很多人看來,並不算壞。他們自己就很優秀,也沒有打罵孩子,他們愛孩子,花心思鼓勵孩子…
只是鼓勵和寄望,最終都變成孩子成長的壓力,自我否定的根源。
不得不承認,大多數時候,我們定義的成功,是被看見的成功。
這當然首先是現實的考慮。
比如,物質基礎是好生活的必要前提。
除此之外,就像詹青雲曾說的,“世俗的成功給我自由”。
當一個人足夠成功,TA的偏科可以理解為“天才思維與眾不同”,TA的躺平可以解釋成“韜光養晦”“臥薪嚐膽”,TA的沒禮貌是“不拘小節”,不結婚都有個尊稱“單身貴族”…
人類的本質是幕強,大眾就是這樣勢利。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同學”短暫的一生乏善可陳。
但當她死去,忽然發現,可以不用在意活人的評價,她這才有機會反思,為什麼一定要被看見?
如果已經付出了努力,還是不能獲得世俗的成功呢,就應該否定自己嗎?
作為一部商業喜劇片,電影並沒有深挖…
但銀幕前,身為東亞社會一份子的我們都知道,承認自己普通,並依然充滿自信地、努力地活著,是需要經歷多少內耗和拉扯,才能保持的心態。
電影裡還有個有趣的細節:一個紅衣女鬼,什麼都沒有做,只是在山上散步,被活人意外看見,莫名其妙火了…
這段情節揭示了一個真相:命運的不可知。
這讓我想起前不久,知名主持人張越分享的一個故事。
她採訪了一個自媒體主播,這個女孩長得漂亮學業又好,留學回國後進了一家教培公司,迅速成為了最頂級的老師,薪水很高。
但剛火了一年,教培行業叫停了…
新東方做起了直播,女孩所在的公司也跟著做。女孩也表現得很好,但也不知道為什麼,所有人都去了董宇輝的直播間,就不來她的直播間…
她苦苦支撐,辦公室從地上被弄到地下室,70人的團隊縮小到四五個人。就在快撐不下去的時候,突然有一天,直播間湧進了幾百萬人。
原來,新東方“小作文事件”爆發了,那些看董宇輝的人生氣了,不去了,轉到了女孩這裡…
主持人張越丨圖源微博@讀庫
女孩把握住了這一波流量,賣了很多東西,令公司起死回生,辦公室從地下搬回了地上…
但沒過多久,“小作文事件”平息了,直播間裡的人“譁”一下沒了,全回那邊了…
又過了一陣子,董宇輝離開了東方甄選,獨立了,女孩的直播間又湧進了一些人,熱鬧了幾天,董宇輝那邊塵埃落定了,這些人又走了…
張越感慨說:你看那女孩兒,她努力了沒有?她哪兒做得不夠好?命運來回撥弄,一會兒把人扔到峰頂,一會兒把人扔到谷底…命運是玄學。
圖源微博@讀庫
如果人生不該被世俗定義,如果命運其實根本由不了我,那麼,該如何度過短暫的一生呢?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焦慮如影隨形,或許每個生命都將面臨這樣的終極叩問。
答案或許是一種更個人化、內在滿足的生活定義方式。
比如找到熱愛,去做那些讓你特別來勁的事,讓這些快樂成為日後抵禦孤獨絕望的力量。
比如改變看待生命的角度,不在意擁有了什麼,而是看體驗了什麼,關注每一個當下,感受自然的變化,不再糾結是否登上了高山,而是學會欣賞一路的風光…
人生的終極意義或許在於,在認識到生命本質的荒誕性之後,依然選擇熱烈地活著。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願大家都能熱烈地活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