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前哨直播間王煜全和大家分享了AI產業的最新動態,為大家展現最新的市場動態:
AI產業的熱點已經從技術變革走到了市場競爭,新的一年我們將迎來更豐富的應用創新,也會看到更激烈的競爭格局。
前哨特訓營PPT報告,現在加入立即獲取
根據 PitchBook 的資料,2024 年全球 AI 領域共完成了 326 筆併購交易,交易總額同比增長 32%。
科技巨頭、傳統企業和投資機構紛紛加碼佈局,爭奪技術、人才和市場。那麼,2025 年 AI 領域是否即將迎來新一輪收購熱潮?
AI 收購的驅動力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 2023-2024 年,AI 領域的收購案。
AI收購案不完全整理

看完這些收購案你有什麼看法,簡單總結下,AI產業的收購已經呈現出一些顯著特點:
科技巨頭引領收購浪潮: Snowflake、Amazon、Google、Apple、Nvidia 等科技巨頭主導了 AI 領域的收購,目標主要集中在擁有獨特技術或優秀人才的初創公司。
這主要是因為透過收購可以直接獲得成熟的技術、專利和經驗豐富的團隊,從而加速自身在 AI 領域的佈局,避免從零開始的研發投入和時間成本。
例如,2023 年 Snowflake 連續收購了 Neeva、Myst AI、LeapYear Technologies 和 Ponder 四家公司,以增強其在搜尋、AI 和資料科學方面的能力。
Amazon 近年來也頻頻出手,在 2023 年收購了 Snackable AI 以改進其播客服務, 並在 2024 年收購了 Adept 以增強其在 AI 領域的實力。
Nvidia 則在 2023 年收購了 OmniML 以提高邊緣裝置機器學習模型的效能和效率, 並在 2024 年收購了 Run:ai 以擴充套件其雲基礎設施。 這些案例都表明,科技巨頭將收購作為搶佔 AI 領域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人才收購成為新的模式: 2024 年,許多收購不再使用傳統的企業合併的方式,轉而透過挖走公司人才實現同樣的效果。
這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微軟對inflection收購。2024 年 3 月,微軟支付了 6.5 億美元,僱傭了 Inflection 幾乎所有員工,讓 Inflection 僅保留少量運營人員的情況下成為空殼公司。
首次啟發,眾多大廠採用了類似的手段,亞馬遜挖走了Adept 幾乎60%的員工,讓這家OpenAI員工成立的AI公司離開市場競爭。
這一切背後既有監管限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在於 AI 人才才是2024年最稀缺的資源,GPU雖然緊缺,大家手裡囤得都有,如何能用把GPU用起來成了大廠的命門。
為了快速組建強大的 AI 團隊,企業紛紛透過收購來爭奪人才。
2025年的收購熱點是?
2025 年AI產業競爭更加激烈,會讓明年的AI收購更加激烈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抓住2025年的AI趨勢,詳細分析前哨直播已經分享,這裡簡單為大家總結4點:
1.AI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Scaling Law沒有放緩,但 AI 大模型企業正在進入深度價格戰階段,DeepSeek V3向大家證明大模型成本還有90%以上的最佳化空間,新一輪的超級價格戰即將到來。
2.AI 應用向B端普及: 越來越多企業採用 AI 已成定局,大模型價格繼續下降還會推動這個趨勢發展。
AI應用的創新熱潮還將持續,又一輪創新熱伴隨的自然是上一輪創業企業的壓力,這些領域或許會有更多收購發生。
3.新的AI技術湧現: 多模態 AI、AI Agent 等技術必然是2025年的熱點,AI語音、影片以及擁有資料的公司會更加受到關注。
站在大模型企業的決勝階段,AI應用的繁榮與AI技術的進步無疑會驅使大家持續加速,2025年的收購中AI巨頭的身影會越來越少,平臺企業和下游的應用企業,或者AI模型公司的客戶企業會逐漸變成主力。
Cohere 和 Mistral能否搶在競爭結束前將自己賣給大廠值得關注。
SoundHound AI這樣專注於語音識別技術的公司,Character AI這樣上一輪的應用平臺可能會是更熱門的收購目標。
2025 年,科技巨頭將加速構建自己的 AI 生態系統,而一些擁有獨特技術和行業 know-how 的初創公司將迎來被收購或快速發展的機遇。
未來,AI 領域的競爭將不僅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生態系統和商業模式的競爭。
你認為 2025 年哪些公司最有可能被收購?你對 AI 領域的收購潮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觀點。
更多AI產業前沿動態解讀,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加入前哨科技特訓營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