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代機到Deepseek,一個接著一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中國的發展速度,往往會超過最樂觀的人的想象。
1
1957 年,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地球軌道衛星斯普特尼克,震驚了美國和世界。這一事件被稱為“斯普特尼克時刻”。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龍年末尾,美國在短短一個月內,體驗了兩次“斯普特尼克時刻”。一次是2024年12月26日的中國兩款六代機首飛,另一次是2025年1月20日Deepseek R1的釋出。
美國的《國家利益》雜誌稱,中國的新一代戰鬥機讓美國軍隊陷恐慌。馬克安德森說DeepSeek是AI領域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2
中美競爭,我一直是比較樂觀的,認為中國最終能打贏這場持久戰。但這場持久戰會是非常艱苦漫長的。但是,中國的進展,超過了我幾年前最樂觀的預期。
去年2月,OpenAI釋出Sora後,我寫了一篇文章,《聊聊OpenAI最新的文生影片的技術 Sora》。當時,Sora的效果令人驚豔,中國網際網路上一片中美AI差距越來越大的聲音。包括很多學術界的大拿都持這種觀點。當時,我在那篇文章中認為:技術的發展不是以勻速的,OpenAI遲早也會遇到瓶頸,中國遲早有趕上的那一天。
從Sora釋出後,OpenAI確實遇到了瓶頸,沒有推出新的令人眼睛一亮的產品。這個預測是對的。但我萬萬沒有想到,不到一年之後,中國公司Deepseek的大模型,就趕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美國最領先AI公司的水平。
同樣,2021年前後,我寫過一些關於臺灣的文章。當時我認為美國六代機的進度領先中國,中國應該發揮工業生產優勢,在美國六代機服役形成戰鬥力之前,抓住中美戰鬥機沒有代差的時間窗,完成祖國統一。
那時我也萬萬沒想到,中國六代機的發展速度,能領先美國,很可能中國的六代機能在美國之前服役形成戰鬥力。
中國的發展速度,往往會超過最樂觀的人的想象。
2005年的天涯論壇,一位叫聯合光子的網友,斷言中國GDP總量不可能超過日本。他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靠犧牲環境帶來的,日本的科技實力讓中國難以望其項背,他還在回帖中表示:“炎黃子孫歷來鬥不過小日本,各位還是歇歇吧”還認為“大東亞共榮不是挺好的嗎?”稱“幹嘛非要和日本人鬥,鬥不過還得給人家當偽軍,損害你們的形象”。
當時日本還匯率折算的GDP是中國的三倍,超越日本看起來確實並不容易。
天涯網友雪亮軍刀在拜讀後釋出文章《駁聯合光子的中國和日本的真實差距》圖二。文中預測中國的經濟總量有希望在2030年前後超越日本。當時這個預測被很多人群嘲。
然而,這次辯論僅僅五年之後,2010年,按匯率折算的中國GDP總量就超過了日本,比雪亮軍刀的預測,早了二十年。2005年,最樂觀的網友也不會相信,五年後中國的GDP總量就能超過日本。事實比最樂觀的人還要樂觀。
中國GDP超過日本後,輿論場上的聲音是什麼呢?

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文章如是說:
因此,單純為“中國GDP年內超過日本”舉杯相慶是很盲目的。如果我們只沉迷於這樣的數字遊戲,那麼官方儘可以大玩數字遊戲,注水、放衛星,把中國弄成一個充氣娃娃。要知道,放衛星,畝產十萬斤我們都玩過,貽害無窮啊。
其實,中國GDP年內超過日本又不是頭一回。清朝,中國GDP在世界上數一數二,遠遠高於日本,卻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箇中原因很複雜,我以為有一條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中國的GDP雖然很高,但中國仍然是一個窮國,靠茶葉、瓷器賺錢,十分低端。日本GDP雖然不及中國,但含金量十分高,靠大炮輪船賺錢,是一個富國。
據說,在1949年,中國的GDP也高於日本。畢竟,二戰後日本是戰敗國,但是日本的科學技術還在,先進的制度還在,人才還在,所以在戰後短短20年時間又迅速崛起。
由是觀之,沒有建立在一流的制度、一流的技術、一流的人才基礎之上的GDP,只能是肥大而非強大,是經不起考驗的。
中國GDP超過日本後,輿論場認為,日本GDP含金量高,中國GDP是豬肉注水充氣娃娃,滿清和1949年中國GDP都曾經高於日本,日本很快反超。然後就引申到制度、技術、人才上。
無獨有偶,環球時報2010年刊登蔣豐文章,認為
特別是要考慮平抑衝動,認識到中國的“世界第二”與當年日本的“世界第二”存在差距……GDP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國家的實力,歷史上中國就曾有三次GDP超過日本的時候,如甲午戰爭前,中國GDP遠超日本,但中國在那場戰爭中還是失敗了。
不管中國發展到什麼程度,有些人總有話說。中國經濟總量就算超過了美國,他們也有話說。那時,他們會說:什麼大清是gdp就是世界第一啦,中國gdp是豬肉注水啦,美國製度優勢遲早能反超呀。
3
Deepseek取得了突破成就,馬上就有人有話說,什麼偷了OpenAI的資料;成本低是忽悠人的,實際用了5萬塊走私的H100;離不開nvidia 生態,一卡脖子就死等等。最離譜的是說Deepseek太高調,不懂韜光養晦,搞出了史詩級公關慘案,美國一齣手必死無疑。
任何一箇中國公司取得了一些成就,都被冷嘲熱諷。華為就不提了,比亞迪這幾年發展比較好,資產負債率確實上升了,就在傳比亞迪是下一個恒大,2025年爆雷。
比亞迪2023年報裡面的資產負債率78%,這個數字確實比豐田(65%)和大眾(72%)高,和通用汽車(77%)類似,比福特(87%)低。美國製造業的明星,波音的資產負債率超過100%,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態。
比亞迪資產負債率高,第一是業務發展快速擴張,第二是汽車製造業本身就是重資產。比亞迪2023年產生了超過千億的經營性現金流,但投資現金流出接近1500億,整個公司還是處於現金淨流出狀態。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家大企業,挑刺兒都是很容易的。有些人看不得中國一點好,中國和中國企業取得一點小成就,就要挑刺兒。
Deepseek的突破,當然離中國在中美AI競爭中取勝還遠得很。我認為這個突破和華為推出Mate 60一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在於技術有多強,而是證明了中國企業有能力在美國封鎖之下推出世界一流的產品。美國的技術封鎖打不垮中國企業。
2024年其實中國過得很不容易,經濟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大的問題就是房地產。欠下的債總要還,前幾年房地產高歌猛進,爽的一塌糊塗,賺得盆滿缽滿。前幾年多爽,現在就多慘。
2024年房地產還是沒有止跌。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4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17.1%。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2.9%。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6%。全國固定資產增速比房地產行業拉低了四個百分點。25年房地產行業也不一定能好轉,最好結果就是企穩。整個國家的經濟,被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持續拖累。不過,這個泡沫遲早要破,這個債遲早要還。
2024年這個龍年,我本來以為不會有啥好訊息,沒想到年底連著爆了兩個不亞於2023年華為推出Mate60的驚喜。
2025年這個蛇年也不會是一個容易的年份,完成5%的經濟增速目標也不容易。但是,我相信,2025年,一定會有新的驚喜。美國一定也會再次體驗斯普特尼克時刻。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