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中藥治晚期肺癌的故事編得很不用心啊…… 2025-05-11 13:02 建設性意見 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肺部CT 純中藥治肺癌的新聞刷屏了👇 很多讀者來問我這新聞是怎麼回事,到底靠譜不靠譜。我……………… 行吧,來活兒了,該闢謠的還是得闢謠,不然真的有患者被水貨醫院和無良媒體騙去純中藥治療,我作為科普博主良心也過意不去。 所謂純中藥“抗癌湯”治好晚期肺癌,腫瘤完全消失,還入選國家成果庫的故事,完全不可靠。 肺癌晚期,腫瘤完全消失,國家成果庫,純中藥……每一個關鍵詞看起來都非常厲害,都在創造奇蹟。 但是,稍微查證一下就會發現,這條新聞還可以用另外幾個關鍵詞來概括: 宣傳通稿、誇大其詞、違背常識 第一,所謂“新聞”其實是宣傳通稿 看新聞,最好不要看二手三手報道,要去看源頭。所謂純中藥治療晚期肺癌納入國家成果庫的“新聞”首發於廈門網,記者陳恩澤,通訊員江昌銘、黃語晴。 經過查證,陳恩澤是《廈門晚報》記者,而兩位通訊員的身份就有意思了。江昌明是廈門市中醫院宣傳部副主任,黃語晴是廈門市中醫院宣傳部幹事、公眾號編輯。 基本常識注:廈門市中醫院也稱為北中醫東直門醫院廈門醫院、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非媒體行業的讀者可能不瞭解通訊員這個機制,這是中國體制內媒體的一種歷史遺留產物: 一種情況,政府部門或者某個單位負責宣傳的人給記者提供了新聞線索,協調了採訪,會署名通訊員,作為對方工作的認可。另一種情況下,記者釋出的是由某單位提供的宣傳通稿,記者自己沒采訪也沒寫作,這時也要把對方列為通訊員,有時還會發稿費。 一篇稿件通訊員署名兩個人的,只會有一種情況,就是發的宣傳通稿。 很顯然,這篇“新聞稿件”是由廈門市中醫院宣傳部編輯黃語晴執筆,再經該院宣傳部副主任江昌明審批後發給媒體的一條宣傳通稿。廈門晚報這位記者大機率並沒有對內容進行採訪核實,純屬轉發。 宣傳通稿和新聞報道在真實性方面的區別,相信不需要我多解釋了吧。說得客氣點叫宣傳通稿,說得直白點,就是醫院發的軟文廣告。 第二,抗癌故事嚴重誇大其詞 很多人看到這條新聞標題或影片時,最受震撼的是“晚期肺癌腫瘤完全消失”了,在常人理解來看,這就是完全康復了,堪稱醫學奇蹟。 那實際情況呢?腫瘤真是“完全消失”了嗎?患者真的完全康復了嗎?很遺憾,並沒有,中醫大夫終究不是劉謙,沒法帶我們見證奇蹟。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這位74歲的患者初診時發現肺部腫瘤,伴淋巴結和腎上腺轉移(基本常識注:初診結論存疑),經過廈門市中醫院近一年純中藥治療後,肺部腫瘤在影像上幾乎消失,而“轉移腎上腺和淋巴結的腫瘤穩定了下來”。 所謂“穩定了下來”,就是說轉移的腫瘤還在,沒有變小,更沒有消失。 如果真如廈門市中醫院所編的故事,這個“抗癌湯”如此神奇,能夠讓晚期肺癌的腫瘤消失,那它居然還是個“靶向藥”呢,只對肺部腫瘤有效,對其他部位腫瘤就完全沒有效果?這種誇大其詞的寫法,算修辭還是詐騙? 誇大其詞第二處:把中國中醫藥臨床案例成果庫簡稱為國家成果庫。 這麼縮寫有什麼問題呢?我打個比方你就能明白其中區別了。我老家之前有戶人家孩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二本大學,家長逢人就吹自家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學…… 都是北京的大學沒錯,可這能縮寫嗎??? 報道里所說的國家成果庫,聽起來像是什麼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庫,實際上只是由中國科協委託民間團體中華中醫藥學會建設的“中國中醫藥臨床案例成果庫”。進入這個庫的論文門檻之低,水平之低,我發個案例給大家感受一下。 北京西苑醫院某位兒科醫生的論文《推拿治療小兒夜啼病》也是這個“國家成果庫”收錄的成果之一。這個臨床案例成果庫的水準如何,不需要我多說了吧? 直白地說,這個臨床案例成果庫就是給那些發不出正經論文的中醫大夫“灌水”用的,而“灌水”的目的則是評職稱。 這次爆出純中藥治晚期肺癌成果的廈門市中醫院,就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按照該醫院規定,相關醫生在這個臨床案例庫發表一個臨床案例,可以衝抵兩篇CN學術期刊論文。雖然也不是什麼重大科研成果,但對於本身啥成果都沒有的低水平醫生來說,還是有相當吸引力的。 也因此,這個臨床案例成果庫每收錄一條病例,都會給作者發這樣一份《收錄證明》,就是給作者用來衝抵論文用的。因為不是學術期刊,幾乎可以來者不拒。大機率,交錢就給上。 沒有實證我不能亂說,只能強烈呼籲紀檢監察部門調查一下這裡面的利益鏈條。 第三,相關報道違背基本的常識 IV期肺腺癌(無靶點)的治療,在全球醫學界都還是有待攻克的難題,如果有真實可靠且穩定的治療晚期肺腺癌讓腫瘤完全消失的方法,無論是傳統藥物還是現代藥物,都是震驚全球的成果,都是價值百億美元的成果。 這樣級別的成果,不去國際頂級刊物上發論文還可以理解,怕洋人偷學去了,那怎麼不在北大核心期刊發論文造福中國患者呢?怎麼不參評國家科技進步獎為福建爭光呢? “純中藥治癒晚期肺癌”和“推拿治療小兒夜啼”發在同一成果庫裡,是不是太委屈了點? 這麼不計名利,這麼謙虛的專家,你敢信嗎? 一點建設性意見: 病急不能亂投醫,病重更不能亂投醫,多少騙子都在等著癌症家屬上套呢。 生病了,看現代醫學,對自己的小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