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吒風雲3年,澤連斯基對烏克蘭是功是過?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烏克蘭戰爭三年,陣營變化比二次大戰從頭到尾的變化還要劇烈。烏克蘭在抵抗了俄羅斯三年之後,現在又被迫抵抗來自其最大盟友美國的另一場“突然襲擊”。西方的報道說,烏克蘭現在的艱難一點也不比2022年2月24日時小。
澤連斯基是戰爭中崛起的耀眼政治明星。他在戰爭初期西方也一片慌亂的情況下,拒絕從基輔逃跑,動員起烏克蘭人擊退俄軍閃電戰,創造了奇蹟。西方媒體讚揚他說:普京原本要的是在基輔的閱兵式,但澤連斯基給了他真正的戰爭。
澤連斯基週日在基輔發表講話。(圖源:法新社)
澤連斯基隨後又與拜登總統一起,動員起了整個西方世界對烏克蘭的全面支援。烏克蘭在西方源源不斷武器的支援下,成為俄羅斯幾乎勢均力敵的對手。

澤連斯基一度非常成功,全世界政治圈都對他刮目相看。

面對特朗普政府突然的背叛和出賣,澤連斯基應當說也表現出了類似三年前的勇氣。他公開頂撞特朗普,批評他“生活在虛假資訊泡沫中”。這樣的語言,美國的盟友中沒有領導人敢於使用。對美國要求烏克蘭簽署價值5000億美元的礦產協議,澤連斯基幾次表示“不會出賣烏克蘭利益” “不會簽署令烏克蘭十代人都要付出代價的協議”。儘管多數分析預測他最終還是會籤,但是頂回去美國的不止一份草案,

已經相當強硬了。澤連斯基幾乎是在空手打牌。

澤連斯基週日還表示,如果能換取烏克蘭實現和平或加入北約,他願意“立即”辭職。這尤其博得了輿論的好感。但他的這種說法被《紐約時報》認為可能是個玩笑,因為美國和俄羅斯都已堅決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

但澤連斯基敢於這樣說話,已經“像條漢子”了。

澤連斯基無疑是出色的動員家,也有個人勇氣。但也必須指出,他從2019年上任開始就做了戰略誤判,帶烏克蘭走上了屬於不可承受之重的不歸路,以至於他的所有勇氣和出色戰術行動都難以挽回最終出現的大回轉
澤連斯基2019年上臺,當時北約東擴離到達俄羅斯邊境只剩下最後一步。在那之前,烏克蘭經過兩次顏色革命,已經從蘇聯解體初期俄羅斯最友好的夥伴之一演變成了西方對抗莫斯科的新前線。也許在2022年2月24日之後,澤連斯基已經沒有選擇,但是在那之前,他是有機會彌合國家西部與東部出現的分裂,把烏克蘭帶回到西方與俄羅斯溝通橋樑位置的。



老胡2014年去烏克蘭採訪,其中就去了與基輔初現對抗的東部頓巴斯,當時那裡的反基輔政權初步形成,但還算不上“內戰”,烏克蘭局勢仍然站在十字路口上。一位當時的政府資深顧問對我說,烏克蘭的啟示是,

當一個國家從蘇聯式傳統社會主義模式向現代社會治理模式轉型時,一定要保持國家對這個過程的控制能力,這很重要

但是澤連斯基選擇了帶領烏克蘭不顧一切加入北約的決絕態度。當時前華約國家和波羅的海三國都成功加入了北約,美國背棄了在蘇聯解體初期關於不搞北約東擴的口頭承諾,一路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那些小國進入北約後,成為最反俄的一批歐洲國家。但到烏克蘭這裡,就像擊鼓傳花一樣,烏克蘭成了“最後一個”,

北約東擴的所有後果都丟給了接住它的澤連斯基政府



其實,這時的俄羅斯處於歷史衰落期和戰略收縮期,它是一隻受了傷的“北極熊”,根本無力再搞大規模軍事擴張。東歐小國恐懼俄羅斯可以理解,但這些恐懼被美國進行地緣政治升級,陡然增加了擊鼓傳花最後一站烏克蘭的風險,烏克蘭最終成了激怒受傷的俄羅斯並承受了後者猛烈報復的那個“倒黴鬼”。



因為這個戰略誤判,烏克蘭經受了一場二戰以後歐洲土地上最為慘烈的戰爭,其土地的大約20%被俄羅斯軍隊佔領,大量基礎設施遭到破壞,數十萬人傷亡,大量民眾出逃,流落世界各地,烏克蘭的領土規模、人口規模、經濟實力全都跌落了一個臺階。

這些厄運本來可以不發生在烏克蘭,澤連斯基應當做的是在災難出現之前就用冷靜的戰略避免它

。如果俄羅斯註定要拿一個小國開刀,以洩北約東擴對其一逼再逼之怒,為受傷的自己再次立威,那麼作為烏克蘭領導人,澤連斯基駕馭不了俄羅斯與北約的緊張和清算,但他應該有可能讓這樣的清算發生在任何其他地方,而避免烏克蘭做最悲劇的接盤。
2021年4月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中)在頓巴斯地區烏政府軍陣地視察。(圖源:新華社)
當一個弱國與一個強大國家陷入死磕式對抗的時候,不會有另一個大國成為絕對可靠的援助者,這就是烏克蘭戰爭的一個沉痛教訓。

大國博弈是以各自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小國是支援這一邏輯的工具,小國如果以為自己會成為大國博弈的真正重心,並且認為衝突中的“道義”會與自己的利益繫結,會非常危險。



烏克蘭不顧一切要加入北約,但北約未必絕對可靠的。

老胡2014年去立陶宛採訪,看到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廳大樓的外牆上寫著一排大字,大意是美國總統布什說,誰進攻立陶宛,誰就是美國軍隊的敵人。我問立陶宛大學的國際關係系主任,她是位女士:“你相信這句話嗎?”她沉思片刻說,他們除了相信這句話,沒有別的選擇。問當地一家媒體的總編輯 “你相信這句話嗎?”對方則直接說:“我不相信。”



歷史仍在繼續書寫,澤連斯基宣佈週一舉行烏克蘭問題歐洲峰會,澤連斯基仍對歐洲在美國撤出的情況下繼續援助烏克蘭抱有希望。歐洲的道義支援應該不會缺席,但它能否轉化為歐洲與美國對著幹的實際行動,以及那樣的行動能否持續,高度不確定。

澤連斯基的確面臨與三年前同樣級別的風險和考驗。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