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華盛頓郵報8日報導,民眾看醫生時原以為了解開銷多少,到頭來卻發現對於真實花費根本不知道。

擔任醫師助理的麻州婦女陳女士去年發現胸部有硬塊,前往羅威爾綜合醫院(Lowell General Hospital)聖徒院區(Saints Campus)接受乳房攝影及超音波檢查。檢查之前,她詢問院方使用“塔芙茨健康計劃”(Tufts Health Plan)保險的開銷多少,繳付了醫院人員告知的359元。
數週之後,陳女士收到賬單,要她補交1677.51元。她說:“359元金額已經滿高的,這又是好幾倍的價格。”

報導指出,“無意外賬單法”被喻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立法,可是像潔西卡.陳這樣的病患卻還是收到意外賬單。
在精通軟體的男友協助下,陳女士找到醫院按規定必須在網上公佈的“機器可讀”(machine-readable)價目主表,並且對照羅威爾醫院跟保險公司之間的議價收費,發現費用只有302.56元,低於她自行繳交的金額。
潔西卡.陳向聯邦醫療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提出意外醫療賬單檢舉,得到回覆是審查之後認定她的狀況並不適用於“無意外賬單法”保護。
“無意外賬單法”保護範圍只針對無意間或緊急情況下用了醫療保險網路外服務、無保民眾以及自費看病患者,陳使用了保險,所以不在保護範圍之內。

住在加州佛萊斯諾(Fresno)的波尼塔(Mary Ann Bonita)今年開始參加護理課程,但皮膚檢測出現肺結核陽性,學校規定除非胸部X光檢查證實陰性,否則不準到校上課。波尼塔由於急著要回校上課,因此前往急診室,自付595元接受胸部X光檢查,檢查結果為陰性。
一個月之後,波尼塔收到1039元賬單。但她也不在“無意外賬單法”保護範圍裡。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經濟教授庫柏(Zack Cooper)說,許多醫療賬單問題令人感到意外,但從技術層面來看卻不屬於“意外賬單”。他說,“無意外賬單法”解決了特定種類的收費問題,令人欣慰,“但其他的問題也應解決”。
點選關注影片號

更多精彩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