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2.6億人!比油罐車更毒的行業,專挑年輕人下手

文/ 金錯刀頻道
圖/ 視覺中國
一輛油罐車,讓無數中國人陷入焦慮。
但除了吃進嘴裡的油,漂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卻因為一個更“毒”的東西困擾。
無處不在的“串串房”,已經成為年輕人邁向社會能踩到最大的坑。
“串串房”來源於川渝方言,意思是房東買來用作投資的房產,自己不住,轉手提供給租房平臺出租的“偽精裝”房子。
串串房表面看著光鮮亮麗,卻藏著一個大坑:超標的甲醛、苯、TVOC等致癌物。
在網上,不少人都爆料自己搬新家後就出現了嗜睡、咳嗽、乏力等症狀,甚至不少人嚴重脫髮、渾身起疹子。
2024年3月,一位“杭漂”00後女孩,就在多日工作後被檢查出了白血病,被懷疑是租到“串串房”導致。
有專業的甲醛檢測機構人員在網上爆料,市面上流通的串串房要比想象中高上不少。
根據新華網釋出的《2023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統計:我國目前有2.6億租房人口,預計到2027年,我國的租房規模預計會達到2.8萬億。
越來越多的租房客,給串串房提供了絕佳的生存土壤。
在外打拼本就不易,結果頻發的“串串房”事故讓無數租房客的打工生涯蒙上了一層陰影。
“毀人不倦”的串串房,背後讓誰賺翻了?
因為串串房,
2.6億人夜不能寐
租房的人越多,關於“串串房”的焦慮就越普遍。
其實,出租屋的甲醛問題已經由來已久了,不過地下室被清退、隔斷房被整治後,串串房的危害才逐漸被搬上臺面。
“串串房”焦慮的最大原因,就是它人畜無害的外表。
網上被曝光的串串房,一眼看上去都是乾淨整潔、裝修精緻、設計時尚的出租屋。
仔細一看,不止收藏夾裡的“夢中情房”有串串房嫌疑,甚至自己家可能也難逃一串。

為了避免被甲醛醃入味之後“帶癌上班”,廣大租客們開發出了一門新學科:“鑑串學”。
鑑串第一步,就得甄別房子的裝修風格關鍵詞:
INS風、北歐風、禁慾系、工業風…基本都是高危雷區,因為裝修夠簡單,廉價家裝也有了可乘之機。
從細節家裝上,同樣充滿端倪。
單色花紋的落地窗簾、全新的雪白衣櫃、亮到反光的地板磚、宜家同款的桌椅…十有八九和串串房掛鉤了。
還有踩坑的租客發表經驗說:租房之前最好和小區物業、保安搞好關係,興許能套點話出來,確定房子是不是串串。
“鑑串學”學的越深,租客就越焦慮。
不少租客都會發現:攻略看多了,房子越來越不敢租了,甚至自己家都越來越像串串。
租客們集體PTSD,在網上瘋狂發自家照片求證“是不是串串房”,似乎稍微乾淨一點的出租屋就逃不了“被串”。
網友無奈道“連正常房子長啥樣都不記得了。”
儘管年輕人絞盡腦汁甄別“串串房”,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房東們總會有辦法。
有租客在租房時,發現自己的新家雖然裝修簡約,但是傢俱電器都看著比較老舊,空調甚至包著漿,就算是串串房,估計也被不少屆租客的肺過濾了一遍了。
但在入住之後,這位租客一檢測,發現房間內還是甲醛超標。
最後在網上一搜才發現,不少房東為了假裝自己不是串串房,會刻意淘一些二手老家電,營造一種“老房子”的假象。
也有租客總結出了“絕不會踩坑”的租房三件套:地暖、中央空調、無主燈。
原因也很簡單,這三個裝修專案各個價值不菲,如果出租屋裡有這些配置,一定是房東打算自住的房間,裝修方面肯定不會偷工減料。
但有了這些硬裝,租金自然便宜不到哪去,囊中羞澀的租客們,只能望洋興嘆。
無奈之下,不少租客為了“躲串”,只能搬入租金廉價的老破小裡,天天和返潮的下水道和蟑螂白蟻做朋友。
住著噁心,至少比住著要命強。

年輕人的“體面”,
養活這個千萬灰產
甲醛房,從來都是話題焦點。
資料分析,我國家庭在夏季的甲醛超標率高達52.2%,租房更是重災區。
即便甲醛房的危害人盡皆知,但串串房還能有生存空間,主要是精準擊中了幾個點。
第一點,就是租客追求的“體面”。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白天受夠了上班的苦,晚上也不願意蜷縮在幾平米的蝸居里受罪。
據《2023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調查顯示,現在的租客對租房“品質”的需求上升了34%。
而一間裝修精緻、位置合理、價格適中還能拎包入住的串串房,不僅足夠方便,還能給朋友圈和小紅書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
串串房擊中的不只是租客的體面,還有房東的“懶病”。
出租房子並不容易,需要房東親自完成聯絡租戶、裝修、採購、籤合同等等一系列瑣事。
《藍皮書》統計,會有70%的房東把房子託付給中介機構進行託管。
但是把房子放在大型中介機構,會面臨長期被空置、中介費太高等風險。
“懶病”發作的房東,就會把這一切託付給廣大的小中介、二房東們。
不少亟需拯救的老破小和毛坯房,成了二房東們施展串串房魔法的用武之地。
這些專業搞串串房的“從業者”,主要看中的是串串房的暴利。
據統計,經過“精裝修”後的房子,往往能比原本的租金貴30%~50%,一套5000元租金的老破小,裝修完甚至能租出8000高價。
有一位住合租房的網友發現,自己家隔壁在上任租客搬走後,中介對其進行了一次快速裝修,完事兒後租金立漲了800多。
二次裝修改裝後出租的房子,佔租房市場的50%左右。
裝修價格越是便宜,租房的利潤空間也就越高。
一些二房東會和專門的裝修公司合作,為串串房提供裝修和配置服務。
對裝修行業來說,做一套串串房,再簡單不過。
牆面使用廉價的牆漆,或者乾脆貼滿牆紙;家居使用廉價板材,稍微拼接一下;有的裝修甚至連電線都採用的劣質電線,根本帶不動大功率電器。
而牆的漆面、貼上牆紙的膠水、廉價的板材,都是公認的“甲醛炸彈”,甲醛釋放甚至能長達數年。
據從業人員曝光,裝修一套老破小串串房,最少也就能花4萬多元,如果按照房租的溢價來算,出租2年不到就能回本。
一般的串串房出租合約都為5年左右,按照如上的計算方式,5年二房東就能淨賺十多萬。
串串房的坑還不止一個,由於裝修過於廉價,房間經常需要維修。
一些串串房裝修公司會主動和二房東達成協議,為租客提供維修服務,由於大部分租客都是年輕人好說話,所以維修工作輕鬆且好賺,這樣下來也不少賺。
不少剛租房的年輕人還以為自己遇到了熱心腸的好人,殊不知自己已經深陷在串串房的深坑裡無法自拔。
久而久之,圍繞串串房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產業。
有的機構在宣傳時,會詳細地列出串串房從收購到出租每一個環節中能榨出的“利潤”。
根據某機構的宣傳語,從拿房到出租,一套房子在“串串化”之後,年利潤數萬不是夢,有老師傅從業6~7年,已經收入上千萬了。
租客和房東都追求的“體面”,成就二房東們和串串房販子們的錢包。
串串房的坑,遠不止甲醛
對串串房受害者來說,維權比除醛更加艱難。
不少維權者,都會把《民法典》第731條作為維權的理論依據。
法律規定:“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不少租客在網上“實錘”自己租的是串串房之後,立刻火急火燎地去跟房東掰扯,但往往都會踩中第一個坑:檢測難。
想證明自己租住的房子是“串串房”,光憑藉網友肯定還不夠,還得有資料作證。
不少人拿著自己購買的甲醛試紙說事兒,但檢測試紙的準確度本就頗受爭議,房東肯定不認。
曾經有租客在第一輪起訴時,就被房東駁斥“檢測無效”,最後只能花錢請來專業檢測機構出具報告,才讓房東啞口無言。
但專業檢測機構也並非說請就請。
甲醛檢測機構必須獲得CMA資質,且鑑定甲醛需要在房間中多處取樣,檢測也需要一定時間,檢測價格不菲,單次檢測就在500~1000元之間。
不少打工人都在這一環節選擇放棄,只能在家中擺滿綠蘿,通宵開窗來最大程度降低甲醛的傷害。
搞定檢測報告只是考試,隨後就得迎來第二個大坑:起訴艱難。
當租客踩坑維權時,才發現自己即將面對房東、二房東、裝修方、中介乃至物業之間無盡的踢皮球。
二房東、中介和裝修方之間往往身份模糊,租客們想起訴都找不到目標。
一位租客在和二房東維權時,對方乾脆有恃無恐地表示:“從起訴、調解再到立案、開庭,這期間有的是時間,我有時間陪你耗。”
有的房東還會因為租客的投訴和維權“倒打一耙”,反過來告租客騷擾自己的日常生活。
有維權成功的租客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從發現踩坑到維權成功,她耗費一年多時間,歷經兩次開庭,最終也只討要回了應得的房租、押金和檢測費等基礎費用。
不是所有人都頭鐵,大部分租客都會打碎牙嚥到肚子裡。不僅索賠難,還阻擋不了串串房的繼續流通。
完善監管,是租房行業亟須的一劑猛藥。
只有明確責任,簡化起訴流程,才能讓租客更有底氣去向“串串房”索賠,切斷串串房的流通。
其實,串串房相關的事故並不是第一次出現。
2018年,主打年輕人租房平臺的自如就曾爆出過和現在如出一轍的“串串房”事件。
一位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在租住自如時因為甲醛中毒罹患白血病去世,一石激起千層浪,網上到處都充滿了對自如的討伐聲。
最終,這起事故以自如CEO的親自道歉收尾,為了保證租客權益,自如更新了免費空氣質量檢測,以及無條件退換租等政策。
自如家大業大,租戶維權相對容易,但是更加魚龍混雜的二房東市場,更多維權無門的租客,只能在串串房裡苦苦掙扎。
因為一句“安居樂業”,不知多少打工人都遭到過無良房東的背刺,面對租房行業的“跗骨之蛆”,必須下猛藥刮骨療毒。
健康和錢包,哪一個都不容任意宰割。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本篇作者 宸希 | 內容運營博文
主理人 |祥燎 主編 |張一弛
房地產劇變,過去的金錢觀念已經變了!
不與時俱進,很快就會被時代拋下

身體和錢包,都不能空空如也!


《現金為王》徹底改變你的賺錢觀念。
原價59元,今日金錯刀特價39元
兩頓早餐錢,學學強大的精神核心!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