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海租房教會你的破爛事

某種程度而言,如今,在上海租房,相當於體驗一場沉浸式恐怖遊戲。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兒會暗藏著房東或二房東埋下的驚悚玄機,或者說,他們絕妙的想象力。
從找房開始、至真正住進去,雙足踏過的每一處,都是未名的危險埋伏的那一處。

第一章:找房

從第一步開始,就已險象環生。
滬漂前輩與小X書的“上海租房避雷”會告訴你:
某某軟體上全是假圖假房源;
某某平臺上的中介會帶你看好房,但是開出一個你無法承受的預算,在你眉頭鎖起的瞬間,又會立馬帶你去看一個預算之內的爛房,so tricky;
某魚和某瓣上以直租大房東為主,但如今也已被中介和二房東、三房東、四房東、五房東 etc. 大舉入侵,魚目混珠。
在租房軟體的租房地圖上,你強烈地感受到了人類之參差:靜安寺附近月租 2500 元的 6 平米的無衛無廚老破小附近,是月租動輒三四萬以上的敞亮精裝修三室一廳。
“誰在住?誰在住??到底誰在住這些房??”你在心中發問。
同時,你記得每次路過月租最低十萬的華山公寓時,抬頭仰望,總會看到兩棟玉米似的高樓永遠燈火輝煌。
總有人在住。

你的床伴、我的床伴,
好像不一樣

三四萬的三室一廳住不起,並不意味著 2500 塊、只有一張髒床墊和一盞黃燈泡的 6 平一室就在你的接受範圍內。能掛出這麼離譜的價格,你當然知道,這是地段的原因。

這是上海,這是靜安寺,這是宇宙的中心,這是宇宙的中心的中心。
你相信自己的南京西路情結不是因為《小時代》,而是因為公司就在南京西路的某幢寫字樓監獄中。你要守護珍貴的通勤時間。
就在你走投無路時,突然,在豆瓣“上海找室友小組”上發的帖收到了回覆:“你好,淮海中路附近,一衛一廚,找一室友(限女生),已有房,長租,單人 3k 一月,押一付三”
淮海中路也不錯。在看到最後一句“單人 3k”後你更是等不及,用超音速私信了對方。好像有誰跟著你搶著付這三千塊似的。
在等待回信的期間,你想著:”淮海中路才三千塊?!不敢相信!”。
你的懷疑是正確的。後來對方告訴你,房子是複式,二樓有張床,只要再買個床墊放在一層,就可以將“一室一床一廳”改為“兩室兩床零廳” —— 這就是在淮海中路從人均 6k 降到人均 3k 的小妙招。
某天你把這事同朋友講起。你說太離譜了。朋友輕輕冷笑,說這已經算好了,現在上海還有很多找“床伴”拼床。
曾經,“床伴”是個頗具曖昧氣息的粉紅色的詞,如今,它的意義得到了更簡潔的詮釋:只是字面意義的同睡一床的陌生伴侶。
你用肉眼丈量著圖片,發現有的單人床位比你大學時睡的宿舍上下鋪還窄小,一個翻身,整個人可能會直接滾到枕邊人身上。
興許是早早預料到了這點,所以有人在床中央劃好了三八線,並豎起了紗網圍欄。很貼心。
單人整租是幻想,合租(即使是隔斷版本)也是超出預算的奢望,月租只需 2k 以下的合床,才是符合經濟情況的真實現狀。

甲醛飄香時代的中庸之道

今天是幸運卻又不幸一天。好訊息與壞訊息接踵而至。
好訊息:瓣上有人私信了你,問要不要和她們幾個女生一起合租。
對方已經找到了房子,江寧路地鐵站附近某著名小區,至靜安寺不到半小時,房子又寬又新,床墊上的那層保護膜都沒撕,和你前幾天看的老破小儼然形成了一明一暗的強烈對比。
壞訊息:就在你說服自己“機會不可多得趕緊拿下”時,突然覺得照片中由床墊薄膜上反射出的那一道亮光似乎不詳,宛若匕首上的光亮。
你想起來了:這很可能是傳說中的“串串房”,也就是房東把使用低劣材料剛裝修好的房子立刻出租的甲醛飄香房。在這裡住下,你不知道自己的壽命和 70 年產權相比,哪個能更長久。

二房東定義的“乾溼分離”

你當然知道,“乾溼分離”對於生活品質而言有多重要,但是找個價格和配置滿足要求的房子都不容易,怎敢對諸如“乾溼分離”等牙縫般的細節提出要求呢?
所以那天當你看到“一室一戶,內帶衛浴,乾溼分離,梧桐區,3.5k 押一付三”時,久違地體會到了心跳漏一拍 doki doki 的感覺。
話不多說,你立刻聯絡了中介。中介也話不多說,爽快地拿上鑰匙騎上電驢帶你走進這間梧桐區價效比之王。
門向內推開的那一刻,你先是聞到了老房子獨有的底蘊豐厚的氣味(黴味),接著是歷史的塵埃(粉塵)撲面而來。緊接著,你看到房間裡唯一的傢俱、那張陳舊的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木床。最後,是房間角落裡的淋浴間……
找不到圖了,借用杭州租房示例
一個嶄新的、亮潔的淋浴間矗立於一個老房間的角落(隔壁還有一個同樣又新又亮的馬桶),這幅畫面猶如《2001:太空漫遊》中突兀立於遠古時代的黑石一般詭異、神秘。你聯想到在西岸那些美術館裡看到的當代藝術裝置,感覺眼前的畫面也十足當代藝術。
杜尚有它的小便池,你有你的淋浴間。
苦苦找房路中,你最常體驗到的,就是被騙的感覺。現在,它再一次襲來。你轉頭望向中介。無須多言,中介已經讀懂了你的想法,面露尷尬地嬉笑,彷彿在告訴你:“這也是乾溼分離嘛……”
在上海,重新定義“獨衛”。

不得安寧的排洩之旅:
電馬桶

後來,你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上海二房東的想象力了。
如果你仔細觀察那靜靜地佇立於淋浴間旁的馬桶,你很有可能發現,那不是傳統的馬桶,而是順應緊張的上海租場市場而生的新時代高科技狠活產物 —— 電馬桶。
請注意,這兒的“電”,指的不是會給馬桶圈電動加溫、能電動衝屁股的“電”,而是將在馬桶裡傾瀉而下的屎尿屁攪碎的電機的”電“。
傳統馬桶會將人類排洩物直接吸入排汙管道中,而電馬桶連線的是生活汙水管道。電馬桶中的電機會將汙物攪碎,再將它們放行至生活汙水管道中。
人類在馬桶領域上開發許久:加溫、沖洗、除臭、音樂……為何有人卻這另闢蹊徑,搞出一個沒啥特別功能的異形電馬桶來?
據網傳,電馬桶是一個僅在上海租房界存在的東西,許多網友表示自己來了上海才看到這玩意兒。當你想不清楚為什麼,卻發現這個東西是上海租房界獨佔時,其實你就接近了事件的真相 —— 這是不知幾房東為了將房子改為無數一室一衛,而攜手無良廠商造出來的東西。
電馬桶是上海房東想象力的集大成輝煌之作。有了電馬桶,房東不再受排汙管道限制,處處都可化為廁所。五室一衛瞬間化為五室五衛,價值大增五千,妙哉。
當然,房東的這靈機一動,背後的苦就是由你來承擔了。
據網友反饋,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東西的不完全缺點如下:
沖水聲極大,屎有可能下不去;
電機攪得馬桶內滿是大便,又髒又臭又惡;
一整家的生活汙水管道是相連的,別人的大便很有可能返到你的馬桶裡,你的屎走了,別人的屎來了,可謂來去之間;
如果幸運遇到洗手池、廚房洗碗池反水……你會在刷牙或做飯到一半時遇到自己的大便。

地磚下暗藏玄(屎)機

更驚喜的是,洗手池和馬桶不是唯二能返出棕色魔法液體的地方。
當時,你正坐在(正常的)馬桶上便便,忽然,只見面前的地磚下響起咕咕水聲、磚塊裂開,緊接著有褐色的臭味液體滾滾湧出……
“發生了什麼?”你百思不解。
請回想那條定理:在上海租房,當你想不清楚為什麼,其實你就接近了事件的真相 —— 這是不知幾房東為了隨地整出衛生間而爆改的下水道。

出租房 + 高耗能電器 = 官配

和中介走入下一個房源,你仔細勘察房子裡所有的配置:
馬桶,check;
地磚,check;
廚房抽油煙機是正經貨,check;
……
但接下來,你轉身看了看冰箱、空調,發現它們全是五級高能耗電器。
又一次,中介看穿了你心中的算盤。對方無奈地搶先回答:“沒辦法,現在都是高能耗的多……”
的確,找到沒有高能耗電器的出租屋堪稱天方夜譚。你深深懷疑,無人會買的高能耗電器全都裝進了出租房裡。
高能耗電器和房東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不知道高能耗電器救活了多少房東,也不知道房東救活了多少高能耗電器銷售額。
看到你內心動搖,一旁的中介開始煽風點火,補充道:“咱們這個水電呢,是自己交的,民水民電,不用透過房東哈。”
沒遇到過險惡房東的人不會懂得能親自交水電費是怎樣的福音。在似乎不可能出岔的水電環節上,房東也會設定陷阱:有的要租客下非官方的水電費 app 後繳費,沒人知道度數和噸數是怎麼統計的;有的房東直接自定電費,賺電費差價;有的安裝會走快的電錶……
聽到中介道水電費自己交,你瞬間覺得,這是人間少見的仁慈。即便是五級能耗電器,你也甘願忍受。
農曆新年降至,你回了老家。往返總計 4000 塊、抵得上一個月房租的機票使你的心在滴血。想到你離開上海的這一個星期打水漂的一週房租,苦澀的血又多了幾滴。
回到家,真正的家,正常的家,在臥室不必擔心磕碰的家,可以在客廳跳 Just Dance 的家,一個廚房比你在上海的臥室都大的家,有大餐桌的家,從臥室走到客廳需要走十幾步的家,你卻感覺一切是如此陌生,如此怪異。
因為你的身體和思維都已習慣、適應了逼仄的生活。彷彿窄的才是家,壓得人無法自如呼吸的才是生活。
家人只知道你在上海月租 4k,卻不知道 4k 換來的臥室有多小。你苦澀地和他們形容、描摹、解釋。
最終,家人們猶豫了一會兒,說:“那就回家工作吧,這邊舒服得很嘞,我們也不想你一個人在外面太辛苦。”
你看著眼前的 85 寸 4K 大屏,想起出租房裡被當電視用 24 英寸電腦顯示屏,笑了笑,咬字含糊地說:“再說吧。哈哈。”
//作者:燒雞
//編輯:caicai
//設計:燒雞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如果你想給我們投稿,或者想了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稿件,請點選下方圖片跳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