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14億天主教徒的共同哀悼中,教宗方濟各的葬禮於週六(當地時間)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隆重舉行。超過25萬人親臨現場,向這位深受愛戴的“人民的教宗”作最後的告別。

在此之前,教宗方濟各的遺體已於週三移靈至聖彼得大教堂,三天時間裡有超過25萬人入內瞻仰。
週六葬禮當天,聖彼得廣場人山人海,氣氛莊嚴而感人。法新社報道稱,彌撒開始前不久,大教堂鐘聲響起。當方濟各的靈柩由白色專車緩緩抵達廣場時,現場爆發出熱烈掌聲,信眾以掌聲和淚水向最親近平民的教宗致以最高敬意。

本次葬禮規模盛大,出席者包括來自160多個國家的元首與王室代表,如美國總統川普、法國總統馬克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
警方為此啟動了大規模安保行動,動員2,500多名警察、1,500名士兵,配合空中直升機巡邏及海岸巡防,以確保儀式順利進行。

主持葬禮彌撒的是樞機團團長喬瓦尼·巴蒂斯塔·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主教。他在佈道中深情表示:“面對戰爭的狂暴與非人的恐怖,教宗方濟各從未停止呼籲和平。他用福音書的光芒,努力照亮我們時代的難題,觸動了人們的思想與心靈。”
現場除了信眾外,還有約4000名記者在羅馬進行葬禮報道。梵蒂岡方面預計,透過電視和網路直播觀看葬禮的人數將超過一億。

葬禮彌撒結束後,載著方濟各靈柩的白色靈車穿過羅馬市區,沿途數十萬民眾自發聚集,在道路兩旁靜靜目送。靈柩最終抵達了位於羅馬市中心、歷史悠久的聖母瑪利亞-馬焦雷大教堂(St. Mary Major Basilica)。
方濟各生前就表達過希望安葬在聖母大殿,而非傳統的聖彼得大教堂。這座建於五世紀的大殿,亦是耶穌會創始人聖依納爵·羅耀拉舉行首次彌撒之地,與方濟各的耶穌會背景緊密相關。

當方濟各的靈柩抵達時,由梵蒂岡明愛慈善機構和聖艾智德團體組織的40位特別嘉賓,包括流浪者、移民及弱勢群體的代表,在教堂門前迎接,以紀念他對邊緣群體的關注與愛護。梵蒂岡引用方濟各的話說:“窮人在上帝心中佔有特殊地位。”
教宗的墓穴位於大殿內聖方濟各祭壇附近的一個小壁龕,採用簡樸的大理石砌成,遵照其遺囑,僅刻有“Franciscus”的拉丁字樣。
方濟各逝世後,天主教會進入傳統的九日哀悼期。哀悼期結束後,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將在西斯廷教堂閉門舉行。135名未滿80歲的紅衣主教將投票選出新的天主教領袖。每輪投票後,燃燒的選票會冒出黑煙(選舉未果)或白煙(選舉成功),象徵著全球矚目的結果。

目前,雖然尚難預測下一任教宗人選,但多位紅衣主教已被視為潛在熱門候選。新任教宗將肩負起引領14億天主教徒、應對時代挑戰的重要使命。
方濟各在任12年間,以堅定支援移民、環境保護和社會正義著稱,同時在性虐醜聞、LGBTQ+外聯等議題上推動了教會內部更大的包容性改革,雖然部分改革也引發了爭議,但他的“希望、謙遜與人性”的形象深植人心。
週六,世界見證了這位“人民教宗”、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的天主教領袖,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後的旅程。
當天匯率
1 美元=7.28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網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