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奧運會,最讓人驚喜的,其實不是金牌數量,而是我們大放異彩的00後健兒們。
潘展樂、鄭欽文、盛李豪、黃雨婷……
看他們賽前賽後接受媒體採訪和在新聞釋出會上的表現,就一個字——爽!
一句話概況:我們00後愛國是真愛國,自信也是真自信!
鄭欽文真的超愛國,滿臉都是那種我很牛,我終於為國家辦了件大事的成就感。有一個細節我印象深刻,奪冠後,她身披國旗繞場慶祝後,在收起國旗時,動作非常輕柔、非常小心翼翼,跟打球時的狠勁判若兩人。
潘展樂也是這樣,一副我愛國理所當然的樣子,尤其喜歡他毫不掩飾地回懟西方人和西方媒體。
新一代年輕人,愛國不再含蓄,自信不再含蓄,懟人也是直接懟臉上,當時就懟,立刻懟!我們要的就是這種自信和坦蕩!
總之一句話,看他們採訪真的爽。
新一代的愛國主義精神遠超我們想象,這是中國綜合國力提升後的必然結果。還記得十多年前,不誇張地說,滿目皆殤,愛國彷彿有原罪,恨國反而光明正大。而且,某些運動員的殤值也極高。
毫無疑問,我們00後是世界上最優質的一代,從小目睹國家的飛速發展,他們很多人去過國外,見過所謂的西方世界,他們不但平視甚至已經在俯視西方,他們對西方建立起了絕對自信,因此愛國愛的理直氣壯。
哪怕他們也意識到國家的一些不完美,但他們認為,靠西方那套是解決不了的,因為現在西方的問題更大。
追根溯源。00後們的自信和愛國,與其說是近幾十年國家快速發展帶來的,不如說是“新中國性格”的延伸和賡續。
……
那個高呼人民萬歲的人走了,留下了他畢生的兩件偉大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敢想、敢幹、敢實踐”的新中國性格。
這個新中國性格,集中體現為兩樣東西,一個是“精神原子彈”,一個是“勝利過的人民”。精神原子彈很好理解,不再贅述,重點說說“勝利過的人民”。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教員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之一!這件事的深遠意義,可能很多人沒意識到。
臺大教授顏元叔,1991年寫過一篇文章《向建設中國的億萬同胞致敬》。這位對岸的教授,很羨慕、欽佩大陸同胞身上的那股精神和自信。在我看來,1949年之後,大陸中國人的人格和港臺以及海外華人迥然不同,因為大陸人民是“勝利過的”人民,是真正站起來的人民,是經歷過血與火洗禮的人民,是一起流血流淚流汗幹成了一件件開天闢地偉業的人民。
新中國前30年的歷史,奠定了一個大國的基礎結構,從而也塑造了中國人主流世界觀的框架。從那個基礎被奠定後,中國人從此不再認為自己的國家可以被任何強權所主導。中國人也因此而擁有了改天換地的豪情和自信。
“勝利過的”中國人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敢想敢幹敢實踐,自力更生,篳路藍縷,開創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這些“奇蹟”反過來又不斷增強我們的豪情和自信,然後接著開創更多的奇蹟,如此迴圈往復……
因為有無數個英雄楷模和成功案例在那裡,以至於我們在任何領域都絕不甘於平庸,都要爭世界第一,而且只要下定決心,就一定能爭成!
這就是新中國氣質、新中國性格留給今日中國最大的遺澤。
由此觀之,毛澤東思想博大精深,但其哲學根底就一條,就是對人民的充分信任、對中國人能力和智慧的無比自信、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無比樂觀。
老人家看到今日年輕人的風采和普遍覺醒,當含笑矣。
敵人和大殖子們看到我們年輕人的表現,應該很絕望!
……
他走了,他還在,他回到了中國大地和歷史深處,如雪落長河,寂然無聲。
重要提示:
最近不少讀者反映,訂閱號列表裡看不到斐君文章了,問我是不是停更了。其實不是,因為微信公眾號又改版了,如果您不是斐君觀點的“星標”使用者或常讀使用者,就收不到斐君推送的文章了。這意味著,您可能隨時和斐君失聯。
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星標”斐君,操作很簡單:
1.點選文章標題下方的藍色字“斐君觀點”,進入公眾號首頁;
2.點開右上角的“…”
3.點“設為星標”。
就可以啦。煩請設定一下,我們相約不走散。
——全文完,想看更多精彩原創好文,敬請關注“斐君觀點”